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地志輯校

卷二(3/8)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卷二

髙平縣

光狼故城在澤州髙平縣西二十里。〈《史記·秦本紀》「白起攻趙取代光狼城」《正義》引。〉

長平故城在澤州髙平縣西二十一里,卽白起敗括於長平處。〈《史記·趙世家》廉頗將軍軍長平《正義》引。又《史記·白起王翦列傳》「趙軍長平」《正義》「長平故城在澤州髙平縣西二十一里。」按「三」當作「二」,依《白起王翦列傳》、《正義》改,《元和郡縣志》亦説長平在髙平縣西二十一里。〉

趙鄣故城一名都尉城,今名趙東城,在澤州髙平縣西二十五里;又有故谷城,此二城卽二障也。〈《史記·白起王翦列傳》「陷趙軍取二障四尉」《正義》引。〉

趙西壘在澤州髙平縣北六里,卽廉頗堅壁以待秦,王齡奪趙西壘壁者。〈《史記·白起王翦列傳》「奪西壁壘」《正義》。〉

趙壁,今名趙東壁,亦名趙東長壘,在澤州髙平縣北五里,卽趙括作壁敗處。〈《史記·白起王翦列傳》「趙戰不利因築壁堅守」《正義》。〉

秦壁一名秦壘,今亦名秦長壘。〈《史記·白起王翦列傳》「追造秦壁」《正義》。〉

頭顱山一名白起臺,在澤州髙平縣西五里。〈《史記·趙世家》「卒四十萬皆坑之」補《正義》引。〉

澤縣

析城山在澤州澤縣一西南七十里。《注水經》云「析城山甚髙峻,上平坦,下有二泉,東濁西淸,左右不生草木。」〈《史記·夏本紀》「砥柱析城」 《正義》引。按此引脱縣名,據《水經》沁水《注》「析城山在澤南」增「澤縣」三一字。澤縣後改名陽城。「下」字「泉」字亦據《水經》沁水《注》增改。〉

代州

鴈門縣

勾注山一名西陘山,在代州鴈門縣西北三十里。〈《史記·趙世家》「羊腸之西勾注之地」 《正義》引。又《史記·孝文本紀》「軍勾注」補《正義》引作「勾注山一名西陲山,在代州鴈門縣西北三十里」。又《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漢兵已渝勾注」《正義》作「勾注山在代州鴈門縣西北三十里」。按「徑」「陲」皆當作「陘」,「四」當作「三」,《太平寰宇記》代州鴈門縣引《水經注》云「勾注山一名西陘山,在鴈門縣西北三十里」,今據改。〉

廣武故城在代州鴈門縣界。〈《史記·韓王信盧綰列傳》「屯廣武以南」補《正義》引。〉

夏屋山一名賈屋山,今名賈母山,在代州鴈門縣東北三十五里。夏屋與勾注相接,蓋北方之險,亦天下之阻路,所以分別内外也。〈《史記·趙世家》「北登夏屋」《正義》引。〉

崞縣

原平故城,漢原平縣也,在代州崞縣南三十五里。〈《史記·趙世家》「趙衰爲原大夫居原」《正義》引。〉

樓煩在代州崞縣界。《地理志》云在鴈門郡。〈《史記·絳侯周勃世家》「還攻樓煩三城」《正義》引。按崞縣屬代州,「並」字誤。〉

繁時縣

菱人故城在代州繁時縣界,漢菱人縣也。〈《史記·絳侯周勃世家》「降下霍人」《正義》引,又《[[史記]]》樊酈滕灌列傳「自霍人以往至雲中」《正義》引。〉

朔州

善陽縣

朔州,春秋時北狄地也。如淳云儋林也。爲李牧所滅。〈《史記·匈奴列傳》「「晉北有林胡」《正義》引。按此引脱「狄」字,據《元和郡縣志》補。〉

朔州城,漢鴈門郡馬邑縣城也。〈《史記·髙祖本紀》「匈奴攻韓王信馬邑《正義》引。按漢馬邑縣故城卽唐朔州善陽縣外城,此引有脱誤,據《方輿紀要》巻四十四山西朔州引舊誌補「城」字。「卽」爲「郡」之誤。〉

新城一名小平城,在朔州善陽西南四十七里。〈《史記·秦本紀》「攻楡次新城」《正義》引。〉

趙武靈王長城,在朔州善陽縣北。《注水經》云:「白道城北出山椒上有垣若頽基焉,沿溪亙嶺,東西無極,疑卽趙武靈王所築也」〈《史記·匈奴列傳》「北破林胡樓煩築長城」《正義》引。按此有脱誤,據《水經》河水《注》增改。〉

陰山在朔州北塞外突厥界。〈《史記·匈奴列傳》「自代並陰山下」《正義》引,又《通鑑·巻六·秦始皇紀》「自代並陰山」注引。〉

定襄故城在朔州善陽縣北三百八十里。《地理志》云:「定襄郡,髙帝置。」〈《史記·匈奴列傳》「又復入代郡定襄」《正義》引。又《通鑑·巻十八·漢武帝紀》,「匈奴入代郡定襄上郡」注引無《地理志》以下十字。〉

武泉故城在朔州北二百二十里。〈《史記·絳侯周勃世家》「以前至武泉」《正義》引,又《史記·樊酈滕灌列傳》「破胡騎於武泉北」正義。〉

雲中郡、縣在朔州善陽縣北三百八十里定襄故城是也。〈《史記·樊酈滕灌列傳》「自霍人以往至雲中」《正義》。〉

定襄縣

朔州定襄縣,本漢平城縣。縣東北三十里有白登山,山上有臺名曰白登臺,《漢書·匈奴傳》曰「蹋頓圍髙帝於白登七日」,卽此也。服虔云:「白登,臺名,去平城七里。」李穆叔《趙記》云「平城東七里有土山,髙百餘尺,方十餘里」,亦謂此也。〈《史記·髙祖本紀》「遂至平城」《正義》引。又《史記·絳侯周勃世家》「因撃胡騎平城下」《正義》引作「朔州定襄縣,本漢平城縣。」又《史記·匈奴列傳》「圍髙帝白登」《正義》引作「白登臺在白登山上,朔州定襄縣東三十里。」按唐初定襄縣屬朔州,貞觀十四年移於恒安鎭,屬沂州。〉

東安陽故城在朔州定襄縣界。《地理志》云東安陽縣屬代郡。〈《史記·趙世家》「封長子章爲代安陽君」《正義》引。〉

當城在朔州定襄縣界。十三州志云:「當城在髙柳東八十里,縣當恒都山,故曰當城。」〈《史記·髙祖本紀》「斬陳豨當城」《正義》引。按「土地」二字衍。「記」當作「誌」。《漢書·地理志》代郡當城顏師古注引闞駟《十三州志》與此同,作「恒都山,今據改。〉

參合故城在朔州定襄縣北。〈《通鑑·巻十二·漢髙帝紀》「斬韓王信於參合」注引,又《史記·韓王信盧綰列傳》「復與胡騎入居參合」《正義》。〉

蔚州

靈邱縣

靈邱,蔚州理縣也。〈《史記·趙世家》「趙以靈邱封楚相春申君」《正義》引。〉

靈邱故城在蔚州靈邱縣東十里,漢縣也。〈《史記·絳侯周勃世家》「因復撃豨靈邱」《正義》引。〉

故平舒城在蔚州靈邱縣北九十三里。〈《史記·趙世家》「燕以葛武陽平舒與趙」《正義》引。〉

趙武靈王墓在蔚州靈邱縣東三十里。〈《史記·趙世家》「餓死沙丘宮」補《正義》引。〉

飛狐縣

摩笄山一名磨笄山,亦名爲山,在蔚州飛狐縣東北百五十里。《魏上地記》云:「代郡東南二十五里有馬頭山,趙襄子旣殺代王,使人迎其婦,代王夫人曰:『以弟慢夫非仁也,以夫慢弟非義也。』磨笄自刺而死,使者遂亦自殺。〈《史記·趙世家》「名之爲摩笄之山」《正義》引。〉

蔚州飛狐縣北百五十里有秦、漢故代郡城,西南有山,俗號飛狐口。〈《史記·酈生陸賈列傳》「距蜚狐之口」《正義》引。按據《匈奴列傳》、《正義》增「代」字,此脱。〉

代郡城,北狄代國,秦、漢代縣城也,在蔚州飛狐」縣北百五十里。〈《史記·匈奴列傳》「直代雲中」《正義》。按「羌湖」爲「飛狐」之誤,依《酈生陸賈列傳》、《正義》引改。〉

并州

太原縣

并州太原,地名大明城,卽古晉陽城,智伯輿韓、魏攻趙襄子於晉陽,卽此城也。〈《史記·梁孝王世家》「以參爲太原王」《正義》引。〉

晉陽縣

大夏,今并州晉陽及汾、絳等州是。昔髙辛氏實沈居之,西近河。〈《史記·秦始皇本紀》「禹鑿龍門通大夏」《正義》引。〉

晉水源出并州晉陽縣西懸甕山。《山海經》云:「懸甕之山,晉水出焉,東南流注於汾水。」晉趙襄子保晉陽,智氏芳山以水灌之,不沒者三版。其瀆乘髙西入晉陽城以周溉灌,東南出城注於汾也。〈《史記·魏世家》「決晉水以灌晉陽之城」《正義》引。按「壅」誤,當作「甕」,懸甕山以山腹有巨石如甕而得名。「陽」字衍,據《水經》晉水《注》刪。〉

故唐城在并州晉陽縣北二里。《城記》云堯築也。徐才宗《國都城記》云:「唐叔虞之手燮父徒居晉水傍,今并州故唐城。唐者卽燮父所徒之處,其城南半入州城,中削爲坊,城牆北半見在」《毛詩譜》云:「叔虞子燮父以堯虚南有晉水,故曰晉侯」〈《[[史記]]》「晉世家子燮是爲晉侯」《正義》引,又《通鑑·巻一·周安王紀》「孝公頃立」注引。按唐初并州太原、晉陽兩縣倶在州城,故晉陽亦可稱并州,此「理」字當作「州」。〉

楡次縣

楡次,并州縣,卽古楡次也。〈《史記·秦本紀》「攻趙楡次」《正義》引。〉

淸源縣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后才懂,有钱人的世界真好玩
重生后才懂,有钱人的世界真好玩
【无系统、多女、搞钱、人间清醒】如果你能重活一世的话,你会如何?要是我的话?多搞点钱,对自己更好一点,少去草别人的心!爱情?太麻烦了,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没必要用真心。事业?事业不仅仅是钱,也是有钱人
风雨过后
大荒经
大荒经
“传统玄幻”,“诡异妖荒”,“吃遍山海经”,“帝师”。妖墟有大忌,天黑别出门。张楚在老家的老枣树下读《山海经》,莫名穿越到了妖墟。这是一片极度危险的世界,夜晚会有大恐怖降临,这里危险四伏,遍地都是大妖
金牛断章
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
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
关于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苏羽穿越汉末时期,成为曹操帐下的第一位军师,被曹操引为心腹。时值关东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苏羽辅佐尚且弱小的曹操在联军讨董之战牟取巨大利益。而后,在苏羽的建议下,曹操占
福健全粥
含金的铁锹,松动的墙角【快穿】
含金的铁锹,松动的墙角【快穿】
【假乖钓系美人+阴暗腹黑男主+好兄弟上位+甜宠1V1】虐妻一时爽,追妻火葬场,可当身边有个觊觎你老婆的兄弟,他能顺便把你的灰给扬了,踩着你的尸体成功上位。意外绑定追妻系统后,姜昕被迫到各个世界,替代被
云兔子
匹配三万场,打的职业哥哭爹喊娘
匹配三万场,打的职业哥哭爹喊娘
1500场剑姬,100%胜率!1500场盖伦,100%胜率!1500场刀妹,100%胜率!1200场诺手,100%胜率!1000场鳄鱼,100%胜率!……每一个英雄,都是百分百胜率!而且不仅仅是上单这
据比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