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9章 长亭送别
徐渭也是聪明人,哪能不知道这小姑娘打的什么心思。
“在下亦粗通音律,今日长箫在手,两位先生如若不弃,便由在下吹奏一曲,以助高贤雅兴。”
李钧与虞允文皆兴致极高,一起道:“故所愿也,不敢请耳。”
说罢,便吩咐家中仆人备上笔墨纸砚。
徐渭则稳心凝神抽出长箫。
他见远方山色如黛,南河之水碧波粼粼,长亭中两位名士纵谈古今,又有一名少女清丽无双,绝世独立,当真是如诗如画。
想到这里,他内息微动,一曲《送别》便缓缓传开。
这《送别》是现代人李叔同所作,是前世脍炙人口的名曲。
众人虽未听过,但只觉此曲悲慨凄婉,正合离别之意。
虞允文和李钧俱是听得心神大动,二人皆有所悟,便立即吩咐仆人铺好纸笔,开始创作。
众人见此情形,皆不敢再多言语,生怕打扰了这两位名士。
不一会两人分别住笔,虞允文与李钧各作了一首小令,两人各自用印后,便在亭中细细品读。
这时那少女却向徐渭缓缓走来,她向徐渭微微施了一礼,“公子所奏之曲意境颇高,只是奴家孤陋寡闻,却是从未听过,敢问公子此曲名何?还望不吝赐告。”
徐渭回了一礼,“李小娘子容禀,此曲名曰《送别》,是在下以往闲暇时所做,今日乃是首次在外人面前演奏,词曲粗陋,怕是污了两位高贤和李小娘子的耳朵。”
徐渭心知,这少女必定是像乃父一般博学多才,精通音律。自己先前又已道明祖籍应天,家乡民谣的把戏怕是唬不住她,只得捏着鼻子承认自己所作。
只听李若希道:“公子过谦了,不知可有词谱?”
“词倒是有,只是这曲谱却未曾谱下。”
“无妨,曲子奴家刚刚已经记下,不知公子可能留下词句?”
徐渭骑虎难下,只得答道:“如此,在下就献丑了。”
说罢,李若希就喊过仆人伺候笔墨纸砚。
话说,亭内虞允文和李钧二人见这边有动静,纷纷腾开石桌。
徐渭向两人施了一礼,便提笔挥毫写了起来。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他也不知该用什么词牌名,就草草落了款。
不过虞允文和李钧却是大喜,因为徐渭落款写到:绍兴二十一年季春(三月),赠虞黎州别黄州李通判,临安徐渭。
那少女也是兴高采烈,竟直接将这首词收了起来。
众人一惊,这个时期虽然理学还未对妇女造成严重的束缚,但毕竟是男女有别。
只见那少女脸色一红,“待奴家将曲谱填上,再托人送予虞叔叔。”
虞允文微微一笑,心道:自己又不是不懂乐理,只不过却不点破。
“无妨,这首词便送给贤侄女。子游,你不介意吧?”
徐渭赶忙道:“李小娘子精通文采音律,不输男儿,在下岂有介意之理。”
说罢,宾主尽欢继续饮酒。
随后李钧在河畔折柳赠予虞允文,此时的送别过程却是勉强走完了。
徐渭第一次经历古人的送别场景,只感觉古人的智慧实在是太强大。
一场送别就能搞成郊游加野炊,实实在在地耽误了大半天时间,怪不得一大早就要出发。
两人依依惜别后,虞允文的马车就驶入了前往成都的官道。
一点青山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