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53章 丰收的季节
长顺第二日就立即给慈禧发电报,告诉慈禧为了抵御沙俄入侵他自己掏腰包向德国购买了两批军火。
慈禧看过长顺发的电报也没怎么在意,因为现在大清凡是有点钱财的封疆大吏,哪个不自己组建队军私下购买军火。
一帮子汉臣都能私下购买,我大清旗人将军就更可以了,所以她给长顺回电不仅没有责备他,而且还勉励他守好大清发祥之地。
长顺也没想到慈禧会如此回复自己也没多想反正没事,他现在最关心的问题是刘国梁给他派的练兵教官什么时候到。
刘国梁和长顺商议好由刘国梁来负责修建三个城市的防御,刘国梁在另派他人来帮助长顺练兵。
起初长顺不太愿意,因为他只相信刘国梁,并不是他相信刘国梁这个人而是他亲眼见到过刘国梁是如何练兵的。
旅顺大练兵的时候长顺在旅顺待过一段时间,就是专门去看刘国梁练兵的,不过刘国梁告诉长顺他会派一百教官前去吉林,让他亲自检阅之后再决定,长顺觉得可以试试。
8月25日一百多名教官到达吉林,长顺很是兴奋亲自到军营去一探究竟,等他到达军营后看到一队整齐的方阵正在操练着。
周围围观的靖边军越来越多,当大家看到长顺到了之后都纷纷散去。
长顺在旁边看了半个时辰,等他们操练完毕才让亲卫去打招呼,张大顺听完介绍后迅速小跑到达长顺面前,一个立正右手抬起向长顺敬礼。
“将军大人好”张大顺敬礼的同时大声说道。
“你见了将军为何不行礼”旁边亲卫立马说道。
长顺立即挡住了那个亲卫说道“你懂个屁人家这是西洋军礼”。
长顺虽然是满清将军,但洋人士兵给上级行军礼他也看过几次,只是张大顺行的和那些洋人略有不同。
“卑职参见将军”张大顺又单手扶地低头向长顺行大清军礼。
“年轻人不错哈哈哈,走带我去见见那些教官”长顺笑着和张大顺说道。
“是将军”张大顺立即起身弯腰给长顺让开正路,而后跟在长顺后面向军官方阵走去。
长顺近距离沿着方阵转了一圈只见这一百名教官神情严肃、昂首挺胸、两眼平视前方、手中崭新的毛瑟枪头卡着闪亮的军刺,整齐划一的刺向前方。
“不愧是国荣练出来的第一批士兵啊,个个堪称精锐中的精锐啊哈哈”长顺笑着说道。
“谢将军夸奖,将军我们需要在这方圆十公里修建训练场地,我们来之前参将大人给我下令,要用修建好的训练场地来配合将军检验我们教官队的实力”张大顺弯腰拱手说道。
“国荣果然思索周到啊哈哈哈,好本将军给你三千士兵一个月时间来修建如何”长顺摸着胡须说道。
“将军二十日足够了,这不是挖战壕”张大顺连忙说道。
二人商议好张大顺又让教官方阵踢正步、操练拼刺等可以简单做的动作让长顺观赏,长顺极为满意频频点头。
进入九月中旬东北的天气骤然下降十度左右,辽东今年算是风调雨顺各地都在收割水稻,还有很多种植玉米小麦的也开始下地拌玉米、割小麦。
刘国梁上午沿着奉天查看完之后就去了海城、营口看着百姓在田地劳作,一片又一片金黄的稻田散发出丰收的喜悦氛围。
稻穗一个一个低着头谦虚的向世人展示他们的果实,刘国梁喜悦之余又很无奈。
因为这些水稻收割之后有一半是要交给地主的,百姓们也仅能得到一些果脯的口粮。
这里的地主基本都是满清贵族,他们腰缠万贯、富的油流,连依克唐阿都要让他们三分毕竟有钱能使鬼推磨,这些人哪个不是朝廷有朝廷大员罩着。
不过在刘国梁看来他们都是一群待宰的羔羊,等他彻底控制辽宁后一个一个收拾。
由于辽东今年和明年有五十万劳动力没法从事农业生产和收割。
刘国梁建议辽宁粮食产区的农民以村为单位一家一家进行耕种和收割,人多力量大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来了。
黑龙江和吉林也都采纳了刘国梁的意见,这样不仅能提高效率还能增进村民之间的感情。
由于在招劳工的时候只有一个劳动力的家庭都被刷了下来,所以不会因为缺乏劳动力而使这两年粮食减产。
在今年粮食秋收之前,整个东北就已经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粮食价格暴涨,很多城市居民都开始囤积粮食,地主和粮铺都发了一大笔横财。
刘国梁在听说粮商故意囤积粮食抬高粮价,他就知道坚守奉天的消息已经被人散播了出去,虽然依克唐阿在各粮行大量购买粮食,但也仅仅是说给五十万民工准备的。
另外还有一多半的粮食是从江南各粮行购买的,黑龙江和吉林也基本是这样的情况。
刘国梁眼看着无数居民被压榨,他也没有办法,因为市场供需关系导致价格涨落是他无法改变的。
此刻张作霖的粮草营和刘国梁的粮草营也都在田间积极劳作,由于耕牛以及农耕工具比较完善所以两支部队开垦了两千多亩。
别看田地很多但亩产和后世差远了,而且这两千亩良田刚刚够辽东湾一万五千多人的粮食供应。
一则是张作霖和刘国梁两部伙食相比清军其他部队伙食好太多了,比如春夏一日三餐一顿两碗米饭一碗新鲜蔬菜汤,秋冬也是一日三餐每顿两个个馒头两碗黏糊糊的蔬菜汤保证士兵营养均衡,遇到高强度训练还要每人每顿一两肉食。
二则是朝廷给辽东湾的粮饷少的可怜,也仅够补贴给士兵的家属,所以整个辽东湾毅军粮食全靠自己解决,一年一千亩小麦和一千亩水稻。
士兵们基本都是农民出身收割小麦、水稻他们都很拿手,一万多人的部队用了七八天就将所有水稻和小麦收割完毕。
由于一年只有一季所以粮草营先是花一个月的时间将一千亩小麦的田地耕种好,另外一千亩水稻田明年五月在耕作。
而后剩余的所有时间都用来打稻谷和麦粒,最后磨成米粒和面粉。
张作霖和刘国梁自力更生,同时保护着从旅顺和大连湾逃难来的八万多百姓。
好名声迅速在辽东湾散播开来,后续二十多万百姓也都从辽东湾各地迁移到大孤山和岫岩一带。
大量百姓迁来使大孤山和岫岩变得的热闹起来,东北最不缺的就是黑土地,张作霖和张哲将迁移来的百姓按一百户一村进行安置而后进行分田。
百姓安居乐业张作霖和刘国梁后续一万兵员也很快招好了,辽东湾的两万士兵基本都是本地人,他们的家都迁移到了大孤山和岫岩附近。
土地也是张作霖和刘国梁免费给的。所以这些士兵大多是自愿来的他们吃苦耐劳、训练刻苦、努力学习。
一则是保卫自己的家园不再遭受外敌入侵,这两万士兵中至少一半的士兵家庭是被迫离开家园迁移或者逃难到大孤山和岫岩一带的。
有的是在甲午战争时从旅顺大连湾迁移逃来的,有的是这次沙俄占领旅顺迁移逃来的。
二则是报答张作霖和刘国梁的恩情,中国老百姓在这一时期虽然不懂什么民族国家,但谁对他们好他们就对谁好,谁让他们安居乐业他们就拥护谁。
这也是刘国梁团结东北汉、满、蒙三族人民对抗外敌的最佳手段。
只要他们有了要守护的东西,有了值得爱戴的人,那么百姓就会被团结在一起,进而发挥出巨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