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第126章 破财了(1/1)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126章 破财了

李世民这一声把李慎吓的一哆嗦。抬头看了看李世民,再看看四周。就像是刚开机的电脑一般,回忆一下自己为什么会来到这里。然后李慎才说道:“儿知罪。”

他居然承认了,李世民一愣。大臣们也愣住了。谁也没想到李慎会就这么承认了。不是应该矢口否认的么,不是应该百般狡辩巧舌如簧么。画面不一样啊。

“那说说吧,你所犯何事。”李世民阴沉着脸

李慎想了想“我昨日去常来酒楼吃饭没给钱。前两天去西市看中了一样东西,他不卖给我让我抢了。我还打了王御史的侄儿。崔御史的妻弟。”

“噗”程咬金笑喷了出来。见场合不对赶忙捂住嘴。

“纪王殿下,不要避重就轻。为了提高自己的声誉,你欺骗天下读书人。这事你可有什么说的”崔仁智听李慎说的都是纨绔的事于是说道

李慎扭头看着崔仁智说了句重复的台词:“怎么又是你。”

“不错,本官乃监察御史。替陛下监察百官,有闻风奏报之责。纪王殿下昨日说卖给读书人科举书籍,可昨日却都卖给了商人,读书学子一本都没买到。你如此欺骗读书人是对我等读书人的羞辱么。还是你看不起读书人。”崔仁智步步紧逼

“都被商人买走了?这事我还真不知道。不过报纸上不是已经说了,先到先得。难道读书人不认字?”李慎一副天真无邪的表情问道

“纪王,不管如何。读书人还是很重要的。这样你再把昨天的书每样印刷一万本卖给学子吧。”李世民开口道

“阿耶。不是吧!印刷书籍需要很大的成本。报纸每天都在赔钱。昨天售卖的被我都做成了上下两册,共计十八本。

就比如春秋,现在的春秋共计三十多卷。每卷都要两三贯钱,一本春秋就要六十几贯。而我做成上下两册,每册十贯钱一共才二十贯。

阿耶你说我是赚是赔,这次是因为我感悟学子不易,所以才卖的如此便宜。阿耶不会认为我十贯一册的书还赚钱吧。”李慎满脸的委屈

崔仁智等世家听到后,心中大定。如果李慎用的也是跟他们一样的雕版印刷确实不赚钱。

甚至可能还要赔进去一些,不过李慎说的话还需要印证,可不能听这个李慎一面之言。

“陛下,纪王殿下既然说了就应该做到。如若不然难以平天下读书人之口啊。”王维取站出来说道。

“不可能,报纸上说好了先到先得。我们要遵守规则,再说一本一万册,就是十八万册。每本十贯钱就是一百八十万贯,我王府没有这么多钱。”李慎断然拒绝

“纪王殿下,人不能无信,既然说了就应该做到。你如此戏耍读书人,难道不怕被天下读书人耻笑么?”崔仁智加入战团

“本王没有不守信用。说了先道先得,反正赔钱的买卖我是不会去做的。”李慎争得的青筋暴起。

“殿下,不可得罪读书人啊。要不然他们在外面在胡言乱语对殿下的名声也不好。不如破财免灾。”这是韦挺站出来看似劝解李慎,实则落井下石。

李慎转头看着韦挺,听上去是为了他好。可实际还是在变相的说他欺骗读书人。主要还是韦家人说话,以前的弹劾韦家都没有参与进去,怎么说也是韦贵妃的娘家,李慎也要叫一声舅公。如今韦家也下场了跟李慎打擂台可见世家已经开始联合对付李慎了。

韦挺被李慎盯着有些心慌,他能够在这朝廷里有一席之地全靠韦贵妃几次推荐,要不然哪有他如今的地位。现在他下场站在李慎的对立面还真就有点忘恩负义的意思。

“韦大人也觉得本王欺骗了读书人么?”李慎阴沉这脸说道。

“殿下,老臣也是为了你好,武人的刀,读书人的笔。如果让读书人在外面乱写一通,终究对王爷的声誉不好。

如果在牵连到了皇家那就更加不好了,殿下说是不是这道理。”韦挺一副苦口婆心的样子。

李慎转过头不在看韦挺,而是看向李世民。李世民也最后平静的说道:“韦爱卿说的有理,不能让你的事情牵连到我皇家的声誉。你自己做的事自己负责。必须按照约定每册在拿出一万本出来。”

“阿耶可不能啊,十八万本啊,是要亏很多钱的,我府上也没有那么多钱啊”李慎哭喊着道

“休要在说,你也不差那十几万贯,皇家的声誉不容有失。”李世民不容李慎辩解

“陛下,我看着一万册可能不够平息外面那些学子的怒火。如今长安城里和周边的学子都来了,书籍的事估计也是一传十十传百。我看不如在加一些。”崔仁智见李慎如此模样也是加了一把火。

听到此言。李慎两眼冒火的扭头看向崔仁智。“崔大人如果愿意仗义疏财的话不防你崔家也印刷一些书籍便宜卖吧。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的印刷成本几何。”

“纪王殿下,我崔家也没有得罪天下读书人。而且我们也有一大家子要养活,没有殿下那么富裕。”崔仁智笑呵呵的道。

“下旨,纪王李慎,从明日起向大唐读书人以昨日的价格出售九种书籍每册三万本。限期三个月完成不得有误。”李世民对着下面的人说道

“不是吧阿耶。那得赔多少钱啊。五十四万本书啊!不要啊!”李慎开始叫嚷起来,就差没当众撒泼打滚了。

“哼,这是对你的惩罚。下去吧,贵妃也有些时日不见你了,你去看看贵妃。”李世民冷哼一声

李慎哭丧着脸转过身,看着满朝的文武大臣。然后慢慢的走出大殿。正待众人准备说国事的时候,大殿外传来了李慎的声音:“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招来薄幸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这是清朝黄景仁《杂感》表达了做诗人的穷困愁愤。(此诗是作者在隔壁门店的产品外包装上看到的。)

众人都细细品味着,作为国子监祭酒的孔颖达叹息了一声道:“哎~纪王真是大才,不但表达了自己的穷困潦倒,就算是骂我们读书人百无一用,也是那么有意境。如果纪王专心致学的话,定有一番成就。这句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道尽了纪王此刻的心情。”孔颖达无奈的摇了摇头。

“百无一用是书生”李世民也在细细品味李慎做的这首诗

(我没有查到贞观有多少读书人,只查到唐朝全盛时期有读书人640多万。不过不是贞观。但是可以根据一些记载可以推测一下。

唐朝的学校以官办为主,中央设国子监,下辖六学,为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这些学校主要招收贵族官僚子弟,

也招收少量平民子弟,由博士与助教授课,学生称生徒,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传授以九经为主的儒学经典,按生徒家中官位的高低分级招收,

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可入国子学,有生徒三百余人,五品以上官员子孙可进太学,有五百余生徒,

四门学兼收五品以下官员及庶民子孙,生徒多达千人。律学、书学、算学教授实用学问,收纳八、九品官员及庶民子弟,名额限于十余人,地方设立州学、县学,每校有学生20-50。

唐朝初期有360州,1557个县。一年近几万生徒,州县学每年都要补齐数量。而这里还不算各州县官员子女。

唐朝文武官员总数最少也要一两万人,通史记载唐朝最多的时候有官员十八万。

所以我个人推测这个时期唐朝的读书人最少也要二十万人,还有很多商人的子女是不去书院读书的,二十请的先生。唐律商人的子女不允考科举,但没说不让读书。做买卖不认识字他能行么。全大唐做生意的人就应该有不少。

据考古专家推测长安东市有商铺七万三千个。所以我觉得唐朝读书没有大家说的那么少。唐朝科举每年都有几千人附和条件的。

而百姓的识字也很高,简单的日常还是很多百姓知道的。官府贴的告示,收税贯的通告。你要不认识几个字不吃亏了么。

识字跟读书是两回事。当时读书科举儒学典籍九经都是文言文。认识字没人教也不知道啥意思啊。)

悟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前妻要复婚?我让她跪着滚
前妻要复婚?我让她跪着滚
今天是我的三十岁生日,却迟迟等不到妻子回家陪我庆生。 等着等着,我终于在手机短视频上看到了妻子,视频的标题为:“希望白总和子轩哥,能够白头偕老!” 视频中,妻子在庆功宴上和她的白月光喝着交杯酒。 既然妻子想和白月光白头,那我退出!
佚名
10002萧晨苏晴
10002萧晨苏晴
为了男人的承诺,萧晨强势回归,化身美女总裁的贴身保镖,横扫八方之敌,谱写王者传奇! 他—— 登巅峰,掌生死,纵横世界,醒掌天下权; 泡美女,扩后宫,玩美无数,醉卧美人膝!
寂寞的舞者
让你们养猪?却把我踢出同学群?
让你们养猪?却把我踢出同学群?
秦昊的手机变异了,能刷到未来大新闻,猪价猛涨三倍? 这不梭哈还等什么? 还差五百万资金收购一家大型养猪厂,秦昊打算给朋友们借一点。 秦昊:老班长啊,我想回家养猪,要不要投资点? 老班长:不好意思,我刚买了法拉利。 秦昊:二狗子,借500万买点猪崽吧?算你投资的怎么样? 二狗子:没钱啊,要不给你买本母猪产后护理吧? 秦昊:淑怡啊,我想回家养猪。 淑怡:你真没出息,居然回家养猪?分手! 秦昊崩溃了,
日更十万我成神
穿进大武王朝,我开起了孤儿院
穿进大武王朝,我开起了孤儿院
穿越大武王朝,我绑定了孤儿培养系统。 只要培养孤儿,就可以获得积分,抽取词条给孤儿。 于是我在这个武侠世界开起了孤儿院。 但是培养着培养着,我就发现了不对劲,这些词条怎么越看越像是在培养杀手啊……
佚名
和离后,我追了九千岁100次
和离后,我追了九千岁100次
关于和离后,我追了九千岁100次:锣鼓喧嚣,十里红妆。沈南星满心欢喜入了靖王府,嫁给了她心心念念多年的少年郎。然大婚次日,她含泪醒来,只着一身中衣光着脚就急急跑出王府,将那黑衣黑发的冷面男人堵在了她的洞房外墙处,说要与靖王和离,改嫁于他……是的,她重生了。上一世她为国冲锋陷阵时被敌军所俘,吊于城墙之上,日日遭受残忍虐打,直至血液流尽而死……而这一切,竟是由她心爱的夫君一手策划!得知她的死讯,是那
花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