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开局超级血脉,无敌

第725章 熟悉的东西(1/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725章 熟悉的东西

这东西的色泽白色中透着一点微黄,如果是不了解的人,一定是以为这是一块普通的玉石。

而且这玩意儿的质地并不纯净,所以很可能会被认为是非常劣等的东西。

只有真正见过这东西的人,才会知道它的珍贵,至少在那时候的帝王圈里,这东西难得一见。

“陨玉?”

“这里怎么会有陨玉?”

“天真,你别看我,我更不知道了。”

“是不是这里的墓主人也去过西王母国。”

“胖子,你的想法真的是够大胆的。”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这个墓主人跟周幽王的那个年代可是差了将近1000年。”

“那时候西王母早就进陨玉里待着了,怎么可能还会跟这个人见面。”

“当时的西王母国应该是已经废弃了,只有数不清的鸡冠子蛇在哪里。”

无邪说的非常的有道理,刚才胖子说的假设应该是不对的,这个墓主人肯定没有去过西王母国。

既然他没有去过西王母国,那么这块陨玉是从哪里得到的呢?

之前他们在鲁王宫里也见到过陨玉,只不过那块陨玉被制作成了穿在身上的玉衣。

这块领域太小了,估计也就比鹌鹑蛋大一点,用来做玉衣是根本不可能的。

思前想后,很可能是某些人将这个东西送给了墓主人,最后才被放到了这里。

只可惜墓主人最后也没有用到这块陨玉,或许他用到了,能用它来防腐。

但是被突如其来的,他们打破了这种平静墓主人的尸体,已经完全的变成了干尸。

如此珍贵的陨玉,到底是谁交给墓主人的?

要知道,他们只有在戈壁滩里的盆地中才见过那么大一块儿的陨玉。

难道说这个东西是周幽王当时带回来的?

虽然有这个可能,但是白则思前想后觉得可能性不大。

因为当时周幽王去见过西王母之后,从西王母国带回了一件玉衣和长生的办法。

先不说这个办法是否有用,也不说周幽王后面的遭遇,单说当时周幽王离开时的状态。

这个东西全都是西王母送给周幽王的,所以送什么送多少全都是西王母说了算,周幽王那时候也没有这个实力去抢。

如果是真的抢了的话,估计在西王母国的时候,这个老太婆也会说出来,或者当时会有记载,至少在他们去的时候会有体现。

所以说周幽王并没有去抢陨玉,那么西王母多半只是送给了他一件玉衣,毕竟陨玉在西王母国也是非常珍贵的东西,只有这么多。

这也是最靠谱的解释了,当时回到中原地区的周幽王并没有带回多余的陨玉。

他要是带回来,可能就不止一件玉衣那么简单了。

白则从盒子里将这一小块陨玉拿出来,用手电仔细的照了照。

“这块陨玉不对。”

“爷爷哪里不对,我看着跟咱们之前见过的一样啊。”

三川秋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独断万古之后,竟要被灭族
独断万古之后,竟要被灭族
最强大帝林破天,为守护诸天万界,只身平定黑暗动乱,镇守天缺!却不想十万年后,守护林家的极道帝兵竟发出了灭族的悲鸣!那一日,剑鼎齐鸣,大道都在颤栗!其心中怒火滔天,大喝一声:“剑来!”
失眠的人
无敌九皇子
无敌九皇子
大楚末年,天灾不断,朝堂腐朽,民乱沸反盈天,外寇虎视眈眈。 楚天麒搞科研,办学校,文艺复兴,推动工业革命,一心只想发展封地。 元昊帝:快来接位吧! 天下百姓:殿下,请登基! 楚天麒:皇帝,狗都不当,我只想搞钱。 西凉皇帝:他的火车,一次能运送一支大军,我是真的打不过。 北莽皇帝:他的摩天大厦直入云层,我,我们就是一群通古斯野人,打不过,真的打不过。
鱼龙门
快穿:主打一个快
快穿:主打一个快
关于快穿:主打一个快:祈愿所到之处,寸草不生,一人毒美,在座的都是渣渣。被嫡母逼着给嫡兄当替身时,祈愿站在大殿之上,当着皇上和众朝臣的面,一刀捅进了皇上的胸口,满门灭。女主女配被绑架时,绑匪问他救谁。祈愿微微一笑,“我选我妈,光辉伟大。”
吞掉恋爱脑
末世反派囤货日常
末世反派囤货日常
关于末世反派囤货日常:从前搞风搞雨搞事情,金盆洗手三万年的大反派简绕,复出穿入众多末世文。系统:简绕表示本人只想囤货,剧情勿扰。但是吧,总有男女主到她面前作大死。还有人悄咪咪嘎她……背包。比如这位,她都睁眼了,是有多大胆,才敢顶着她的视线,割开她包抓出两个面包的!四目相对,还凶她:“看什么看!”简绕:就看,看老公不犯法。
兰流
长生修仙:开局棺材铺炼僵尸
长生修仙:开局棺材铺炼僵尸
关于长生修仙:开局棺材铺炼僵尸:季长青穿越一方修仙大世,凭借一张时光包袱皮不断重返青春、优化资质、弥补自身不足,炼制众多僵尸护道,从而成仙做祖的故事。“这灵药年份有些不够啊……时光包袱皮,给我加速一百年……”“这阴煞僵尸炼化死气怎么这么慢……时光包袱皮,给我加速……”“岁月不饶人啊!一没注意胡子都冒出白茬了……时光包袱皮给我恢复十八岁,其余不变。”说完,一张满是钟表图案的双色包袱布当头盖下,少许
姜应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