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5带着孩子上山下海混饭吃

第35章 买建房材料(2/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35章 买建房材料

今晚估计也要四围台呢,需要的蔬菜,配菜可不少,要择多点。

莫三江骑车载着鱼跟着莫大成,一路上都是弯弯曲曲的山路。

看路况,如果以后城市发展的话,他们村可能要通隧道才能跟上发展呢。

不过如果在村里走水路,一个小时不到就能到达市里的话,行水路好过建新路了。

买条船用来做运输生意就不错了。

骑了差不多两个小时,中午时分两人到达市里了。

莫三江把鱼摆在市场门口卖,莫大成载着猪肉找卖家。

因为上次那个猪肉佬很实在,莫大成今次也直接去到他的档口。

猪肉佬在一旁仔细检查过肉质,确实是公猪肉,他给出2元一斤价格,重量182斤,肉款364元。

莫大成接过钱数了两次,现在的人民币最大面值是十元钱,几百元都有一大叠,需要数仔细一些。

金额无误后,莫大成跟对方告别。

猪肉佬切着猪肉给客人,就跟他说了声再见,接着忙个不停。

现在很多买肉的,他没有时间跟莫大成寒暄了。

莫大成看着他档口的客户人数,很是羡慕。

对方收他2元一斤猪肉,一转头就3元一斤卖出,一斤肉净赚一元,这也太好赚了。

自己下次能不能也带刀带案板,来散卖猪肉?一斤能赚多一块钱呢。

他回到了莫三江的摆摊地点。

莫三江也忙着拿鱼给客人呢。

他连忙上前帮忙,那些乌头鱼,一斤六毛,鲈鱼二块三一斤,石斑四块一斤,其中螃蟹海螺之类常价。

现在正是市场人流高峰期,挺多客人来买鱼的,而且莫三江他们卖的鱼便宜还新鲜,很快就被抢购一空,摊位还剩一些螃蟹海螺而已。

莫大成收拾好余下的海货说:“我拿进去鱼贩处交了吧。”

莫三江点头同意:“好。”他也懒得摆了,中午高峰期已经过了。

莫大成拎着海货进市场里,莫三江把所有的东西收拾好,然后绑在车上。

很快,莫大成就出来了。

莫三江说:“我们找个地方吃饭吧。”

现在已经快过中午了,吃完饭后,他想逛逛街,看看市场,买点工具。

“好,我知道哪里的烧鹅烧得最正宗,是荔枝木烧的。我带你去试试。”莫大成笑眯眯地说。

“嗯,我们去吃烧鹅。”莫三江同意,毕竟今天赚大钱了。

一路上,他们遇见很多民工出来吃饭,路边很多那些快餐店,一菜一肉白饭任吃,都是三毛一份。

莫大成看见莫三江,一路上都在仔细观察那些民工,就介绍说:“现在这些民工,多是外省过来建设深市的。”

做工地民工虽然辛苦,但是工价也高,开足工一个月也有一百多二百元,在这年代算很高工资了。

莫三江说:“我一会想去看看,建房子用的红砖,水泥和钢筋。”

莫大成知道他准备建房子了:“一会我们去问问。”

两人吃完闻名于世的深市烧鹅,就去到建材店问价格。

现在的红砖三分钱左右一块,水泥也便宜,三十元左右一吨,最贵钢筋,要七八百元一吨。

而且他们村里如果要运输建材,需要另外包船付运费,走山路是非常不划算的。

莫大成建议:“我们回去问问陈老大,之前开的船能不能再借一次?”

梦回香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元末,朱元璋被我爆锤
重生元末,朱元璋被我爆锤
意外穿越的郭洺,成为濠州义军元帅郭子兴的儿子,被迫卷入了风云际会的元末乱世,与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等当世豪杰,一同起兵反元、逐鹿天下……于是若干年后,另一个时空的华夏大地,出现了一个举世瞩目、万邦来朝,人口数量、疆域面积、经济规模、文明程度,皆达到了两千年来最高峰的新·大明。
逆贼
吴云肖雪燕
吴云肖雪燕
天才少年被未婚妻骗取丹田,沦为废人。天降机缘,得一神秘金丹,获上古武神传承功法,太上武神诀。以武行天,逆天而行!筑九天,踏山河,诸天万界,我为至尊。
不是
东欧的雄鹰
东欧的雄鹰
当奥斯曼崛起,拜占庭即将灭亡,俄罗斯帝国还未出现时,究竟是谁,会充当东正教的守护者,带领东欧再次崛起。让罗马帝国的荣光持续。 (要是有不合理地方会改正。不过这个时候的巴尔干资料少,请各位见谅)
卡尔玛联盟
我的词条不可能这么正常!
我的词条不可能这么正常!
李平安穿越修仙界,成为落魄青云宗一名融合词条炼制法宝的铸道师长老。苏紫韵:“长老,我要的是【暴击】,不是【爆鸡】,现在谁看到我都捂裆啊!”萧喜乐:“长老,我的【认负】怎么变成了【认父】?别人见面就喊我爹是怎么回事?!”白小仙:“人家是想要【靠脸吃饭】,你这个【面子果实】是什么嘛!”宗主云瑶姬:“……什么叫【白给(李平安专属版)?!】”李平安:“……我是正经人啊!法宝词条正不正经不关我事啊!”
海马爸爸
抗战之关山重重
抗战之关山重重
老哲写实风格抗战新书 “我们一定会回来的!”有军官对手下数千名官兵说。 可是自打他们出关以后,侵略者强大,国尚危急,家又何安?战线一路向南,战关山无数,却又丢关山无数,直至苍山之巅洱海之畔! 回望来向,狼烟无尽,关山重重,多少官兵埋骨他乡?一场抗战打了十四年,几人又能返回故乡?
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