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286章 东北菜
郑荨与各朝娘娘、公主及夫人聊完美男逸事后,忽然想起自抵东北,竟未带诸位老祖宗尝过地道东北菜席。当下她给小周发信,让其去酒店订席,明日定要让老祖宗们领略&34;东北菜硬到堪称现代入狱指南&34;的豪迈风味。
次日中午,郑荨望着满桌菜肴:锅包肉、溜肉段、酱骨架、小鸡炖榛蘑、猪肉炖粉条、酸菜炖排骨、地三鲜、东北大拉皮、尖椒干豆腐、雪衣豆沙、拔丝地瓜、杀猪菜、炖大马哈鱼、白肉血肠、葱烧茧蛹、东北酸菜渍粉条、酱大骨、铁锅炖大鹅、猪皮冻等,一时竟不知从哪介绍起
她将系统镜头对准菜品,清了清嗓子调侃道:&34;老祖宗们,1988年《野生动物保护法》颁布后,很多野生动物受保护,东北菜食材选择也大变样
像1983年全国烹饪大赛,东北师傅凭兰花熊掌夺冠,可如今熊掌属保护动物,食用违法。还有,小鸡炖蘑菇以前叫蘑菇炖飞龙,而飞龙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花尾榛鸡。据说,地三鲜以前原料是东北虎、熊和梅花鹿,现在用土豆、茄子和辣椒代替。&34;
老祖宗们想起昨日诡异的病毒模型,纷纷咽了咽口水。猪猪陛下率先开口:&34;这样挺好,烹饪一只熊掌的柴火,够普通家庭冬季取暖3天左右了,不吃也罢。&34;
二凤抬头瞥了眼这位向来&34;穷兵黩武,不惜民力&34;的野猪前辈,感叹来后世良久,大家心态都有了或多或少的转变
众人又看向跨界光幕弹幕,特殊时空的先辈们虽只能看,话却不少,尤其是东北这旮瘩的抗联前辈,无不感叹后世物产丰富,他们中有些人可是过过&34;啃树皮挖草根&34;的日子
郑荨看完弹幕也难免唏嘘,她让系统按桌上菜传输出几份一模一样的,还着重介绍了几道&34;难为东北厨子&34;的好菜:&34;先辈们,这几道都是工序繁琐的好菜。雪绵豆沙制作时,要先分离蛋清蛋黄,用搅拌机或手动把蛋清打发成泡沫状,直到碗倒扣蛋清不掉落,再把红豆沙包入打发的蛋清中,最后下油锅炸,得保证炸出的甜品是圆球形状,外观完整且口感蓬松
拔丝地瓜得用冰糖用油熬制,火候不够会挂糖霜,熬太老就成苦味糖色,只有不老不嫩才能拉出完美糖丝,还得迅速把炸好的地瓜倒入糖浆,让糖浆均匀裹住
拔丝黄菜,又称&39;酥黄菜&39;,也就是&39;拔丝鸡蛋&39;。要先摊鸡蛋饼,对锅的光滑度和火候要求严,之后还要调糊、炸制、熬糖,每个步骤都关键,成品得外表金黄酥脆、甜而不腻,每一块都能拔丝……咱们后世东北厨师厨艺如何,还得请你们评价评价。&34;
抗联老班长盯着雪衣豆沙蓬松的白球,喉结滚动两下,粗糙的掌心在膝盖上蹭了蹭:“咱当年在长白山雪窝子里啃冻土豆,哪见过这么金贵的甜饽饽?这蛋清打发得跟抗联战士叠的雪馒头似的,透亮瓷实。”他忽然抬手抹了把眼角,“要是俺们连里的小顺子还活着,准能抱着这盘甜点笑出鼻涕泡——那孩子总说打完仗要去沈阳城当点心铺学徒。”
戴狗皮帽子的抗联大姐夹起拔丝地瓜,糖丝在阳光下拉出半透明的金线,她忽然笑出满脸褶子:“这糖丝比俺们当年用树胶粘鞋底的线还亮堂!俺们那时候偷着熬桦树汁当糖,熬糊了能苦出眼泪。现在这厨子得是神仙手吧,能把地瓜裹得跟琥珀似的。”
屏幕里闪过穿灰布军装的年轻战士,他鼻尖通红地盯着拔丝黄菜:“这鸡蛋饼比俺娘烙的薄饼还透亮!俺们去年在牡丹江冰面上打野鸭子,好不容易捡到颗野鸡蛋,班长非要炒给伤员吃,最后连锅巴都刮得干干净净。”
白发苍苍的老交通员颤巍巍摸向酱骨架,浑浊的眼睛泛起水光:“这骨头炖得比俺们当年啃的树根子香百倍……四五年前俺给抗联送情报,三天没吃东西,路过老乡家猪圈捡了块冻骨头,躲在苞米地里啃得满手血。”他忽然对着镜头敬礼,军礼标准得像刻出来的,“如今孩子们能敞开肚皮吃猪肉,俺这把老骨头就是埋在黑土地里,也笑得合不拢嘴啊!”
弹幕里突然刷过成片的“黄豆”表情,夹杂着歪歪扭扭的粉笔字:“俺们村小学今儿吃炖粉条!跟天幕里的一样!”“爷爷说他当年挖过田鼠洞找吃的,现在我能顿顿吃大米饭!”
郑荨看着满屏跳动的光斑,心里酸酸涩涩地很不是滋味,不过在后世很平常的一回“下馆子”罢了,在这些前辈们面前怎么显得像过神仙日子一样
先辈们见郑荨眼睛又红了,赶忙转变画风说起了别的事,一时间弹幕又变成了积极向上,岁月静好的模样,郑荨一时哭也不是笑也不是,直接憋成了个大红脸
爬呀爬呀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