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我在商界当大佬

第164章 小年宾客盈门(1/1)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164章 小年宾客盈门

此后两天,食品厂的高层们连续两天召开了数次会议,一次次论证规划方案,又一次次反复实地考察后,终于将下一年的规划方案及实施目标给敲定了下来。

此时的时间已经来到了腊月二十三,也就是北方农历的小年。

因为苏妍这几天待在苏家庄,所以刘庆华是县城和苏家庄两地跑,并且绝大部分时间也是待在苏家庄,以便照顾苏妍的一日三餐。

虽然苏妍并不想母亲在这寒冬腊月里来回奔波,但架不住刘庆华的执拗和坚持,只好随了她的意愿。

随着小年的到来,当苏妍还在食品厂开会忙碌的时候,大院里的刘庆华就已经接待了好几波乡亲们,大家送来的各式礼物陆续堆满了半个客厅。

北方的小年夜也称“交年节”、“灶神节”、“祭灶节”、“小年下”、“小年节”等,是老百姓最重视的传统节日之一。

在苏妍的家乡,小年一到,就意味着新年即将来到,这一天也被视为忙年的开始,人们在这一天开始便进入了正式备年货的状态:打扫卫生、洒扫除尘、理发洗浴、蒸各种面食如白面馍馍、花糕、各种馅料的包子等,油炸各种面食如丸子、面叶、馓子、果子等,制作灶糖等。

古话说:“ 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 ”。

这一天苏家庄的人们,都会做关东糖来祭拜灶王爷。

关东糖是用麦芽、小米熬制而成的糖制品,大部分是抽成长条形的糖棍,就叫做关东糖。寒冬腊月里做出来的关东糖,受冷凝固后,糖棍变的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又有黏性,受到各个年龄层次的人们的喜爱,尤其是小孩子,格外喜欢吃关东糖。

关东糖也是苏妍最喜欢吃的小零食。

村里很多人也都知道苏妍爱吃关东糖。所以小年这天一大早,刘庆华家的门槛就被来来往往的人们给踏了个遍。

人们用油纸包着,用牛皮纸系着,或者用小篮子装着,将一摞又一摞的关东糖,如同流水一般送往苏妍的家里。

刘庆华将提前买好的大堆的花生、瓜子和糖块等常见零嘴儿,以及泡好的茶水,来招待络绎不绝前来拜访的人们。

前来拜访的多是村里的大娘婶子们,以及和刘庆华一样的中青年媳妇们,女人们凑在一起总免不了坐一会,嗑把瓜子唠嗑唠嗑,然后再心满意足地离开。

就这样来来去去的,苏妍的家里被乡亲们送来的各种礼物给装满了。

等到中午苏妍回家吃饭的时候,就惊讶地发现客厅的方桌上、高脚桌上,已经堆满了乡亲们送来的各式吃食:炸丸子、馓子、麻叶儿、各式各样包好的各种馅料的水饺、一筐筐雪白的馒头、一个个被捏的漂亮精致的花糕、各种馅料的大包子、自家做的关东糖……尤其是关东糖,用纸包着的、用篮子盛着的,一包又一包,足够她吃上一整年的。

苏妍瞧着这满满当当地堆了两大桌子的吃食,一看就是出自农家巧媳妇之手制作的。当下一问才知道是乡亲们送来的。

苏妍当即哭笑不得:“ 妈,再有来送的就推了吧!家里就咱俩人吃饭,哪里吃得了那么多?等过几天,咱们就得回县城过年了,这么多东西吃不完,放坏了可就太浪费了。”

刘庆华也是一脸无奈:“来的人太多了,我推了,推辞不掉。再说推了这家的,要了那家的,怕人家多想,毕竟是一片心意。”

苏妍说:“那,给人家回礼了吗?”

刘庆华更无奈了:“……每人抓了一把瓜子、糖块,说就当回礼了。因为没打算在村里过年,所以除了这几天咱娘俩一日三餐的菜和肉,我也没准备其他的东西。”

苏妍一阵无语。

自从创办妈妈饺子馆后,再加上苏妍名义上的大舅刘玉舟和大舅妈黄凤霞,当年过年时闹的那一场后,苏妍就再没在村里过过年。

妈妈饺子馆成立后,每逢过年,母女两个就带着徐奶奶忙饺子馆年夜饭的事,一直忙到除夕深夜,祖孙三个才闭门谢客,清清静静地在县城过了两个平静的春节。

这次回村,她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的乡亲们,给她家送来这么多的自制吃食,各种各样的吃食都带着大家的一片心意,有的还冒着腾腾的热气,一看就是刚出锅不久的,可以直接拿来当午餐。

想当年还在苏家老院的时候,她和刘庆华生存艰难,从来没有遇到过哪家过年过节给她们送吃食的。

当年大家都穷,她和刘庆华娘俩更穷,对外交际都是以苏家老院的名义。而苏家老院的那些人刻薄寡恩,锱铢必较,在村里的人缘并不好。

加之苏白氏一直把持着整个家的一日三餐,将粮食面粉等物资都锁了起来,只给刘庆华一定的食材量,安排她做一大家子人的饭食。

村里也是个小型社会,也是要通过资源互换来联络感情的。

两手空空的刘庆华拿不出多余的东西在村里交际,自然也没有谁会主动在年节时送吃食给刘庆华。

就是送了,村里人也都知道,最终是到不了母女两个的口里的,要么早早就被鼻子比狗都灵的苏白氏给夺了去,要么就是被两个姑姑给偷吃了去。

所以这么多年来,苏妍还是第一次见到过节时,有人主动来她家送东西的,且还是这么多,堆的客厅都满满当当的。

在村里人的观念里,每逢年节,谁家来的人越多,收到的礼物越多,越证明这家的人在村里地位高,人缘好,有威望。

苏妍看了看这数量和不同的样式,仅仅一个上午的时间,估计半个村子的人都来过了吧?

母女俩正聊着,就听见大门口传来了动静,接着田银花熟悉的大嗓门先响了起来:“庆华,庆华……”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苏妍还没来得及出屋门,田银花的身影便穿过了过堂,提着一篮子热气腾腾的东西走了进来:“庆华啊,妍妍啊,家里今天包了饺子,我给你们下好带过来了!都累了吧,快趁热吃!凉了就不好吃了!”

刘庆华一边迎接着招呼道:“婶子过来啦!”,一边忙不迭地归置桌子上的东西,将方桌收拾出吃饭的地方来。

田银花打量了一圈,笑呵呵地道:“哎哟,这么多东西,得半个村里的人都来过了吧?”

刘庆华一边给田银花打下手,将篮子里的盘子端出来,一边应答道:“可不,今天一上午家里就没断过人。这么多东西,我俩根本吃不完,推又推不掉,驳了谁的面都不好看。你说咋办?”

田银花乐呵呵地道:“还能咋办?收着呗!东西不值钱,都是乡亲们的一片心意,都收下,天冷,东西坏的慢,吃不完慢慢吃。估计下午你还消停不了,人还不少来。”

结果下午果如田银花所料,上午还没来的乡亲们陆陆续续又送了不少东西,不过这次有送菜的,有送零嘴的,还有送肉条的,倒像是给苏妍母女俩备年货似的!

苏妍还好,吃过饭就一头扎进食品厂忙碌。

可就苦了刘庆华,腊月二十三小年这整整一天,一直到晚上六点,家里就没断过人,可算是宾客盈门,每个人都会坐一会聊一会,嗑把瓜子,喝杯热茶,一天的时间就这么飞速过去了,刘庆华感觉这一天过的可真是痛并快乐着,一天说的话比在饺子馆三天接待客人时说的话都多!

但心里却是快乐的,满足的,舒畅的……

一夜无话。

清心的向日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初唐随军日常
初唐随军日常
【无重生、无异能、节奏慢、不架空、偏种田】 作为穿越女的明洛,初来乍到免不了一番雄心壮志。 可惜现实比人强。 她曾仰望的封建明珠,所谓的贞观年间,到头来也不过是吃人的盛世华章。
佚名
我在大唐当闲王李慎李世民
我在大唐当闲王李慎李世民
简介:你想过没有,如果当你穿越到古代,没有系统,没有金手指,你又不是物理化博士,也不是历史学家,你只是后世一个普通人。所有的知识储备仅限于电影电视短视频平台媒体。你会怎么样活着。且看一 <span class="noshow">个穿越到唐初李世民第十子李慎身上的普通人,只靠仅有的知识量和30多年的生活经验如何我在大唐当闲王李慎李世民推荐地址:2w0-182551</span&g
悟途reborn
长生修仙:开局棺材铺炼僵尸
长生修仙:开局棺材铺炼僵尸
关于长生修仙:开局棺材铺炼僵尸:季长青穿越一方修仙大世,凭借一张时光包袱皮不断重返青春、优化资质、弥补自身不足,炼制众多僵尸护道,从而成仙做祖的故事。“这灵药年份有些不够啊……时光包袱皮,给我加速一百年……”“这阴煞僵尸炼化死气怎么这么慢……时光包袱皮,给我加速……”“岁月不饶人啊!一没注意胡子都冒出白茬了……时光包袱皮给我恢复十八岁,其余不变。”说完,一张满是钟表图案的双色包袱布当头盖下,少许
姜应龙
茅山弟子:我靠词条系统混诡异
茅山弟子:我靠词条系统混诡异
关于茅山弟子:我靠词条系统混诡异:进入的境居然是前世看过的电影,大多还是九叔的僵尸类电影。而且其他人居然都没看过身负词条系统。数据化词条可以查探物品信息。其他词条更是稀奇古怪。
年年不是年糕
剑破天命
剑破天命
谁言天命天注定? 我命由我不由天!
青鸾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