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7章 虞允文
到了李园,两人经下人通禀进了昨天的院子。此时那中年文士正在院中晨练,耍的是比较流行的“五禽戏”。他见徐渭一早前来,脸上闪过一丝讶色。
徐渭慌忙上前,说道:“昨日承蒙先生相助,我二人感激不尽,今日特一早前来,供先生驱使。”
“你是读书人,又资质不凡,将来迟早考取功名。我只不过是为以后结个善缘罢了。”
徐渭迟疑了一下,心想:怎么都想着自己考科举?凭老子这天赋异禀的感知能力,富甲一方逍遥自在不好么?
他不敢明说,向虞允文施了一礼,“承先生所言。哦,还未禀告先生,在下徐渭,字子游,还未请教先生高姓大名?也好日后相报。”
那文士微微一笑,“在下虞允文。”
徐渭身躯一震,虽然他对南宋的历史不太了解,但虞允文的大名却是如雷贯耳。
虞允文,字彬父,四川眉山人,唐朝名臣虞世南之后。绍兴二十四年进士。
绍兴三十二年,以参谋军事犒师于采石,后以一万八千人与十五万金军决战于采石矶,大败金军,史称“采石大捷”。后封爵雍国公,世称“虞雍公”。
虞允文姿貌雄伟,慷慨磊落。早年以文章致身台阁,后遭逢危局,挺身而出,出将入相近二十年,史称其“战伐之奇,妙算之策,忠烈义勇,为南宋第一。”
面对他敬重的历史名人,民族英雄,徐渭心里一阵激动,“原来是彬父先生,真是失敬失敬。”
“你认得我?”
“先生之名如雷贯耳,在下又怎会不知。”
徐渭想想又觉不对,现在的虞允文看着也就四十来岁,史书记载虞允文是四十来岁考上的进士,按道理来讲现在应该还未成名。
果然,虞允文疑惑地问道:“如雷贯耳?”
徐渭此时方才知道自己说漏了嘴,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答话。虞允文却只当他是拍自己马屁,也就不以为意。
“子游,恐怕这几日还得劳烦你继续抄书,此间主人是我挚友,我本答应抄录经典与他家公子作为纪念,奈何前几日伤了右手,多有不便,你只消完成十卷《粹言》即可。”
徐渭闻言松了口气,“先生且放宽心,这是小事一桩,交给在下便是。只是不知先生何时动身前往成都?”
“待你抄完,我们便去。”
“如此,那我便加快进度。”说着便前往书房。
虞允文也想早日完成,他现任黎州知州,这次回乡省亲已经耽搁了很长时间,况且自己在成都也有要事处理,当然是希望越快越好。
徐渭让老吴帮忙研墨,自己取了《二程粹言》中的论道篇开始抄录。
昨天他抄录地并不是十分认真,现在知道对方是虞允文这个书法大家后,便不敢再轻视。
作为一个书法爱好者,虞允文的《适造帖》他是临过的。
他的书法以行书见长,后世评价“词语详雅,气象雍容”。
尽管虞允文现在处于青年时代,但书法上的造诣早就登堂入室,只差些许火候,便能成就一代大家。想到此处,徐渭便收摄心神,开始专心致志地抄起书来。
这论道篇较为晦涩难懂,不像论学篇易读,因而需要边看边抄录。
不过,还没到半个时辰,他竟发现了一件怪事。
这论道篇如此晦涩的文章,怎么自己看几遍,仿佛就会背似的。
徐渭不由得放下手中的笔,开始通读这《论道篇》。
一盏茶的功夫后,他将书卷放下,重新提笔抄录。
这次竟如行云流水一般,不到一个时辰便完成了,中途竟没有再翻看那原书看一眼。
他随即又拿起了《论书篇》,也是一样,所有的文章看了一遍便都记住了。
徐渭怔住了,心想:难道自己还真是个考状元的料子?又或者是因为这身体的主人以前都背诵过?不对,若是之前背诵过,自己不看书也该记得。
他旋即又拿起几本书读了起来。
过了许久,他终于发现,原来他现在竟有了过目不忘的本领。
一点青山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