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佛鉴佛果正觉佛海拈八方珠玉集上
佛鉴拈云。古人起模画样。可谓头正尾正。争奈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智海即不然。如何是百丈真。随缘赴感靡不周。如何是和尚真。而常处此菩提座。
正觉云。山僧即不然。如何是百丈真。泻嵓泉一派。如何是和尚真。带雨竹千竿。且道毕竟如何。切忌寻声逐响。山僧恁么。也是对影成三人。
佛海云。大小大沩山。被者僧一问。不觉跳下禅床。末后收来。也是如虫御木。
举沩山与仰山。摘茶次。沩云。终日与子说话。只闻子声。不见子形。仰乃撼茶树一下。沩云。子只得其用。不得其体。仰云。某甲只与么。未审和尚。尊意如何。沩良久。仰云。和尚只得其体。不得其用。沩云。放你三十棒。
佛鉴拈云。张翁乍与李公友。待罚李公一盏酒。到被李公罚一杯。好手手中无好手。
正觉云。故知沩山全体。仰山全用。只如佛鉴与么为复扶体。为复扶用。若人辨得。方见全才。
佛海云。声前呼索。句下称提。是沩山养子之缘。得路便行。当机不让。是仰山事父之礼。一人良久得其体。一人撼树得其用。更有一人。终日摘茶。终日良久。唤作体耶用耶。若道得。与你三十棒。
举仰山问中邑。如何是佛性义。邑云。我与你。说个譬喻。汝便会也。譬如一室。其有六窗。中安一个狝猴。外有人唤云。猩猩。狝猴即应。如是六窗。俱唤俱应。仰乃礼拜谢。后却云。适来蒙和尚指示。某甲有个疑处。邑云。汝有什么疑处。仰云。祇如狝猴睡时。又作么生。邑乃下禅床。把住云。狌狌。我与你相见。
佛鉴拈云。仰山放憨。中邑卖峭。峭措卖来憨痴。憨痴放来峭措。虽然狝猴睡着。其奈肚里惺惺。直饶杜绝六窗。猩猩何处不见。诸人要见二老爻讹么。各各面皮厚三寸。
正觉云。我也与你说个譬喻。中邑大似个金师。仰山将一块金来。使金师酬价。金师亦尽价相酬。临欲成交。卖金底。更与贴秤。金师虽然暗喜。心中未免偷疑。何故。若非细作。定是贼赃。
佛海云。仰山贼打不防家。中邑见赃方见贼。若使狝猴真瞌睡。猩猩赢得最惺惺。子细思之。是什么心行。
举三平参石巩。巩见便作弯弓势云。看箭。三平拨开胸云。此是杀人箭。活人箭又作么生。巩弹弓弦三下。三平便礼拜。巩云。三十年。一张弓。两只箭。今日只射得半个人。便拗折弓箭。
三平后举似大颠。颠云。既是活人箭。为什么。向弓弦上辨。三平无语。颠云。三十年后。要人举此话也难得。
法灯有颂云。古有石巩师。架弓箭而坐。如斯三十年。知音无一个。三平中的来。父子相投和。子细返思量。元伊是射垛。
佛鉴拈云。大小三平。元来只是个死汉。若非死汉。又觅什么活人箭。石巩龙头蛇尾。矢在弦上。又却不发。当时若便与一箭。那里得来。大颠作死马医。医之不差。从他掘地深埋。且如智海恁么批判古今。还有过也无。细雨洒花千点泪。淡烟笼竹一堆愁。
正觉云。只如大颠道。三十年后。要人举此话也难得。既是举话何难。且三平当时问伊。索活人箭。石巩弹弦三下。平礼拜。是会不会。及乎大颠问他。他便无语。法灯唤他作射垛。佛鉴便要掘地深埋。算来当时。祇是伊不合承当半个而出。便被大颠并合。然虽如此。这三个老汉。总堕在陷虎之机。
佛海云。三平於石巩言下。已承当半个圣人。大颠征之。乃默然而对。虽然为一人。亦未可在。
举三平问侍者。你姓什么。者云。与和尚同姓。平云。我姓什么。者云。问头何在。平云。几时曾问你。者云。姓者是谁。平云。念汝初机。放你三十棒。
佛鉴拈云。叵耐侍者。无端茶胡他三平。是即与和尚同姓。家丑岂可外扬。虽然三平老汉。不得无过。风来树动。水来河涨。上梁不正。下柱参差。而今是非得失。一时画断。且道三平。毕竟姓什么。良久云。世间若有昆仑眼。休向荆山问卞和。
正觉云。三平无端发问。被这僧形迹一上。直得不可柰何。子细看来。元真个与侍者同姓。只是他不肯序昭穆在。佛鉴道。世间若有昆仑眼。休向荆山问卞和。也是言中有响。
佛海云。机眼明。机轮活。机关峻。机路通。两转葛藤。较些子。子细论量。侍者不独与三平一人同姓。何故。姓者是谁。
举本空上堂云。只这施为动转。合得本来祖翁么。若合得。十二时中。无虚弃底道理。若合不得。吃茶说话。往往唤作茶话在。僧便问。如何免得成茶话去。空云。你识得口也未。僧云。如何是口。空云。两片皮也不识。又问。如何是本来祖翁。空云。大众前不要牵爷恃娘。僧云。大众忻然去也。空云。你试点大众性看。僧礼拜。空云。伊往往道。一性一切性在。僧欲进语。空云。辜负平生行脚眼。便下座。
佛鉴拈云。本空垂丝千尺。意在深潭。离钩三寸。钓得一个。将谓锦鳞红尾。元是沂浪黄能。明月当空。满船失望。而今不免。再抛香饵。重掷丝轮。乃竖起拂子云。还有上钩底也无。诸人二六时中。如何得与祖翁相合去。回头尽是儿孙事。祖父从来不出门。
正觉云。本空道。这僧未识口在。及乎问着。却云。两片皮也不识。且道。两片皮与口。是同是别。及乎这僧问本来祖翁。却教伊点检大众性看。本空与么举扬。衲僧手段。在什么处。这僧故是辜负平生行脚眼。当时若出来。掀倒禅床。喝散大众。却作么生支吾。佛鉴道。回头尽是儿孙事。祖父从来不出门。也是时情偏向富门多。
佛海云。施为动转。本空论实不论虚。说话吃茶。者僧随上复随下。辜负平生行脚眼。看来过在本空。你诸人十二时中。作么生免得。莫谓无心方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关。
举僧问本空。去却即今言句。请师直指本来性。空云。你迷源来。得多少时。僧云。即今蒙和尚指示。空云。若指示你。我即迷源。僧云。如何即是。空乃有颂。心是性体。性是心用。心性一如。谁别谁共。妄外迷源。只这难洞。古今凡圣。如幻如梦。
佛鉴拈云。问不徒然。答无虚设。才随语转。觌面千山。后偈中虽有收有放。其柰错下名言。山僧重为别过。乃有颂。心本非心。性本非性。心性两忘。谁少谁剩。老倒本空。着艾求病。妄外迷源。辜负凡圣。
正觉云。本空可谓。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佛鉴傍观不肯。要与伊夺角冲关。末后只得停局。
佛海云。面半露而似掩。门一闭而还开。佛鉴云。才随语转。对面千山。诚哉。要见本空为人么。良久云。富贵不从勤苦得。男儿何必五车书。
举本仁上堂云。寻常不欲向声前句后。鼓弄人家男女。何故。且声不是声。色不是色。僧便问。如何是声不是声。仁云。唤作色得么。僧云。如何是色不是色。仁云。唤作声得么。僧礼拜。仁云。且道对你话。为你说。若人定当得。许你有个入路。
佛鉴拈云。拂迹成痕。欲隐弥露。既道。声不是声。色不是色。洎乎问着。却云。唤作声得么。唤作色得么。本仁和尚。鼓弄人家男女。亦不少矣。而今欲得亲切么。乃击禅床云。还闻声么。竖起拂子云。还见色么。於此透过见闻。许你有个出路。
正觉云。万福本仁老。大好不向声前句后。鼓弄人家男女。若是方庵老汉。又且不然。良久云。色不是色。见者是什么。声不是声。闻者是什么。直得声色纯真。知见旋复。要且未梦见本仁在。
佛海云。克由叵耐。偏向声前色后。鼓弄人家男女。当初赖遇是者僧。忽撞着个骑声盖色底出来。又如何折合。
举僧问本仁云。文殊与普贤。万法悉同源。文殊普贤即不问。如何是同源底法。仁云。却问取文殊与普贤。佛鉴着语云。如虫御木。僧云。如何是文殊与普贤。仁云。一钓便上。佛鉴着语云。偶尔成文。
复拈云。大凡批判古今。褒贬邪正。须是具金刚眼睛始得。何故。龙蛇易辨。衲子难瞒。且道。适来句中。那个句中是褒。那个句中是贬。诸人各自归堂。向脚根下检点看。
正觉云。且道二尊宿与么。还惬得这僧意也无。若惬得去。可谓锦上铺花。若不惬去。佛法利济。在什么处。
佛海云。者般答话。往往只作答话会。不作答话会。作么生会。如何是同源底法。文殊骑狮。普贤骑象。如何是文殊普贤。众眼难瞒。
举本仁上堂云。眼里着沙不得。耳里着水不得。僧便问。如何是眼里着沙不得。仁云。应真无比。僧云。如何是耳里着水不得。仁云。白净无垢。
佛鉴拈云。远观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正觉云。药曾经效始传人。
佛海云。但见皇风成一片。不知何处是封疆。
举浮石云。山僧开个卜铺子。能断人贫富生死。僧便问。离却贫富生死。不落五爻。请师直指。石云。金木水火土。
佛鉴拈云。吉凶悔吝。生乎动。动静兴亡。本乎心。若以衲僧无文印子。一印印定。毫发无差。浮石虽然解卜。不会断卦。若是智海即不然。离却贫富生死。不落五爻。请师直指。向伊道。今日阇梨有灾。待伊。
眼睛定动之间。吉凶自兆。
正觉云。既问不落五爻。因甚浮石。却对伊。金木水火土。不见道。有利无利。不离行市。怫鉴道。伊不解断卦。末后到他。却云。吉凶自兆。山僧若是这僧。总向伊道。吉凶全在我。翻覆谩劳君。
佛海云。好个卜铺。却被人以手一拨。若不是浮石作家。未免卦盘掀翻。卦子零乱。点捡得出。方知祸不单行。
举天仙有僧到。才礼拜。仙云。这野狐儿。见个什么。便礼拜。僧云。这老和尚。见个什么。便恁么道。仙云。苦哉苦哉。天仙今日。忘前失后。僧云。要且得时终不补失。仙云。争不如此。僧云。谁甘。仙大笑云。远之远矣。僧以目四顾便出。
佛鉴拈云。互换之机。主宾共用。当机之句。啐啄尤难。天仙虽能看风使帆。这僧亦解随波逐浪。若是停桡息棹。舍筏焚舟。皆欠悟在。何也。不入洪波里。争见弄潮人。
正觉云。天仙来言不丰。必招俭报。这僧小儿得宠。便放无端。何故如此。也是两两。惯得其便。
佛海云。一往一来。也好头对。天仙蓦头赠一筑。者僧就手还一拳。天仙却步翻父。者僧当面按住。天仙口欵伏弱。弱中有强。者僧气势放强。强中有弱。阿呵呵。日暮卷旗收阵脚。相唤相呼归去来。
举天仙有僧到。方展坐具。仙云。不用通时暄。还我文彩未生时道理来。僧云。某甲有口哑却即闲苦死。觅个腊月扇子作么。仙拈棒。作打势。僧把住云。还我未拈棒时道理来。仙云。随我者随之南北。不随我者死住东西。僧云。随与不随。即且致。请师指出东西南北。仙便打。
佛鉴拈云。明镜当台。物来斯照。洪锺在架。随扣发声。天仙解驱耕夫之牛。夺饥人之食。这僧能向毒蛇头上揩痒。骊龙颔下抉珠。虽然如是。我观多少弄潮人。毕竟须归潮中死。
正觉云。天仙为人。可谓从微至着。这僧虽然吃棒。不妨有始有终。何故。他未开坐具已前。早要与么流布。
佛海云。得牛还马。见兔放鹰。总是平常之用。且文彩未彰时。与未拈棒之前道理。者僧呼为腊月扇子。左拈右摇。未曾离手。若无末后一机。未免俱跳不出。
举天仙有僧到。才展坐具。仙云。这里会得。早是辜负平生也。僧云。不向这里会。又作么生。仙云。不向这里会。更向何处会。便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