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家族之化灵碗

第13章 制约发展(1/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13章 制约发展

不过只要金叶化液,李玄真就可以自由的行动了,平时的时候金液隐藏在影子里,只有修炼的时候才会出现。

李玄真知道,修炼九幽暗影是个漫长的时间,他也不在意,反正自己的时间很多。

将金液藏在影子里,李玄真走出修炼密室,将灵云鸡喂了一下,把鸡粪埋入静神果树下,又看了看静神果林的灵蚯,满意的点点头。

静神果再有两年就可以成熟了,也不知道家族会派谁来收取。

不知道家主到底怎么了,之前给他传音,到现在还没有回复,希望家主没事吧,不然云雾岛就麻烦了。

虽然有蛟蛇在,但是那家伙只听从李玄天的话,其他人的话根本不听。

李玄真有些无奈,至于家族其他人,最先修炼到练气八层的李玄灵,那也不是自己的对手。

还有练气七层,也不知道有没有突破练气八层的李元龙,同样不是自己的对手。

这么看来,整个李家除了家主就已经最强大了。

“唉,不知道家族人数有没有变多,这都过去一年多了,先不管了,等第一批静神果成熟了,再回去看一看吧。”

静神果是要给家主炼制静神丹的,一枚静神果十块灵石,若是炼制成静神丹,那价值就更高了,一枚灵参丹十五块灵石。

一枚静神果可以炼制十枚丹药,当然了,这说的是十成的成功率,就算家主李玄天也没有这种本事。

可是哪怕只有三成的成功率,那么首次成熟的这批静神果炼制成静神丹,最少都可以收获五万灵石了。

想到这里,李玄真不由心中惊讶,炼丹师果然是个吃香的职业。

不过想要成为炼丹师,就需要很多的成本去提升炼丹术,这对李玄真来说有些难。

毕竟李玄真手中的灵石都是有用的,必须要先突破筑基期再说。

等过两年灵云蛋多起来,赚够了可以筑基的灵石,也许可以试试炼丹,炼器。

灵云鸡已经全部长大了,已经开始产蛋了,相信要不了多久,这十五只灵云鸡就会抱窝,到时候这十五只灵云鸡可以增加十多倍。

按照李玄真的打算,每一只灵云鸡孵化二十个蛋,哪怕只有一半母鸡,那也有一百五十只母鸡。

他们成长起来只需要半年,半年后就可以产蛋了。

加上老母鸡,就有一百六十五只灵云鸡,每只每个月产蛋十五个,一个月就有两千四百多个,一年就有将近三万个。

按照灵云蛋的价值,两个三块灵石,一年可以赚四万五千灵石。

怎么算都比静神果来的划算,只需要一两年,李玄真就可以赚够筑基的修炼资源了。

想到这里,李玄真心情大好。

不过他没有想过灵云鸡会不会出现哑蛋,会不会出现大批量的灵云蛋进入市场后,灵云蛋的价格会大幅度的减少。

这些因素李玄真都没有想到过,毕竟在他想来,修仙界嘛,只要是修炼资源,价格应该不会下降的吧。

毕竟若是出售给某个商会,完全可以让商会带到其他国家去卖。

这不免会让人家压价,但是数量足够多,便让人压不了多少。

李玄真也不会傻到全部卖给一家,岂不是说自己身上有不少资源,赶紧来抢。

云阳国这么多的坊市,到时候多跑几个就是。

等到出售灵云蛋的时候,他应该已经突破到练气十层了,那个时候可以御剑飞行,只要每个坊市出售的灵云蛋不多,应该不会有事。

啸天灵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你出轨寡嫂?我转身改嫁权臣
你出轨寡嫂?我转身改嫁权臣
沈知秋成亲之后才发现,自己跳进了火坑。当初跟自己的青梅竹马的未婚夫婿跟白莲花寡嫂暧昧不清。大伯哥留下的唯一血脉,其实是自己夫君的亲儿子。还有口蜜腹剑的婆婆,好色昏聩的公公。一团乱麻之中,原本战死沙场的
小耳朵长
说我没规矩?我给家人立古人家规!
说我没规矩?我给家人立古人家规!
我是出身百年世家的嫡长女,琴棋书画,端方贤淑,心机手段,样样精通。谁知第二天睡醒,一睁眼,发现我穿成了遗失在外多年的真千金。可家里的下人都敢对我轻怠,假妹妹自诩高贵,号称名校毕业,才学过人,可琴棋书画
佚名
重生后,我在末世过的风生水起
重生后,我在末世过的风生水起
上辈子,她被豪门父母找回,满心期待着能在这个家获得温暖,享受父母的疼爱。可现实却给了她狠狠一击,父母的偏爱都给了假千金。她本打算大学毕业后就离开这个让她心寒的H市,却没想到末世突然降临。在末世的艰难求
佚名
军婚三年未见,离婚他急红眼
军婚三年未见,离婚他急红眼
军官老公三年不归?她,现代女青年,穿成了年代文的炮灰军嫂。孤独终老?那不能够!她果断的去首都找结婚三年的男人!某日,婚没离成的她拿着军官老公给的钱去百货商场大买特买一番,跟着他来到家属院,大家都惊呆了
佚名
把我当赌约?姐让你跪地求饶
把我当赌约?姐让你跪地求饶
她怀揣着对他的暗恋,在青春的岁月里默默走过了八个春秋。这八年,她的目光总是追随着他,却只能在无人的角落,看着他与不同的人暧昧,看着他身边的女伴频繁更迭,酸涩与落寞填满心间,可她依旧心存期待。有一天,他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