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易天下

第六百四十七章 总结得失(1/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六百四十七章 总结得失

易恒心里有些恐慌。

也许缩短历史的后果,更有可能的,便是自己所熟知的一切历史,不会再出现和发生!

比如周家提前起兵伐商,那之后,还会不会有秦朝?再之后,又还会不会有自己的存在?

盯着远处朦胧的亮光,沉思片刻,转身便自离去,瞬息间,便已被黑夜淹没,如同淹没在浩瀚的历史之中。

他忽地发现,如今不仅自己不能,也不敢轻易改变历史,同时还要阻止其他人改变历史。

比如今日,若是没有自己在场,那姬昌必死,而姬昌死后,周家是否还会夺得天下?《周易》是否还会问世?

“只不知历史上,是否真的有今晚的刺杀?若是有,又是谁将之阻挡?”

他带着无法想清楚也无法验证的问题,回到羑里城。

他已决定,一定要解决自己穿越之后的第一个问题。

《易经》到底是来自哪里?难道真的是姬昌所作?

故而他准备长久居住在羑里,起码等姬昌作出《易经》,起码等他被纣王释放,回西岐为止。

一边是保护他,一边是想看看,他到底如何能够研究出这五经之首,影响中华文明数千年的《易经》。

天明之后,羑里城中的百姓纷纷出屋,圣人到来之事他们可是整夜记在心里。

如今,便看圣人如何改变他们的生活。

但令他们失望的是,一天过去,那座院落中的圣人并没有出现在他们眼前,更别说是带领他们走向富足的生活。

反倒是眼尖的人发现,在那座院落的侧边,距离二十多丈处,原本一片杂草野树的地方,多出了一座四五丈大小的庭院。

庭院被一人多高的围栏围着,仅有的一间宽大房屋,房屋前有块宽阔的空地,像是菜园一般。

崭新的围栏,崭新的院门,崭新的房屋,哪个富贵人家在一夜之间便修筑起如此庭院?

知道此事的人纷纷传扬,不消一个时辰,整个羑里百姓全部知道此事,纷纷涌来观看。

但不知深浅,他们自然也不敢靠近。

故而只敢远远地探头探脑,打量着这座崭新的庭院。

无奈围栏太高,院门紧闭,他们也无法看出什么端倪。

只是不断猜测着是哪个富贵人家,更是猜测着很有可能便是圣人的追随者。

这一猜测得到所有百姓认可,故而兴奋起来。

连如此人家都愿意陪同圣人来此居住,说明圣人之名绝对不假,圣人今日虽未出现,但未来的好日子绝对很

有盼头。

有盼头便好,有盼头便已足够。

这是这个民族最好的品质,只要有盼头,绝对不会做出过激的事情。

故而继续外出劳作,在野外采集维持生活所需的必需品,日子便照常过下去。

庭院,自然是易恒花了数个时辰所为。

这对于他来说,并不困难。

相反,困难的是如何不让凡俗之人知道他的能力。

好在有个圣人可顶锅,第一日相安无事,后面就会顺理成章。

果然,三天过去,没有人上门拜访。

五天过去,众人便习以为常。

十天过去,众人渐渐开始习惯或是遗忘。

而他,除了保证每日的警觉,不让任何修士靠近此处之外,还时时关注牢笼中的姬昌,何时开始动笔,撰写惊世之作《周易》。

除此之外,绝大部分时间,他都静下心来,整理逐鹿之战到现在的所失所得。

“希尹,苏妖妖,诸葛无双不知在地球上的哪个角落,但很显然,希尹与苏妖妖对自己的误会肯定是百口难辨的!”

被水煮的青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昭娇
昭娇
关于昭娇:她原是名动京都的和昭郡主。及笄那天,她娘“大义灭亲”,于是她爹成了谋逆犯被杀,而她也在她爹的灵堂里被活活烧死。死后她重生成了徐府的庶女。她是踏着血雨腥风从地狱里来的讨债人,那些欠她的、欠她爹
莫西凡
炮灰她有变美系统
炮灰她有变美系统
开局她穿越到年代小说中,坏消息是,她是个炮灰。因为是女孩,所以全家都想着把她卖了换钱来置办弟弟的彩礼。好消息是,她觉醒了系统。只要完成任务,就能获得随机奖励。原以为有系统可以生活得很好,万万没想到,抽
佚名
夫人快分手,霍总蹲墙角等三年了
夫人快分手,霍总蹲墙角等三年了
【位高权重禁欲京圈大佬x假乖巧真反骨美人/双洁】很长一段时间里,傅弘景都是慕伶唯一的光。直到傅弘景当着她的面说出:“我和霍家大小姐的联姻不会取消,我和你的关系也不会改变。”慕伶才瞬间清醒。她的光早就变
八千与雪
替嫁王妃太撩人,清冷残王求抱抱
替嫁王妃太撩人,清冷残王求抱抱
鬼王沈星月为渡天劫,借尸还魂游历人间寻找机缘。嫁入残王府后意外发现独孤辰身具龙气。与之双修能增百年修为。无奈之下,堂堂鬼王只好化身凡间女子洗手做羹汤。整日追在独孤辰身后求爱。求着求着,对方竟然动了真格
柠檬酸酸甜
金元宝一家的拆迁暴富日常
金元宝一家的拆迁暴富日常
金老太太做了金元宝的胎梦,问遍了喜欢的四个儿媳妇,没一个承认!总不会是那个吃啥啥不够,做饭糊锅底的赢灿如吧?~~产房内赢灿如嘶声力竭的生孩子,产房外金来富来回踱步,时不时盯着手表,嘴里嘟闹着,“千万生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