我的姜氏女友

第三百二十章 大四宿管会(1/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三百二十章 大四宿管会

与此同时,在学校里,林迹总算是回到了自己的宿舍,自从开学以后,就在林迹身上发生了各种各样的事,已经返回学校的时候就已经两个月过去了

由于耽误了很多的课程,林迹也就只好在空余时间去自习室补课,偶尔在自习室里能遇见唐婧舒和李妍

唐婧舒也是个热心肠,林迹也对他有恩,所以,唐婧舒总会很耐心的帮着林迹去辅导功课

对于姜晓雪的遭遇林迹其实并不知情,只是觉得姜晓雪家的产业刚刚回复,可能就是不愿意来上学,毕竟,像她这种身份的人,学业对于她而言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当天晚上,林迹和唐婧舒和李妍从自习室里走出来

唐婧舒扎着一个高马尾辫,胸前抱着一本书,随着轻盈的身姿,走起路来那高马尾辫也跟着一甩一甩的,显得特别有精神

而一旁的李妍也像个邻家小妹一样乖巧

三个人边走边聊,唐婧舒说到:“你落下的功课太多了,这两天别光想着玩,有时间多补补你的功课,这两天学的有点难,你必须把前面的搞懂了后面的才能看明白……”

林迹也是满不在乎的嘿嘿笑着,嘴里还念叨着

“好勒好勒”

还是一副嘻嘻哈哈的样子

唐婧舒小脸一拉,皱起眉头嘟囔的说到:“我在给你讲正事呢,你能不能认证点,到时候期末考试的时候你挂科了我可不管哈”

“好的呢,班长,知道了,谢谢班长”

林迹嬉皮笑脸的回应到

唐婧舒说到:“那行,我们先回去了,拜拜”

“拜拜”

回到宿舍,不一会,李龙和王成刚两个人穿着篮球服,满头大汗的走了进来

李龙把篮球往床底下一塞,一屁股就瘫坐在床上,随之而来的就是一股汗酸味,那味道简直是上头,瞬间就充斥着整个宿舍

李龙气喘吁吁的说到:“林迹,把我阳台上的毛巾给我,我擦擦汗,哎呦,真舒服”

“赶紧把你的衣服换下来吧”

林迹就递给了李龙毛巾

于是,李龙和王成刚就开始洗漱去了,还不忘对林迹调侃两句

“哎呦,林迹,今天晚上我可看见了,咱班长是不是陪你去辅导功课去了”

话语之间还带着那么一丝丝的醋意

“这你也看见了?”

“那当然,我去,你小子行啊,第一天有这么好的待遇,哎……”

李龙话语之间充斥着羡慕和嫉妒,但是又无可奈何,毕竟人家的家庭关系就是这么硬,想关系差都这么难。

有些东西有的人一辈子都得不到,但是有人却能轻而易举的得到,这大概就是命运吧

此时的李龙又陷入了短暂的emo中

也就在此时,宿舍门被用力推开,走进来几个穿着校服,带着工牌的男生

“大学生宿管会查寝”

一见到这群人,无论是正在玩电脑的张文宇,还是对着手机发呆的李龙,纷纷都提起了精神,立刻自觉地站成一排。

李龙赶紧说到:“报告会长,今日宿舍应到四人,实到四人,没有请假,汇报完毕!”

领头的那个查寝的是一个梳着鸡冠头的瘦小伙,他是大四宿管会的总会长,叫熊学柏,带着一帮人跟黑社会似的,嘴里嚼着口香糖,手里拿着一个单子,一脸得瑟的扫视着他们

接着便不紧不慢的拿起黑笔开始一个一个的点划

当他看到躺在床上玩手机的林迹的时候,整个人的脸接着就变了,接着变对着林迹开始大吼道

老板让加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逆天改命
逆天改命
死去的封于修重生在了许三多身上。这一生他不在残缺。携带内功心法入伍。高诚:“那个兵,过来过来,伍六一跟他比划比划!”封于修缓缓摆出龙虎拳,目光低沉,“今日既分高下,也诀生死!”伍六一:???史今:?直
千秋有灵气
你娶平妻我高嫁,奉旨和离你哭啥?
你娶平妻我高嫁,奉旨和离你哭啥?
【倒计时+大女主+绝不原谅】苏妤迩为了丈夫仕途丧失生育能力,七年后丈夫以她不能生育为由要娶平妻。所有人都以为苏妤迩会闹,她却平静的接受了一切。没人知道,在丈夫逼她那一刻起,她就已经决定了离开,在倒计时
小兔叽爱码字
法院对老百姓下手?我看你是活腻了
法院对老百姓下手?我看你是活腻了
我前世是一个顶级大律师。却穿越成为了一个刚刚独立执业的律师,开局就给出了奇葩的咨询。渣男辜负好女孩?管!共同犯罪自首,保证能让渣男不好受!当事人:这都可以?送锦旗,必须送锦旗法院做饭多年的厨师,被第三
佚名
穆少溺爱成瘾阮白慕少凌
穆少溺爱成瘾阮白慕少凌
定好的试管婴儿,突然变成了要跟那个男人同床怀孕,一夜缠绵,她被折磨的浑身瘫软!慕少凌,慕家高高在上的继承人,沉稳矜贵,冷厉霸道,这世上的事,只有他不想办的,没有他办不到的!本以为生下孩子后跟他再无关系
堆堆
休妻纳妾?发现我是公主后你哭什么
休妻纳妾?发现我是公主后你哭什么
夫君带回来了一个怀孕的女子,要纳她为妾,可她恪守礼仪,侍奉公婆,甚至用自己的嫁妆贴补夫家,却换来这个结果。冯言轻蔑道:沈初初,你不过一个五品官的庶女,若不是太子殿下亲自为你说媒,以你的身份,最多嫁与普
无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