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臣

第六百六十一章 破袭梁州(2/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六百六十一章 破袭梁州

温博也顾不上歇口气,与谭育良会合后,趁着蜀军还没有彻底摸清楚状况,先合兵击溃汉水南岸从利州赶来增援、立足未稳的蜀军。

看到这一幕,从凤州南部回援的五千蜀军,仓促北撤到褒水河西岸、连城山间的鸡头关,与守鸡头关的残兵会合,固守待援。

褒水河沿岸河谷,乃是梁州北进关中主要通道褒斜道的南线,秦朝时就修栈道于褒水河畔,之后历代都有修缮以通车马,乃是关中连接川蜀的主要通道。

褒水河两岸群峰峙立,地势极险;而在鸡头关往北十数里,汉朝初年时就在那里修筑一道堰坝,拦截上游来水,以浇灌两侧山岭间的田地,但也使得冬季从堰坝下来的河水极浅,想借战船运载军卒绕到鸡头关北侧,也不现实。

二十一日,曹干率领一部兵马,从南面进入利州南部的剑门关(剑阁关),利州刺史郑元通率利川、广元等地五千残兵投降。

这时候梁州境内退守险僻山寨关隘意图抵抗到底、等候赵孟吉、王孝先率部回援的蜀军残部,才知道早在十一日夜间,枢密副使、武冀将军、禁军诸营马步兵副都指挥使戚伦与中御大夫景琼文等人打开蜀都南城门,秘密迎接率领八千精锐前锋秘密行军赶来的长乡侯王邕及曹干等人进入蜀都,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兵变,斩杀世子王弘翼及枢密副使赵惟升等人之后围困蜀宫。

蜀主王建十四日被迫在蜀宫锦阳殿颁出国诏,宣布王弘翼及赵惟升等党羽意图篡位谋逆,册封“护驾”有功的长乡侯王邕为世子,兼领枢密使及尚书令,统慑国政。

蜀都初定,担心北线出纰漏,曹干才马不停蹄先率八千精锐北上,没想到温博、谭育良已经顺利攻下梁州。

也是这一天,郭荣才陪同李长风进入梁州督战。

当然,能如此顺利的夺下梁州,也有几分侥幸。

渝霍两地相距两三千里,重重山河阻隔,没有办法及时通报行踪。

谭育良、韩东虎假扮押送粮草的渝州兵马从渝州走荔枝道北上,与右神武军受降到西进,事先没有办法进行恰到好处的配合。

特别是右神武军的招降与西进,整个进程并非韩谦所能完全控制,谭育良、韩东虎他们事前做好进入褒斜道的准备,计划着在途中借民夫辅兵哗变作乱为由,控制褒斜道南线再等右神武军西进。

真要是那样的话,几场恶仗肯定是少不了,现在的形势要比预料中要好,但现在他们就算是极为顺利的拿下梁州,也不意味着整件事就算成功了。

长乡侯王邕在戚伦、景琼文等人的协助,目前控制住蜀都,曹干率部进驻利州,韩元通的投降也使蜀北最为重要的一道门户剑门关落入他们的控制,但还有右清江军驻守川南态度暧昧不明,而赵孟吉及王孝先更是率七万精锐蜀军,则是已经占领关中西翼的凤州、岐州两地,不仅能从褒斜道、陈仓道反扑梁州,甚至还能从凤州以西的阴平道直扑蜀中。

阴平古道从南往北很难走,有数道山岭横挡在关道之上,皆是南坡险而北坡缓。魏晋之时,邓艾领兵伐蜀,从北往南走阴平道,都是先爬上北坡,然后将卒裹起厚毡,直接从险峻的南坡滑下去,才从北往南将这条路走通。

现在不排除赵孟吉、王孝先有率部从这条道返回蜀中的可能。

而王邕即便目前控制住蜀都,手里能用的嫡系兵马依旧有限得很,归附的兵马即便没有三心二意,此时士气低沉,也很难说有什么战斗力,真要指望这些归附兵马去堵赵孟吉、王孝先的大军,有可能刚接战就投降过去了。

当然了,对郭荣、李长风、温博、谭育良等人而言,当务之急则是加强梁州诸城的防御,他们不仅承担拦截赵孟吉、王孝先反扑的主要任务,梁州防御战能否打好,也决定着战事他们能否更好的占领、控制梁州。

不过,既然事先约定好梁州交由襄北军控制,梁州城以西、承担防御任务更好的褒城、沔阳两城,则由李秀及柴建之子、左神武军第一都虞候柴训负责率部防守。

…………

…………

长乡侯王邕虽然没有直接篡位,兵变也算是初步成功,曹干率部进抵剑门之后,也带来正式的蜀主王建亲笔所拟加盖玺印的称臣国书,二十四日便送到沧浪城替换之前的“国书”。

之后曹庸以及受封世孙的王昂就在霍厉的护卫下,与崇文殿内常侍陈如意及织造使姚惜水、徐靖一行人,乘坐赤山会的商船,一路沿汉水、长江而下,于二月初抵达金陵,上表称臣。

此时距离以李长风为首、郭荣等人联署的密折送抵金陵才刚刚过去二十天,朝堂之上还在为如何处置李长风的“擅自妄为”争论不休。

寿州杨致堂等人甚至强烈主张,严旨令右神武军撤出梁州,严禁左神武军轻举妄动,却没有想到事情这么快就成了定局。

蜀主王建的国书,声称世子王弘翼及赵孟吉、蔚侯王孝先等人密谋叛变,除了上表称臣、直接割让硖州、岁贡二十万缗钱粮之外,还请求楚军出兵梁州消灭叛军。

事已至此,与赵孟吉、王孝先再无握手言和的可能,而硖州、梁州战略意义之大,对朝堂诸公的眼里也是不言自明的,这时候当然再没有下令李长风、温博等人梁州撤军的道理。

在朝堂之上,也没有谁真就天真的认为助长乡侯王邕篡位就有违道义,关键还是看大楚介入其中的得失。

最初的计划是联蜀攻入关中,肢解关中梁军,以便襄北军、棠邑及淮东兵马能趁势渡过淮河,攻伐河淮之地,但晋国灭亡的消息经李长风密折传回金陵,沈漾、杨恩等人对蒙兀人强势远超之前预料还是心存极大的忌惮。

即便之前都倾向主张李长风他们从梁州撤回来,不得介入蜀国的内乱,但对后续要不要越过淮河、攻略河淮,朝中就有一些不同的声音了。

从更谨慎的角度考虑,沈漾、杨恩等人都倾向暂缓攻略河淮之事。

现在曹庸、王昂入朝,王邕篡位已经成了定局,蜀国除了称臣,能叫大楚颜面大增、朝野内外能极大满足虚荣心之外,得硖州能使荆湖形势彻底完备起来,不像以往被蜀军在腰眼上插了一刀那么难受,而日后从梁州攻略关中,实要比走武关道便利得多。

在当前的形势下,怎么算都不是一桩吃亏的买卖。

甚至更阴沉的去算计,赵孟吉、王孝先真要绕过梁州,从阴平道直接反扑蜀中,后续则未尝不是楚军大举挺进蜀国、谋夺蜀地的良机。

如此一来,就更没有人会去深究韩谦很早之前与长乡侯王邕到底存在怎样的勾结了。

诸王公大臣在政事堂密议一夜之后,于曹庸、王昂抵达金陵的次日,一道道令旨便飞快拟定出来,加盖玺印从崇文殿发出。

既然蜀世子王弘翼密谋篡位,蜀使韦群作为同党,自然也是这边先扣押下来,再找合适的机会押送回蜀国。

蜀国割让硖州,断没有道理让寸功未立、也未参加密约的张蟓派兵去接管、占领,而是直接下旨将硖州划入湖南行尚书省的治辖,着令湖南宣慰使黄化派遣官吏前往硖州接管军政。

在慈寿宫、韩道铭等人的主张之下,梁州划归襄北都防御使府节制,委任兵部侍郎、参知政事李长风出任都监军使,兼领梁州刺史,暂时全面主持负责梁州之战事。

除了右神武军之外,下旨调左武骧军及左神武军进入梁州作战。

周惮擅离职守,革除上州江州刺史一职,贬为下州光州刺史,同时光州之军政事务,划归棠邑行营制置府辖制。

这也是两家履行交换两州的密约,其他人插手不进来,只能坐看其成,但对朝廷而言,能将硖州并入湖南行尚书省也是实实在在的利益。

这一次,延佑帝与朝廷诸公在知悉周惮在沧浪城发挥的作用之后,也是当机立断,火速将陈景舟从广德府调回金陵,升授兵部侍郎。

陈景舟回到金陵,在进兵部正式任职之前,有一项重任要先完成,就是携旨使蜀,重新商定两国的和议之事。

李长风之前就已经是参知政事,他此时兼领襄北都监军使,实际权柄在他之上的李知诰以及韩谦,兼之两人又有收复光霍寿濠等淮西诸州的大功,这次加授参知政事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更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沈小姐吃完就跑,短命小叔气活了
沈小姐吃完就跑,短命小叔气活了
关于沈小姐吃完就跑,短命小叔气活了:前世,沈非晚被恶毒继母换亲,代替继妹嫁给了薄家的残废孙子,继妹则风风光光嫁给了薄氏总裁,成了她的小婶婶,成了人们口中的总裁夫人。可谁知最后,总裁空难死了,残废倒是站起来继承家产了。重来一世,继妹决定不再换亲老老实实嫁给残废,等他站起来接任总裁!可她不知道的是,残废上辈子能站起来全靠沈非晚的努力,没有沈非晚,他就是废人一个。这一次,轮到沈非晚嫁给薄家的总裁了。嫁
拔刀一笑
掐指一算,你是逃犯!
掐指一算,你是逃犯!
关于掐指一算,你是逃犯!:顶级天师苏尘穿越到90年代,成了同名的鳏夫。妻子刚死,五个孩子嗷嗷待哺,找遍家里也只有十块钱。苏尘果断拿着钱去了市里最热闹的街,找了报纸写上:算命,备注:不准不要钱。“阿嫲,你女儿不是失踪,在你女婿家灶台里哦。”一天后,翠城城郊一民屋灶台挖出死尸传遍街市。“妹子,等会儿你男友给你的烟别抽。”半小时后,街市口发生枪战,警车带走了穷凶极恶的毒贩。“叔,你儿子跟你媳妇在大战呢
花红柳绿
待君琢玉
待君琢玉
关于待君琢玉:少年时的子刚,爱上了当时知名琴师的孙女“瑾儿”。青梅竹马,郎才女貌,在海誓山盟中,俩人的感情随着岁月日益增进。但事以愿违,眼看就到了适婚的年龄,瑾儿却被宫中派来选乐女的太监看中,次日就要送往京城。无奈必须要离开的瑾儿,匆匆在书房中写下“今生守如玉,待君来世琢”,挥泪而去。故事的前因后果究竟是怎样的呢?历史没有记录,那我们就来看看......
宇海裔
我的替身能力是操控楼梯
我的替身能力是操控楼梯
关于我的替身能力是操控楼梯:看弹幕的时候被一句“我知道了,Dio的替身能力是操控楼梯!”给整蚌埠住了,故而产生了脑洞。拆那背景,第一人称视角,主角是操控楼梯的“Dio”,女性,纯恶人。注意主角不代表作者三观,也不要带入主角,“我”狄奥是非常卑鄙邪恶的纯恶女。冷静优雅的老阴比BOSS,残忍嗜杀、漠视生命,但对于杀人放火的恶行并无特别多喜好和瘾癖,杀戮解压仅仅是吉良吉影型的生理需求。觉醒替身后将征服
热忱之心
秦凡王诗允
秦凡王诗允
爷爷被七个大小姐救下,但是他已年老, 所以只有我来替他报恩。 为了报恩,我给七位大小姐当牛做马, 可她们还对我动辄打骂。 重生回到给七个大小姐报恩时,我选择离开, 恩情上一世已报,这一世我要活出自己的人生。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