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卷四
鷄頭山在成州上祿縣東北二十里,在京西南九百六十里。酈元云蓋大隴山之異名也。《後漢書·隗囂傳》云「王莽塞鷄頭」,卽此也。〈《史記·秦始皇本紀》「出鷄山」《正義》引。〉
同谷縣
成州同谷縣,本漢下辯道。〈《史記·曹相國世家》「初攻下辯故道」《正義》引。〉
渭州
襄武縣
獂道故城在渭州襄武縣東南三十七里,古之獂戎邑。漢獂道屬天水郡。〈《史記·匈奴列傳》「翟獂之戎」《正義》引。〉
渭源縣
渭水源出渭州渭源縣西七十六里鳥鼠山,今名靑雀山。渭有三源,並出鳥鼠山,東流入河。〈《史記·夏本紀》「涇屬渭汭」《正義》引。〉
鳥鼠山,今名靑雀山,在渭州渭源縣西七十六里。《山海經》云鳥鼠同穴之山,渭水出焉。郭璞注云:「今在隴西首陽縣西南。山有鳥鼠同穴。鳥名鎢。鼠名餘鼵,如人家鼠而短尾。鎢似鵽而小,黃黑色。穴入地三四尺,鼠在内,鳥在外。」〈《史記·夏本紀》「道渭自鳥鼠同穴」《正義》引。〉
蘭州
金城縣
故子城在蘭州金城縣東北八十里,蓋子姓之別邑。〈《史記·殷本紀》「賜姓子氏」《正義》引。按唐渭州無華城驟,此「渭」當作「蘭」爲「華」之誤,應是蘭州金城縣。漢金城縣,西魏改名子城縣,卽以子城爲名,至隋復名金城。〉
河州
袍罕縣
河州在京西一千四百七十二里。〈《史記·夏本紀》「浮於積石」《正義》引。〉
積石山令名小積石,在河州袍罕縣西七里。〈《史記·夏本紀》「浮於積石」《正義》引。〉
岷州
溢樂縣
隴右岷、洮、叢等州以西,羌也。〈《史記·周本紀》「及庸蜀羌擎」《正義》引,又《詩地理考》巻五氐羌引。〉
秦隴西臨洮縣卽今岷州城。本秦長城,首起岷州西十二里,延袤萬餘里,東人遼水。〈《史記·匈奴列傳》「起臨洮至遼東萬餘里」《正義》引。〉
岷山在岷州溢樂縣南一里,連綿至蜀二千里,皆名岷山。〈《史記·夏本紀》汶嶓旣藝」《正義》引。〉
江水源出岷州南岷山,南流至益州,卽東南流人蜀,至瀘州東流,經三峽,過荊州,與漢水合。《孫卿子》云江水其源可以濫觴也。〈《史記·夏本紀》「江漢朝宗於海」《正義》引。〉
洮州
臨潭縣
洮州在隴右,去京千五百五十一里。〈《史記·秦始皇本紀》「遷其民於臨洮」《正義》。〉
臨洮郡卽今洮州,亦古西羌之地,在京西一千五百五十一里。〈《史記·秦始皇本紀》「西至臨洮羌中」《正義》引,〉
羌中,從臨洮西南芳州、抉州、鬆府以西,並古諸羌地也。〈《史記·秦始皇本紀》「西至臨洮羌中」《正義》引。按「扶」下脱「州」字。唐芳州、扶州、鬆州,《括地志》均屬隴右道。〉
西傾山,今強臺山,在洮州臨潭縣西南三百三十六里。〈《史記·夏本紀》「西傾因桓是」《正義》引。〉
涼州
姑臧縣
涼、甘、肅、瓜、沙等州地,本月氏國。〈《史記·匈奴列傳》「東胡韁而月氏盛」《正義》引。又《史記·大宛列傳》「皆言匈奴破月氏王」《正義》作「涼、甘、肅、瓜、沙等州、本月氏國之地」。按唐涼州治姑臧、今甘肅武威縣。甘州治張掖,今甘肅張掖縣。肅州治酒泉,今甘肅酒泉縣。沙州治敦煌,今甘肅敦煌縣。瓜州治晉昌,今甘肅安西縣。古月氏所居,蓋在今甘肅嘉峪關以東,祁連山以北地區。《匈奴列傳正義》引《括地志》「延」字誤,當依《大宛列傳正義》作「瓜」。若廷州則在今陝北,非古月氏之地。〉
都野澤在涼州姑臧縣東北二百八十里。〈《史記·夏本紀》「至於都野」《正義》引。〉
肅州
酒泉縣
崑崙山在肅州酒泉縣南八十里。《十六國春秋》云後魏昭成帝建國十年前涼張駿酒泉太守馬岌上言:「酒泉南山卽崑崙之體,周穆王見西王母,樂而忘歸,卽謂此山。有石室、王母堂,珠璣鏤飾,煥若神宮。」〈《史記·司馬相如傳》「西望崑崙」《正義》引。又《史記·秦本紀》「樂而忘歸」正義引無「後魏昭成帝建國十年」九字,作「前涼張駿」「體」作「丘」,餘同。按「前」字從《秦本紀正義》引增。〉
福祿縣
空桐山在肅州福祿縣東南六十里。《抱樸子内篇》云「黃帝西見中黃子,受九品之方,過空桐,從廣成子受自然之經」,卽此山。〈《史記·五帝本紀》「西至於空桐」《正義》引。又《史記·趙世家》「其後娶空同氏」《正義》引作「空桐山在肅州福祿縣東南六十里,古西戎地」。〉
甘州
張掖縣
甘州在京西北二千四百六十里。〈《史記·李將軍列傳》「過居廷」《正義》引,又《通鑒·巻二十一·漢武帝紀》「築居延澤上」注引。〉
漢居廷縣故城在甘州張掖縣東北一千五百三十里。有漢遮虜鄣,韁弩都尉路博德之所築。李陵敗,與士衆期至遮虜鄣,卽此也。長老傳云鄣北百八十里,直居延之西北,是李陵戰地也。〈《史記·匈奴列傳》「築居延澤上」《正義》引。〉
居延海在甘州張掖縣東北千六十四里。《地理志》云居延澤,古文以爲流沙。〈《史記·李將軍列傳》「過居廷」《正義》引。又《史記·五帝本紀》「西至於流沙」《正義》引無「《地理志》」以下文。作「千六十四里」。按《李將軍列傳》、《正義》引脱「千」字,《五帝本紀正義》引有。《元和郡縣志》説「居廷海在張掖縣東北一千六百里」,疑《括地志》亦是,此「十四」兩字或「百」字之爛文。〉
祁連山在甘州張掖縣西南二百里。〈《史記·李將軍列傳》「祁連天山」《正義》引。〉
合黎水一名羌谷水,一名鮮水,一名覆表水,今名副投河,亦名張掖河,南自吐谷渾界流人甘州張掖縣。〈《史記·夏本紀》「弱水至於合黎」《正義》引。〉
弱水在甘州張掖縣南山下。〈《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而浮弱水兮」《正義》引。〉
瀚海在流沙大磧西北數百里,東南去長安五千三百里。秦築長城經此海南。〈《大》藏音義巻二十引。〉
刪丹縣
蘭門山一名合黎山,一名窮石山,在甘州刪丹縣西南七十里。《淮南子》云弱水源出窮石山。〈《史記·夏本紀》「弱水至於合黎」《正義》引。按《方輿紀要》巻六十三丹州衞合黎山引《括地志》有「山」字;今據補。〉
刪丹西河名弱水,《禹貢》昆侖在臨羌之西,卽此明矣。〈《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西望昆侖」《正義》引。按「云」字衍,今刪。〉
焉支山一名刪丹山,在甘州刪丹縣東南五十里。《西河故事》云:「匈奴失祁連、焉支二山,乃歌曰:『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其慜惜乃如此。」〈《史記·匈奴列傳》「出隴西過焉支山千餘里」《正義》引。〉
沙州
燉煌縣
三危山有三峰,故曰三危,俗亦名卑羽山,在沙州燉煌縣東南三十里。〈《史記·五帝本紀》「遷三苗於三危」《正義》引。又《史記·夏本紀》至於三危」《正義》引作「三危山在沙州敦煌縣東南四十里」。〉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