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铭开局召唤秦始皇

第15章 明明很强,为何不愿一念成佛(2/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15章 明明很强,为何不愿一念成佛

梵天终于不再束手束脚,在分身被击溃瞬间,幻化回三相神形态。

大家都以为是普通的变身,只有苏铭知道。

猴哥危矣!

梵天本源意识觉醒,神格具现,仿佛整个世界都以他为中心,日月星辰供他驱使。

他是伟大的创造之神,创造了诺大的天竺。

天竺人惊讶的发现,全国供奉着梵天的神庙,一瞬之间破碎,就连神台都崩塌。

很明显梵天抽调了所有神格,汇成了完全体。

原本神话世界未参与作战的神,是无法感知下界波动,但这股神力过于庞大,以至于天竺神界,同为三相神之一的大天湿婆有所动容。

只见他从冥想之地站起来,俯瞰下界。

“东方世界的猴子,竟能将梵天逼出全部神格?”

“看来释迦牟尼的选择没错,东方确实很精彩。”

说着就原地坐化,消散在这荒芜干漠。

浩瀚无比的神源气息扑面而来,尽管是全盛状态的猴哥,也有种窒息感。

能够比肩如来的家伙,终于有那味儿了。

但猴哥依然不逊,提起棒子就是一顿狂轰。

“打遍三界棍无双,再战此界又何妨,来战!”

此刻的大圣爷战意熏天,在他面前没有战不胜的对手,只有倒不下的自己。

看得所有人热血沸腾,尤其是那些日漫迷。

直接疯了!

“要是咱们的动漫有大圣爷,还粉什么海贼啊。”

这时一个恋爱脑发言:“有没有觉得大圣爷好有男友力,怎么办,我突然好想给他生猴子啊。”

“生猴子?好吧,的确是生猴子。”

包括其它国的战斗迷,也被那霸气绝伦的台词吸引。

“打架可以输,但台词必须骚…啊不对,是霸气。”

种花人:“万人血书,墙裂要求将大圣爷的故事挖出来,拍成电影,要是经费不够,我投资一个棒棒糖。”

然而这一次,猴哥的攻击再难打出伤害。

甚至连梵天的身前屏障都破不开。

突然的实力差距,竟犹如天堑那般,任凭你怎么努力,始终无法跨越。

“你的神格太弱了,本身只有二级神格,却妄图战胜创世神,这一错误决定,会让你陷入万劫不复。”

梵天一副说教模样,继续道:“不过我从你身体里看到了一丝佛性,这一点倒是让本神主感到意外。”

在天竺民间,梵天被俗称为四面佛,本身就是佛祖般的存在。

此刻的梵天对猴哥形成了绝对碾压,一只手将猴哥按在地上动弹不得。

“如果你能觉醒那一丝佛性,或许能挣脱本神主的束缚,再战几个回合。”

听到这,全网轰动。

拥有佛性,就意味着大圣爷他早已成佛。

“大圣爷成佛了?!!”

“佛可是天竺佛教中至高无上的存在啊,怪不得召唤师会放弃菩萨选择大圣爷,原来是因为这……”

虽然大家都知道,佛与佛之间也有实力差距。

但好歹是个佛啊。

“我不理解,明明强的离谱,大圣爷为什么要压制佛性,让自己陷入绝境。”

愤怒的鸡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抗战之关山重重
抗战之关山重重
老哲写实风格抗战新书 “我们一定会回来的!”有军官对手下数千名官兵说。 可是自打他们出关以后,侵略者强大,国尚危急,家又何安?战线一路向南,战关山无数,却又丢关山无数,直至苍山之巅洱海之畔! 回望来向,狼烟无尽,关山重重,多少官兵埋骨他乡?一场抗战打了十四年,几人又能返回故乡?
老哲
杨小天杨重
杨小天杨重
何谓无敌? 许多剑神穷其一生,都难以修炼出一种至强剑意,杨小天却修炼出了十五种! 百万年来,没有人能修炼出混元天命,杨小天却修炼出了十五条混元天命! 千万年来,没人能修炼出鸿蒙圣果,杨小天却修炼出了十五枚鸿蒙圣果! 亘古岁月,只有天地主宰才修炼出了永恒神体,杨小天却修炼出了永恒神体,混元天命神体,鸿蒙神体…… (已完本《黄龙真人异界游》、《天尊重生》、《无敌天下》等)
神见
罗修陆梦瑶
罗修陆梦瑶
少年罗修出身卑微,天赋一般,却意外融合生死法则、本源所化至宝,从此身藏诸天生死轮,执掌轮回,开创无上神通,成就一代大帝,傲视古今。
忘情至尊
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
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
三国系统文现代青年稀里糊涂魂穿到东汉末年,成为了西汉丞相、北平侯张苍的后人。从今以后,东汉末年这个时代便多了一个人:姓张,名禟,字匡胤。曹操:棋差一招输给张禟,我不甘心!张禟:你确定只差一招?刘备:为什么有那么多英雄豪杰跟随张禟,我不明白!张禟:你也整个系统,你就明白了。孙权:我要是早出生十年,这一切都会不一样的,我不服气!张禟:让你早出生七十一年。张禟的出现,东汉末年还会分三国吗?
顺心平淡
都市仙尊洛尘张小曼
都市仙尊洛尘张小曼
“一代仙尊”洛尘遭人偷袭,重生回到地球。 地位普通的他,面对女朋友的鄙视,情敌的嘲讽,父母的悲惨生活,豪门大少的威逼挑衅。他发誓,一定要改变命运的不公,站在这个世界的巅峰,告诉所有人,他洛尘,曾经来过。
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