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剿匪部队的诡异冒险

第592章 孤屯(1/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592章 孤屯

此时,屯子里不少院子都冒着炊烟,肯定有人。

走了这么久,我们也是冻得够呛,尤其是江畔,浑身发抖。

钱麻子上来问:“小刀,接下来咋办?”

“咱们也得找个地方避避风雪,吃点东西,不然熬不住的。”

环顾四周,到处白茫茫一片,一阵冷风卷起雪花,直往我的脖子里钻。

就在这时,砰的一声闷响,就见屯子后面升起一个红色的东西,直冲天空去了。

钱麻子上前说:“小刀,信号弹?”

“肯定是何胖子在通知王顺。”

“那咱们怎么办?”

我扭头看了看,指着旁边的几棵松树说:“老钱,你们先在这里搭个小帐篷,点火休息一下,我去屯子里探探。”

李半拉子一听,赶紧上前说:“小刀,我也去。”

“大白天的,人多了容易被发现,我就在外围晃悠一圈,你等着就行。”

李半拉子耷拉着脸,点了点头。

他们几人到旁边搭帐篷生火,我放下长枪,拎着匣子枪钻进了风雪中。

屯子不小,应该有三四十户人家,走近了才看清,大概有十来个院子没有冒炊烟,可能没人住。

我翻进一个无人院子,躲在墙角,踩着石头探头看了看外面。

刚才打出一颗信号弹,屯子里的人肯定都听到了。这会儿,不少院子门口都站着人,有老有少,互相询问着,都是满脸担忧。

这时,从里面的一个大院子走出一个人,身上裹着破破烂烂的棉袄,戴着狗皮帽子,手里还拎着一个破锣。

就听他铛铛铛打着锣,嘴里大喊:“都听着,何爷刚才进屯子了!”

众人一听,纷纷后退了一步。

“老规矩了,咱们家家户户轮流供应吃喝,何爷每顿都要吃一个鸡蛋,没有的话,想办法找别家借!这事儿我早就说过了,家家都要养鸡,指不定哪天何爷就来了。”

“还有一个,你们商量着,看轮到谁家的姑娘了,赶紧烧水洗干净,晚上伺候何爷。”

“对了,从现在开始,只要在屯子里见到陌生人,抓紧报告!”

这人来来回回走了两趟,把几句话重复几遍,着急忙慌跑回去了。

看来,王顺的绺子常来这个屯子。

院子里的人纷纷走出来,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商量着什么,不断摇头叹息。

从他们的穿着来看,也是个穷屯子,何胖子一来,他们算是倒了霉了。

我缩回头,看了看身后这个院子。虽然不太大,但干干净净,马棚里堆着草料,旁边还有一大堆木柈子,码得整整齐齐。

房子没有塌,门窗都有,我轻轻推门进屋,里面空空荡荡,桌子上落了一层灰,确实很久没人住了。

里面一张大炕,我打开炕头的木柜子,发现里面竟然还有被褥。

那一瞬间,我明白了。

王顺的绺子可能经常来,屯子里那些没人住的院子,都是为土匪预备的,也包括这个院子。

七言先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神三群聊:三国
神三群聊:三国
云气蕴养技术真厉害,材料学爆炸。 “众所周知,左手倒右手,等于什么都有。”陈曦宣。 “我出图纸,你出机床,我们一起做大做强。”群友宣。 “文以载道,武能安邦,唯有奇观,兴国安邦。”万年重工宣。 “七代舰灵,听我命令,从此刻开始,开启舰娘时代。”万年公主刘桐宣。 星辰大海,有梦即可。[神三同人,如有冒犯,还请指正。]
混日子的又一天
穿成软包子反击后,恶毒婆婆跪地求饶
穿成软包子反击后,恶毒婆婆跪地求饶
“孩子冒头了!孩子冒头了!” “再加把劲孩子就生出来了!” 陌生又急切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她缓缓地掀开沉重的眼皮。 她的肚子里翻江倒海,有什么东西在剧烈翻滚着。 她涣散的意识逐渐聚拢,接着惊恐地发现,她竟然在生孩子! 她一个科研博士,一辈子无儿无女,更是没有结婚,连男朋友都没有一个,怎么可能会生孩子? 意识回笼后,她才发现,她是穿越了,成了贫苦年代的生育机器。 老公只管让她怀孕,不管其他,而婆婆也
佚名
神话版三国之邪神降临
神话版三国之邪神降临
佑岩龙君
七零换亲,高冷硬汉夜夜追妻
七零换亲,高冷硬汉夜夜追妻
大院里出了件新鲜事,贺家老大要退掉和苏家的娃娃亲。两家合计之下,婚约改成了贺老二履行。贺丞光松了口气,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追求心上人。但一转身,竟发现那个乡下来的未婚妻,就是他心心念念的救命恩人!可怜贺家最年轻有为的硬汉指挥官,只能厚着脸皮拆自己弟弟的姻缘庙。努力半年,他终于把人截获在臂弯里。“晚晚,再给我一次机会……”
晚夜来风
死遁后,我把他的白月光雪藏!
死遁后,我把他的白月光雪藏!
隐婚五年,丈夫始终对我冷冷淡淡,我一直以为是他性格使然。 直到我亲眼看见纵容儿子叫他的白月光妈妈, 见证他们“一家三口”穿着亲子装驶过我发生车祸的现场,我彻底死心了。 不爱我的丈夫,嫌弃我的儿子,我通通不要了! 三年后,我作为娱乐帝国的幕后操盘手后强势回归。 儿子认错,我淡笑转身。 丈夫悔悟,我眼神都不给一个。 白月光绿茶卖惨,我直接让她雪藏一百年。 好男人多的是,谁稀罕在一棵树上吊死?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