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悬判疏钞卷之六
敕建西天寺武林后学沙门性起述
△六宗趣通局。文三。初标列。
第六宗趣通局者。夫语之所尚曰宗。宗之所归曰趣。
钞。宗者。崇也。故云所尚。亦云尊也。尊者。主也。宗归曰趣。趣者趋也。以吾人之所趋向故。清凉云。亡躯得其死所。竭思有其所归。故曰。不论是何等法门。乃我之所崇。即我之所尊。而为归向趣故。故佛一代时教。总以因缘为宗趣耳。故舍利弗习外道时。路遇马胜比邱。问曰。汝师以何为宗。答曰。以因缘为宗。又复问之。尊者即答偈曰。诸法从缘生。诸法从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又中论云。空假中三观。总以因缘而为宗。主趣向义故。故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即以因缘为宗。以空假中三观为趣。所谓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故。
△二开列章。文四。初标列名教。
先明其通。后明其别。
△二转释名义。分十。一我法俱有宗二。初列名。
第一我法俱有宗。谓犊子等部。或少一分。
钞。夫论一代圣教。不出十宗。大意其中前四。俱属小乘。次五六二宗。通大小乘。后四宗。惟一乘。又前六宗。通十八部。并上座部。及大众部。今初。上座部中。如来涅槃三百年后。转名说一切有部。又三百年后。从一切有部流出犊子部。次又三百年后。从犊子部。流出四部。一名法上部.二名贤胄部.三名正量部.四密林山部。后次第三百年后。还从一切有部。流出化地部。又一百年后。从化地部出二部。一名本末经部。一名法藏部。次又三百年后。出饮光部。次又四年后。出雪山部。今上座部。转名说一切有部为本。分二类各五为末。本末合成十一部。因上座部。转名一切有部。流出十部。皆从如来灭度。一千四百零四年中。而流出故。
○二大众部中分八部。次如来二百年出第一名一说部。次又二百年出第二名说出世部。次又二百年后第三名鸡胤部。四名多闻部。五说假部。六名多山部。七名西山部。八名北山部。又大众部为本。八部为末。是为两次本末。合成名义。为二十部。
今我清凉祖意。将本末十八部及二部中义旨。判分六宗。属大小乘故。故文殊大士问经云。十八及本二。皆从大乘出。无是亦无非。我说未来起。故佛住世时。文殊即记当来之事。疏或少一分者。谓犊子部等五部。俱计我法而立宗故。向下第二科中详释。今云等者。等取根本经部。不等取末经部。根本经部者。原从说一切有部流出。又从化地部中。一百年后流出末经部。又将根本经部并末经部合成一部。名本末经部。故单等取本经部义。即本末经部中一半耳。故疏云或少一分。
△二立我法俱有宗所以三。初正彼计立二。初立三聚。
彼立三聚。一有为。二无为。三非二聚。非二即我。
钞。一有为聚。二无为聚。三非有为非无为聚。大意扫除二边。非有非无处。计立为我。
△次立五法藏。
又立五法藏。谓三世(过去现在未来)为三。无为为四。第五不可说藏我在其中。以不可说有为及无为故。是为三聚五法藏者。
钞。初标.次释.后结。谓有.无二为遍三世故。又此有.无二为。在三世中不可得故。彼宗以不可得中。计立为我。
△二立我所以。
大意为双遣有为及无为。故云不可说等。离二边故。立为我意。
钞。大意下立我所以。因双遣有.无。离二边故不可说也。以不可说中而有我意。
△三出彼宗过。
然此一部。诸部论师共推不受。呼为附佛法外道。所计虽殊。皆立我故。
钞。然此一部下破也。谓西天九十五种十一师等。因计有我。故成外道。而佛法中。佛说一代圣教皆破有我。故计立我者。是生死根本。云何今佛法中而立我者。岂非是附佛法中之外道乎。疏所计虽殊。皆立我故者。正出彼过意。皆遍犊子等五部义故。
△二。法有我无宗二。初出部名。
二法有我无宗。谓萨多部等。
钞。萨多婆等者。即说一切有部。二雪山部。即是上座本部宗轮出。论中义。又多同说一切有部。故亦等取上座部也。三多闻部宗轮出。其中余义。多同一切有部。并不立我计法实有。故是三全部而言等者。等取化地部。末计少分耳。
△二立法有我无宗。所以三。初正彼立宗。
彼立诸法不离色心。或立三世无为。或分五类。皆无有我。以无我故。异外道计。
钞。彼立诸法。即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等。不离色心二法。于色心等法。各各推求谁为我者。谁为主者。即忽然而得生空观也。及无为自性尚不可得。何处而立我者。故云实无有法也。或立三世无为者。即化地中少分义。云过去未来。并皆实有。亦有中一切法。所知所识。各无自性。故名一切法无我。疏或分五类。即上三世及无为法不可说藏。前立有我。今不计我。了无我故。故疏云。以无我故。异外道计。所以胜前宗部。不立我也。
△二出无我除过二。初立因缘正破。
又于有为之中。立正因缘。以破外道邪因及无因故。
钞。于有为中立正因缘者。佛于大小乘教。不离因缘。言因缘者。即一切有为色心等法也。故圭峰大师云。夫因缘者有二。一内.二外。外因缘者。谓水土人时。而芽得生。泥团轮绳水火陶师。而器得成。内因缘者。外由内变。本末相收。为一缘起。故佛教从浅至深说一切法。不出因缘二字。然有四重。一因缘故。故生死成坏。涅槃云。我观诸行无常。云何知耶。以因缘故。二因缘故即空。谓不自生(若自生者。种子不因他力而成故)。不他生(若他生者。何待种子而生)。不共生(若共生者。即自他多果过之生)。不无因生(若无因。云何成立一切果也)。三因缘故即假。如镜像水月之流。缘会不得不现。四因缘故即中。若言不从因缘生。即是定有定无。堕断.常见。故中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是以立正因缘。以破外道。邪因无因。所谓自然为因。能生万物。即是邪因。谓此五谷不因他力而成就故。又人不修而自成故。所谓无因者。即谓万物自然初生。如鹤之白。如乌之黑。即是无因。故妄计虚空微尘性等。而以无因为生。无因为果。若计自然及无因生。乃成大过。岂人不教。而自善也。
△次计邪无二因为本。
然西域九十五种外道。或是邪因。或是无因等。而为世间及涅槃体。
钞。西域九十五种不出十一论师。所云外道者。心游道外。以不了自性妄计自然无因。而为世出世间本。故名外道。今出其名。令学者不可不知。
○一数论师。计冥初生(即二十五谛法数。从冥谛而生。名数论师。如华严玄谈中说)。
○二卫世师。计六句和合(六句者。一实.二德.三业.四大有.五同异.六和合。为六句义耳)。
○三涂灰师。计自在天生万物。
○四围陀师。计那罗延天生四姓。
○五茶论师。计本际生。
○六时敬师。计物从时生。
○七方论师。计方生人。人生天地。
○八路伽师。计色心二法皆极微作。
○九目力师。计虚空为万物因。
○十宿作论师。计苦乐随业生。
○十一兼因师。计自在天生。
△三引疏正破。
清凉云。以不知三界由吾自心。从痴有爱。流转无穷。迷正因缘。故异计纷然。安知因缘。性空妙有。中百等论。亦广破之。
钞。以不知三界下。引清凉大疏。破无因及邪因故。谓不知欲界.色界及无色界。皆从自心中。流出动业(即欲界有漏善恶而成就故也)。不动业(即修有漏禅定而成就不动业)。现行熏入第八识心中。成种为因。而招当报有漏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异热之果。故唯识颂云。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解曰。界者因也。谓无始时来。一类相续种子。而生现行。成一切法等。由此而有三善三恶趣道。异热果故及修戒定慧等。而证得涅槃。世出世间果也。岂同外道。或以邪因及无因等。迷正因缘异计纷然者乎。故云不知云云耳。
△三结破。
是知佛法之浅浅。已破外道之深深。
钞。小乘论中。立生灭因缘之旨。尚以破之。况终顿圆。三教之旨。而不破哉。
△三法无来去宗二。初出部名。
三法无来去宗。谓大众部等。
钞。出部名者。一大众部.三鸡胤部.四制多山部.五西山部.六北山部.七法藏部.八饮光部。今云大众部等者。等下六部半义故。所云半者。又等取化地部中。一少分耳。
△二立彼宗义所以。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