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国风云

第215章 再次议和(1/1)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215章 再次议和

三月初七,开侯赵宸收到了前线传来的军情,赶紧召集几位重臣前来侯府议事。值得一提的是,君廷原五令阁左平令赵帛前几日也回到了开州城,一路平安无事。赵进与赵宸父子本想让赵帛在开领朝堂当一个太公之类的官职,奈何赵帛一心只想在故土当个闲散老农。赵进也不勉强,在开州城外赐了一块地给赵帛。赵帛在平中城的田产已全部变卖,至于信君赐给他的食邑,他则全部留给了纪康。纪康辞去总务平令一职后,打算就此在平中城安度晚年。

而潘就传回的军情则言简意赅,叶城守住了,但他所率的援军损失惨重。如今他与赵白共守叶城,城内守军合计七千余人,其中仅千余骑兵。

赵宸看到这军情是悲喜相交,喜的是叶城守住了,悲的是三千骑兵仅剩千余。开领无重骑这一兵种,如今仅存的骑兵就是潘就手上这千余人。

“仗如今打到这个份上,可以说我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而且我们还占着叶城。此时与殷国议和,你们觉得如何?”赵宸看向几位重臣,问道。

右相纪盛道:“以何条件议和?此前殷国主动求和却又派兵进攻,如今我们占着叶城,他们怕是不会轻易与我们议和。”

“我看未必。殷国与我们两番作战都难言胜利,他们岂敢与我们继续僵持着?吴国与福领在旁虎视眈眈,我不信殷备不防着他们。”孙宜道。

“说不定吴国也与殷国结了盟?我听说君廷的吴钧与炼桓眉来眼去的,殷国是炼桓的盟友,或许吴国与殷国也早已暗通款曲。”赵宸问道。

“依下官之见,吴国绝不会与殷国结盟,不然他们的敌人只能是灵国。我若是吴国公,见到殷国与开领交战,这会已经出兵殷国。至于吴钧与炼桓眉来眼去,或许只是他个人的选择。”

“孙大人言之有理。”左相王惠附和道。

“孙卿认为我们下步该如何?”赵宸问道。

“下官原先认为我们该继续与殷国僵持,引吴国或者福领下场。但眼下前线的将士们已疲于应战,我们与殷国议和也是稳妥的选择。”孙宜一番话既表明了自己的看法,又照顾到了赵宸想要停战的心思。

“主动议和岂不是显得我们底气不足?”纪盛再度问道,又问回他一开始问的问题。

“我们上次用何条件与他们议和,这次就用同样的条件与他们议和。若是他们答应,正合我们意;若是不答应,我们就与他们耗着,届时拖到吴国与福领参战,议和与否就由不得他们了。下官愿意前往海州城,负责此次议和之事。”

赵宸听得频频点头,嘴角都忍不住弯起了弧度。有孙宜在,何愁事情不成?赵宸望向王惠和纪盛等人,全部点头表示认同。

“好,孙卿那你便跑一趟,依你之见与殷备议和。”

“是,开侯大人。下官今日便动身。”

开领与上次同样的议和条件,经过叶城一战后,殷国会同意吗?

乾南辛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入宫报仇,皇帝疯狂求怜爱
入宫报仇,皇帝疯狂求怜爱
妹妹在那即将嫁入皇宫的前夕,命运的恶意如风暴般袭来,她惨遭谋害,被凌虐致死。 身为姐姐的她,听闻噩耗,悲愤交加,浴血归来。毅然脱去一身戎装,替妹出嫁,自此成为一国之后。 从踏入皇宫的那一刻起,她便如同一柄出鞘的利剑,杀疯了。皇帝心中有白月光,在她出嫁之时,众人皆以为她不得圣宠。 听着那些人的嘲笑侮辱,她只是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屑。因为,她入宫,绝非为争宠而来,只为杀光那些伤害妹妹的仇人。 在
佚名
下山后,闪婚绝色美女总裁
下山后,闪婚绝色美女总裁
关东老鬼亲传弟子,在岛五年,今终于龙归大海,此行即要复仇也为完成师命,却不料自己的退婚对象竟是绝色美女...
季节
神三群聊:三国
神三群聊:三国
云气蕴养技术真厉害,材料学爆炸。 “众所周知,左手倒右手,等于什么都有。”陈曦宣。 “我出图纸,你出机床,我们一起做大做强。”群友宣。 “文以载道,武能安邦,唯有奇观,兴国安邦。”万年重工宣。 “七代舰灵,听我命令,从此刻开始,开启舰娘时代。”万年公主刘桐宣。 星辰大海,有梦即可。[神三同人,如有冒犯,还请指正。]
混日子的又一天
从见到仙人开始
从见到仙人开始
“我有一颗凡心,上寻三十三天,下访九幽之地,欲寻无敌之道。”……平静的村子突遭恶匪袭击,陈恪大难不死,去县衙告状,县令不敢去管。 陈恪进京告状,才发现这不是一场普通的抢掠屠村,而是针对修行者的屠灭行动&he......llip;…究竟是谁在操纵这一场暴行? 究竟里面藏着什么样的危险,又有怎样的隐情?神秘的安圣宫,懂礼貌的耗子精,盘山巨蟒,仙道宗门……当陈恪真正踏入修行者的世界,这个世界又
雨听风说
张小曼洛尘
张小曼洛尘
【2019最火爆新书】“一代仙尊”洛尘遭人偷袭,重生回到地球。地位普通的他,面对女朋友的鄙视,情敌的嘲讽,父母的悲惨生活,豪门大少的威逼挑衅。他发誓,一定要改变命运的不公,站在这个世界的巅峰,告诉所有人,他洛尘,曾经来过。
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