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 131 章
“喂小何,看我发现了什么!!”
这时,正当我还看着眼前房间里郭红星的幻影发愣的时候,突然野哥的一句惊喜的喊叫声,一下子就把我从幻觉拉回了现实。我被他突然的喊叫声惊得一个激灵,郭红星的幻影立刻就消失的无影无踪,这时我才看见,野哥正蹲在那个涂了红漆的电视矮柜前面,最下一层的柜子打开着,他像是挖到宝似的,从里面掏出一个很大的圆形月饼盒,这正是我刚才看到的幻影中,郭红星藏竹简的那个盒子。
野哥双手戴着一次性手套,像捧着宝贝似的把这个已经有点生锈的铁皮月饼盒拿了出来,用手轻轻抚过上面的图案,有些感慨的说道:
“嘿,已经好多年没看见这种老式饼干盒了,这盒子上的图案还怪好看的。”
“画的啥图案??”
刚才看郭红星的幻影的时候,我只顾着看那黑黑长长的竹简了,压根没注意月饼盒的图案,于是也好奇的凑过头去看,只见那盒子上画着一个身穿古装,手上挽着飘带的美丽仙女,正往身后的大月亮上飞,应该画的是嫦娥奔月吧。老底子年画上的女人审美不像现在这样喜欢蛇精锥子脸,那时女人的脸都圆圆润润的,脸颊红彤彤,看上去特别的有福气,而且姿态特别的柔美飘逸,手指纤细,有种古典的神韵美,让人看了心情莫名的平静。
我正看着这月饼盒,就听野哥说道:
“好像老一辈人都有这个习惯,特别节约,平时有个什么铁盒子或者塑料袋之类的东西都会收集起来。我妈就有这个习惯,我平时网购的快递盒都要收集起来卖废品,还有点外卖的一次性筷子也都收集起来,家里都有一抽屉了。”
说道这个,我就想到了我奶奶,以前她还在的时候,也热衷于每天在小区里捡破纸壳子,于是就冲野哥说道:
“野哥,我奶奶也是这样啊。以前我读高中的时候跟奶奶住,我奶奶每天在小区里散步都要去垃圾桶捡快递盒,废纸壳子还有喝剩下的可乐瓶矿泉水瓶,她买了好多大麻袋,把这些垃圾全都收集起来卖废品,把家里的每个角落都塞得满满的。我跟她说过好多次,家里又没缺钱到这个程度,我爸每个月还给她打钱,为啥要去捡废品,卖又卖不了几个钱,有时候好几大袋的废品也就卖个十块二十块的。我每次这么说我奶奶,她都很固执的让我别管她,还说现在的年轻人花钱都大手大脚的,一点都不懂节俭。”
“像这样的月饼铁盒子,我奶奶也存了好几个,她都拿来当针线盒,或者存钱罐子用。说起我奶奶,以前跟她住的时候,我跟奶奶的感情很一般,也不怎么亲,但是现在想来,在几个孙子孙女里,她对我是最好的,她平时这么节俭舍不得花钱,但是每年过年的时候都会给我包两千块钱的大红包。高中的时候我正是发育期长身体的时候,奶奶自己吃饭很节省,总是一碗酱菜一碗饭就解决一顿,但是她会经常给我买大鱼大肉吃,还有我喜欢吃的清蒸鳗鱼,好几十一斤也常给我买,就是为了给我补营养,……可惜那个时候我不懂事又贪吃,一顿吃几大碗,活生生吃胖了,还怪我奶奶给我吃的太好,让我变成胖妞没帅哥喜欢我,……现在想想,真后悔小时候总是跟她顶嘴,总是责怪她,可惜她已经不在了。”
“哎小何,人生就是这样,总有很多人很多事情,当时没感觉,但将来回忆起来,却后悔莫及,所以还是那句话,要珍惜眼前人啊,……好,不说这些了,咱们赶紧打开盒子看看,里面究竟藏着什么宝贝。”
我跟野哥感慨了一通之后,他就十根手指一用力,小心翼翼的打开了那个铁皮盒子。
里面的东西果然跟我刚才看的幻觉一样,就是一捆长长扁扁宽宽的竹子,不过颜色不是黑色的,而是深褐色的,上面还能清晰的看到黑色的字迹,应该就是传说中的竹简。野哥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玩意儿,好奇的瞪大了眼睛,瞅着那捆竹子看了半天,然后才憋出句话来:
“这玩意儿是……??这是啥小何,你认识吗?这好像是竹子啊??这么大一捆,难道是古代的筷子吗??”
“这个是竹简,野哥,你没看到上面有字吗?”
我直截了当的对他说道:
“你以前逛没逛过那种有古代文物的博物馆??好多博物馆里就有展出这种竹简,以前在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前,人们都是用竹简来记录文字的。”
然后顿了顿,我一边回忆着初中历史课上学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知识,一边继续说道:
“竹简运用的最鼎盛时期,是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然后到了西汉,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知识,到了东汉,由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改进后的纸张叫‘蔡候纸’,这种纸张比较的轻薄,容易书写,而且成本也低,于是开始大范围的推广开来,逐渐的取代了竹简和丝帛。”
“东汉末年三国时期,还是纸和竹简并用的时代,后来到了魏晋以后,人们就全面的使用纸张,就不再用竹简了。”
我说完以后,野哥朝我竖起了根大拇指,然后有些自嘲的说道:
“嘿小何,还是你有文化啊,野哥职高文凭,这些历史知识早就还给老师了。”
说完后,野哥把那捆竹简拿起手里,又翻来覆去的看了会儿,然后转头冲我说道:
“但现在问题是,咱们也看不懂这竹简上的字啊,……这到底是什么字??看上去像是画一样,有点像是象形文字,但应该也不算是甲骨文吧,有谁懂??”
野哥这么一说,也彻底难倒我了,我仔细看了看这竹简上的字体,怎么说呢,这上面的文字,有些已经有点看得出有点现代繁体字的字形了,但是有些还有一些象形文字的笔画,总得来说大部分字的字体笔画比较多,有些字有十多笔甚至二十多笔,但是每个字基本上都是方方正正的,比较瘦长,然后圆弧笔画比较多,笔画没有什么锋芒,……总之就是介于彻底的象形文字和比较规整的小篆之间的文字,但具体是什么,我也说不上来。
于是乎,我转头看向手机镜头,对着直播间的观众们问道:
“家人们,我和野哥都不认识这个竹简上的字,你们有谁有这方面的知识,帮咱们分析分析,这竹简上写的到底是什么字体,上面写的是什么内容??这个信息很重要,没准就是解开这个隧道施工队死亡之谜的关键信息,……哎呀,你们先等等,我把这些竹简上的字,一根根的拍成图片发到评论区,懂得家人们在下面评论哈。”
说罢,我就跟野哥一起,小心翼翼的把捆着那捆竹简的细麻绳给解了开来,然后把那十几根竹简,我数了下一共有12根,每根上面大概有20个左右的字,我跟野哥把这些竹简一根根的小心的排列起来,放在郭红星的大床上,然后我就拿着手机,把每根竹简都拍了一张照,然后就用我的抖音号发到了直播间的评论区里,并且置顶,好让每个人都能看见。
发完以后,我跟野哥就把脑袋凑到手机前面,看着直播间公屏上的话,还有评论区低下的留言。
轻舞飞扬:虽然我看不懂这竹简上的字是什么意思,但是我对文字的历史有些了解。文字的演变,从商周-春秋战国-秦朝这样的时间线推演下来的话,是以下的变化过程。
轻舞飞扬:汉字的产生,成系统的出现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仓颉造字。仓颉这个人是轩辕黄帝的史官,《淮南子·本经训》里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意思是仓颉创造出文字的时候,天空中突然下起了粟米雨,而百鬼却在夜里哭泣。这句话怎么理解呢?我的理解是,发明文字这件事对人类而言,是一种双刃剑,一方面人类的生产力获得了提高,可以更好的获取食物,但是另一方面,人类和鬼神灵异之间的联系,却因为文字的产生,而受到了阻碍,变得疏离起来了。
轻舞飞扬:还有一种解释是,文字是具有力量的,一个东西一旦被用文字来‘命名’,也就意味着,这件事物的本质和原理,被人彻底的理解,从而失去了神秘感,这件事物也就能被人利用,哪怕是神鬼精怪都不例外。后来文字的力量,被人用来发展成‘诅咒’这门巫术,产生了很多咒语,咒术之类的技术,用来害人或者帮助人。
轻舞飞扬:至于有各种文物证据可查的汉字,是殷商后期开始的,这时候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为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具体表现是它的文字跟图画一样形象生动。后来到了西周晚期,演变成了大篆,大篆包括后来春秋战国时期的金文,以及后来金文的繁化籀文。甲骨文顾名思义,主要是刻在龟壳兽骨上的,后来到了周朝,周朝重礼器祭祀,同时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青铜器被大量的使用,尤其是‘青铜鼎’大量的在祭祀中使用,而刻在这些钟鼎上的文字,就被称为‘金文’。不过这一时刻,青铜器并不是文字的主流载体,主流载体还是竹简。后来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各个国家的文字也发生了小幅度的异变,主要有石鼓文和秦简牍,尤其是石鼓文,是周朝大篆向秦朝小篆的过度体。
轻舞飞扬:最后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的政策,统一了度量衡也统一了文字,正式将官方字体确定为小篆。这就是这段历史的变化。
轻舞飞扬:看这竹简上文字的字形,虽然我看不懂意思,但是能看出来,这属于金文的一种变形,也就是说,这些竹简的年份,正是春秋时期。
直播间里的这位网友的评论发出以后,我感觉她说的好有道理,就把她的话全都念了出来。然后一边念,我一边回忆着之前看到的郭红星的幻影,我清楚的听见他在幻影里自言自语的说道,这些竹简是老张头在隧道地底下挖出来的,换句话说,这些竹简的出处,应该是来自于2500年前埋在隧道这块地底下的那个古吴越国时期的古村落。
想到这里,我就对着直播间的观众们说道:
“老铁们,我突然之间有一个想法,……你们说,这些竹简,会不会是施工队的人从这个隧道的地底下挖出来的呢??而且我怀疑,这些竹简就是那个莫名得了皮肤病的老张头挖出来的。那个老张头莫名得了病,最大的可能就是施工队在挖掘地基的时候,挖到了2500年前的吴越国古村落里的东西,当年丧门星临近地球,可能给那个村庄带来了灾祸,导致全村人得了怪病死去,而那个怪病的致病细菌还残留依附在这些竹简上,老张头无意中碰了以后,结果就得病了,……家人们,你们觉得我的这个猜想对不对??”
我直截了当的就把自己在幻影中看到的事情,用推测的语气说了出来,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引导直播间里的观众。果不其然,我这么一说以后,观众们就开始往这个方向去思考,他们默认了竹简是老张头挖出来的这件事。然后这时,又有一个网友发出来的一张图。
点烟抽寂寞:我查了下网上的信息,施工队挖掘发现古代文物古代竹简这回事,还真有过,你们看看这篇新闻。
说着,这个人就发上来了一张截图,上面写的是一则报道。
2003年,在苏州一处建筑工地,施工队在挖掘过程中挖出了一处古墓,后来经过考古勘测,在墓中并没有发现金银陶器,但有3片竹简却引起了专家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