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她三岁半苏幼晴苏宝诚

第1481章 除了她其他人不重要(1/1)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1481章 除了她其他人不重要

小洋楼已经被提前打扫干净了,家具还没有,这些都是要苏幼晴去布置的。

当然,她也可以交给后勤部。所以,苏幼晴当然要交给后勤部了。

等后勤部登记好她所需要的家具家电后,正好也到了下班的时间。

然后等家具家电到的时候,苏幼晴再一起结账就行,或者是科研所先垫付,她后边再结。

不过,这些对苏幼晴来说都不是什么大问题,该下班她就下班回家,没去科研所的食堂里吃饭。

此时此刻,胡同里,老苏家门口,几十件衣服正摊在地上,阮大英正口沫横飞的和胡同里的街坊邻居们推销衣服。

“要不是四妹妹现在分配了工作,需要我们俩口子过去照顾,这些衣服我真不舍得亏本卖呀。”

“质量是好得没话说,我家小四专门从厂里帮我拿的货,质量不好款式不行都不拿。要不是我儿子儿媳妇的服装店不走我这种路线,拿到他们店里保管还能赚。”

“各位姐妹们,走过路过就不要错过了,错过就没有了。衣服不多,快点下手吧。”

“就这么些了,这边是卖二十块的,那边是卖十五的块,咱们也卖不了贵的,走咱老百姓的路线,欢迎大家介绍老姐妹们过来买。”

“你要一件二十和一件十五是不是?!老姐妹,太有眼光了。错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你说我准备去哪住?!嗐,就是四妹妹单位给分了房子,我和老伴过去住。”

“这边的房子我三儿子和小儿子他们两家还住这,你们放心,我有空会回来看你们的。”

“老姐妹,要几件?!三件?!行,谢谢啊。”

……

苏幼晴骑着车子刚进胡同口,就听见了她奶的那副大嗓门,以及不少中老年妇女们正围在自家的门口,手里边还拿着衣服,地上也堆着好几件。

阮大英一边说话,一边包衣服收钱,两个多小时而已,她就靠着胡同里的邻居们出手了二十多件衣服了。

现在,她摆摊剩下的衣服也不多了,只有五十多件了。再卖了几天,就能清完了。

要是清不完的话,她可以拿几件合适自己穿的,再给陆母送几件,再给她弟妹送几件,不就解决问题了。

“哎哟,四妹妹回来了。”

“你家四妹妹下班回来了。”

“四妹妹啊,你现在在哪个单位上班呀?!是不是清大?!”

“清大好啊,当老师又轻松又自在,经常能放假。”

“对对对,当老师好。”

“老姐妹,我们真的是太羡慕你。大孙子也要当老师了,现在孙女也是,你们苏家那得说一句书香门第了。”

“就是啊,可惜陆老师不办辅导班了,要不然准能帮咱们教出几个大学生大专生什么的。”

“陆老师……”

胡同里的大妈大婶们见到苏幼晴也是很兴奋的,好奇的打听起她的工作单位起来,不过就是说着说着,楼就全歪了去。

苏幼晴:“……”

太热情了!

好在,这时候已经是中午了,大妈大婶们都得回家做饭吃饭什么的,很快就没几个人围观了。

阮大英也赶紧把衣服都收起来,苏幼晴停好了车子后,也过来帮忙收拾。

“四妹妹,奶今天给你煲了鸡汤,你爷已经焖好饭了,你小叔和小婶中午都是不在家里吃的,吃完饭你就好好休息。”

阮大英一边叠衣服一边和苏幼晴交代,现在她的货只剩下几十件了,没两天就能清得差不多了。

这时,苏为民把饭焖好后也出来了,阮大英见到后,就让老头子收拾衣服,她赶紧进去炒菜。

什么都没有四妹妹吃饭的事情,更没有四妹妹好好休息更为重要的事情了。

全家人一切都以四妹妹她为重,其他人不重要!

起房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综影视配角不配合
综影视配角不配合
关于综影视配角不配合:年纪轻轻的许丽丽就因为救人落水身亡,响应地府号召,成为外聘人员,到每个影视世界给不同的人过完一生,平复她们的怨气。
氪荔
重生1979:我赶山打猎带全家吃肉
重生1979:我赶山打猎带全家吃肉
上辈子为了讨回公道,王墨一把火烧了大队仓库。没想此举酿成大祸,最终导致老娘顶罪,死在了入狱那天。小妹也因此在家中冻饿至死。如此一幕,成了王墨心里永远无法忘却的痛!好在重回到那时候。这一世。王墨决心不再
天行
家父吕奉先
家父吕奉先
吕逸穿越了,乱入东汉末年。开局中平元年的并州。这一年灵帝还健在,始终坚持祸乱朝政。这一年,黄巾之乱刚起,大贤良师张角病死。这一年,刘老板刚开始找合伙人,桃园结义如火如荼。何进还没进京,董卓还在西北开荒
一世浮生若梦
七零空间俏知青
七零空间俏知青
关于七零空间俏知青:后世富二代林娇娇预感自己要穿越,唉,她的感觉真的很准她真的穿越了,还好自从发现自己带着的玉坠是空间之后她就储存物资来到这个物资缺乏的七零年代她也不慌,什么继母算计她下乡,那就下呀一
初升的朝霞
过去的五十年
过去的五十年
关于过去的五十年:以周家大院的兴衰为背景,描述大院中人物的命运和精神面貌,反应出那一个时代的特点。周家大院只是众多农村院落的缩影,它的变化折射出了时代的痕迹。这段历史值得描写,也是一代人的回忆。其中没
郑兴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