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锦绣房俊

第一千两百六十六章 奴性论(1/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一千两百六十六章 奴性论

魏徵有些愣神。

他本是兴师问罪的姿态,恼火于房俊将学堂这等神圣之地教授种地这种杂学。可是房俊这最后一句话,却像是在他心中敲响了警钟,振聋发聩。

曾几何时,天底下的读书人尽皆学习孔孟之道,这是一代又一代大儒所孜孜不倦而追求的崇高理想。

可是正如房俊所言,若是当真有朝一日天下人尽皆钻研孔孟之道,从而导致百业凋敝,那真是好事吗?

让书生去种田?

让书生去炼铁?

让书生去烧玻璃?

还是让书生去配置火药?

“若是天底下的读书人都成了一门心思钻研孔孟的书生,那才是帝国的悲哀!”

这句话对于一个儒家学子来说简直如同侮辱,可是细细思之,却有着不容辩驳的道理。

魏徵紧蹙眉头。

当初房俊要搞一个什么水师学堂他就不赞成,如此靡费极大的人力物力来教授军中的莽汉,有什么必要?打仗这种事情他完全不陌生,不就是一两个出类拔萃的统帅领着一群勇猛的士兵就行了?只要统帅的军事素养足够高明,麾下的兵卒悍不畏死,那就足以横扫八荒纵横不败。

可水师学堂的目的却是将所有兵卒都训练成统帅……且不说这是不可能的,就算当真实现了,又有什么用?

一个统帅领着一百个兵卒可以取得胜利,若是一百零一个统帅……仗还怎么打?

纯粹就是瞎扯淡!

但是现在,魏徵觉得自己应当好好考虑一番了。

难道是房俊的思想早已超脱时代,凌驾于自己的思想之上,自己已经完全跟不上节奏,理会不了房俊的种种奇思妙想背后所蕴含的意义?

魏徵尚在沉思,房俊继续鼓动三寸不烂之舌,想要“策反”这位“诤谏不要命”的“千古人镜”同志……

“帝国需要读书人,需要越来越多的读书人,但同时您老也应当意识到,毕竟官员是有数的,随着科举的兴起必将有大批的冗官出现,这是不可避免的。即便如此,还是有九成九的读书人没有机会做官。就比如庄子里的学子,五十个学子当中只有三五个能够做官吗,那么其余四十多个怎么办?是皓首穷经、一辈子埋在故纸堆里钻研孔孟之学,不理俗务自恃清高,还是学以致用、用自己的知识帮助家里过得更好,赡养父母抚育儿孙,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能够顶门立户光宗耀祖的男儿汉?”

魏徵有些思维混乱,对于房俊的理念渐渐接受不能……

“等会儿,你等会儿……”

魏徵皱着眉头打断房俊的话语:“就算是读了书,亦不过是家奴的身份而已。顶门立户、光宗耀祖……你是打算将来将这些读过书的奴仆尽数放良?”

一日为奴,不仅是终生为奴,还要世代为奴……

奴籍是最下贱的人群,他们的命运、前程全都在主家手中。他们的命是主家的,儿孙后代的命还是主家的,按照大唐律,主家处死家中奴仆,只需负责丧葬费用并且赔偿给其家人一些损失即可,完全不用承担法律责任。

换言之,家仆奴役就等同于主家的财产,于牲口并无二致……

一个读过书的奴仆,那就是一笔相当高的财产。试想,若是家中奴仆尽是读书明理的读书人,这个家族将是何等的崇高、何等的兴盛?

当然,无论读过多少书,奴仆就是奴仆,只是依附于主家而生存的于牲畜一样的存在。无论何时何地,自然有主家在前头挡风遮雨。

唯有脱离奴籍的平民,才能用得上顶门立户、光宗耀祖这样的词汇……

房俊居然想要将读过书的奴仆全部放良?

魏徵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瞪眼瞅着面前这个面色微黑却干净清爽的少年高官,心想你到底是傻得冒泡还是高尚得堪比圣贤?

公子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向缺陈夏
向缺陈夏
终南山,世人只知终南山有全真教,却不知终南山下有一座破败的道观。那一天,古井观的人横空出世,从此名冠天下!古井观唯一扣扣群:683117908,进群需要验证,请备注你在酷匠的名字,消费过的读者10块就
困的睡不着
加油,小豆包
加油,小豆包
关于加油,小豆包:莎头同人文势均力敌,要么成为敌人要么成为爱人。从年幼一直到白头,爱情的种子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在心里发了芽开了花!(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兜姐
工程打工记
工程打工记
关于工程打工记:以真实经历深入展现少有人触及的工程行业的普通人生活,从工作上的无知到游刃有余,原生家庭的否定与贬低,感情之路的坎坷,书写当代小人物的生活成长过程。
体仁
情满女监
情满女监
我被女朋友的爸爸利用职权,调任到了边疆最艰苦恐怖的重型女子监狱,这里关押的女人全部都是重型罪犯,每一个都是穷凶极恶之徒。来到监狱的第一天,我就被这座监狱里的一名极为美艳的女死刑犯给狠狠的上了一课……她
花缘本尊
影视之多子多福
影视之多子多福
作者本人喜欢看综影视这类型的小说,就想写一些自己想写的人物,没有任何逻辑思路,纯粹写着玩儿。甄嬛传—沈眉庄(完)终极笔记—原创(完)甄嬛传—方淳意(完)甄嬛传—李静言(完)父母爱情—原创(完)沙海—原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