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9章 拉人入伙
办公室门关上。
还没走出多远,隐约中李念听到了一些争吵声传来,他脚下顿了顿有些好奇,想凑个热闹。
还是被李玲拉了一下这才作罢。
“老姐可以啊!这都成香饽饽了”,看老姐松了口气的样子,李念打趣道。
这让李玲没好气的踢了李念一下:“还不快走,再不回去就完了,嫂子什么时候怀上的?”。
“我也不知道,还是今天回去才听妈讲的,对了!老妈还让我买只烤鸭,全家一起庆祝一下,我们去全聚德还是便宜坊啊?”
听到烤鸭,李玲也是露出了惊喜的表情。
在这个物资紧张的年代,吃一会肉都算是奢侈,就更不用说烤鸭了,能吃上一口都能让人高兴半天。
“去便宜坊吧!全聚德太远了”,看了看快黑下来的天李玲道。
就算这样等两人到家,也已经到了晚上8点多,这一次没在门口碰到三大爷,这让李念也松了口气,省得在扯些没用的东西。
“小玲、小念回来了?”,听到了动静,东厢房的门打开,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子走了出来。
“嫂子”,李念、李玲两人看到人叫了声。
在女人身后,还跟着一个小尾巴,看到李念二人就跑了过来,李玲刚蹲下身想要抱起妹妹,哪成想李萱一个转弯就避开了,直接抱住了李念的大腿。
这逗的一旁的壮汉哈哈直笑。
“李颖”,李玲气的不行,瞪了发笑的哥嫂一眼,又没好气的瞪向了抱着李念腿,躲在后面的李萱。
“哥”,小颖还想要求助,但看李念不理,小丫头也聪明,张开手小短腿就跑向了李玲,一边跑一边还说着:“姐姐抱”。
这一下把众人都逗的不行,李玲也顺势抱起了李颖,一边逗着小丫头,一边走进了屋。
屋内餐桌上已经摆好了菜,一个鱼,两个肉菜,还有炒鸡蛋、炒土豆丝、和一个炒茄子,再加上一只烤鸭,相当的丰富。
馋嘴的李丽、李婷早就忍不住,时不时趁人不注意,偷偷吃上一嘴。
李父看众人进屋,收起手中的报纸,从橱柜里拿出了一瓶看起来有些年头的酒。
看到这酒,李念的大哥眼一下子瞪大了,不由吧唧了吧唧嘴:“爸,你终于舍得喝了”,说着就想上前抢过来。
“滚犊子”,看儿子的样子,李爸一脚踢了过去。
李父也是大块头,一米八几的身高,膀大腰圆,一脚就把没防备的李卫国踹倒在了地上,还狠狠的瞪了他一眼。
李卫国拍拍屁股,跟没事一样,嘴上还说着“爸、爸,我来给你倒酒”,一副狗腿子的样子。
这让李念看的啧啧,刚才那一脚听着声音他就知道不轻,这要放在他身上他可受不了。
不过说来他们一家也只有大哥随了父亲,长的高大魁梧,其他包括李念,长的虽不算柔弱,但比起父亲和大哥一米八几的块头,少说也差了个十厘米,长的也比较清秀,不是那么粗犷
李念只能说老妈的基因强大。
也好在是这样,这要是老姐和三个妹妹都随老爹,李念想了想那画面,不由打了寒战,画面“太美”他不敢想。
这一次李念也喝了一杯酒,平时他在家可喝不上,但现在不同,按照李父的话:“毕业分配了工作,就算是大人了,一些事也能自己做主了。”
一边吃李妈一边说着一些怀孕要注意的事项。
李父插不上嘴,就在旁教李念一些同事之间相处的道理,为人处事的方式。
李妈、大哥、大嫂,有时也说上一两句。
这有些让李念诧异,他是真的没想到,这些话是老爸说出来,这就算放在后世,很多家长都不一定能讲的明白、讲的清楚。
一顿饭一家人吃了一个多小时,这才吃完。
天色太晚,早就没了公交车,李念索性也懒得回去,吃完饭就回了原来自己屋子,躺在了床上。
这年代没什么娱乐,加上饭菜没什么油水,人们到了晚上早早就上床睡觉了,早睡早起,也不存在失眠一说。
不过李念却是睡不着,这几天发生的事情太多了,太过于奇幻,过了最开始的迷茫,难免会想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想到《赤脚医生手册》这本书,李念打算先和老姐说一声,让老姐也参与一下。
还有西医方面的一些内容,他虽然后世学过,但现在这个身份却接触的很少,根本经不起查,要知道现在可不像是后世,一丁点不对劲的地方就容易会被举报,最好有一个背锅的。
李念感觉今天见的古老师就是个不错的人选。
想到这些,李念起身从旁边桌子上拿出一张纸,提笔写起了大纲。
从常见症状的诊断与处理,到小儿常见病、急症处理,列如:高热、腹痛、昏迷、小儿惊厥、休克、晕厥等等!
李念列出了十多个大章节,几十个小章。
至于具体的内容,李念并没有写,有现成的直接抄就行,不必在费脑子。
写好后李念就拿着找到了老姐,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
“能成吗?”李玲看着自己这个一向不靠谱的弟弟,有些迟疑。
“试试看呗!我们写出来先让赵老师看看,能成最好”。
听弟弟这么说,李玲也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那我明天去问问,不过师公那边原来一直在外支援,我也没怎么接触过,不知道能不成,最好先做出点成绩。”。
李念想想也是,空口白牙没有说服力:“那我们先写出几大章,再去找古老师。”
看李玲同意,李念就从纸上选了一些简单的交给了老姐,并商量好了,下星期休息的时候,在把想法给两位老师说说。
重新回到屋内,李念就开始思考要先写的内容,这些内容本身并不太难,关键是一些后事才出现的办法,要不要提前写出来。
像是心肺复苏,1966年第一份心肺复苏指南才被提出,直到70、80年代才得到了大范围推广,在这个时间段根本还没有。
李念记得曾看过一篇文章,心肺复苏最早应该是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提到的,书中是这样写的:“救自缢死,徐徐抱解,不得截绳,上下安被卧之,一人以脚踏其两肩,手少挽其发,常弦弦勿纵之。
一人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一人摩持臂胫,屈伸之。若已僵,但渐渐强屈之,并按其腹,如此一炊顷气从口出,呼吸眼开。”
这大概的意思就是“做心肺复苏时,要找一个安全又平整的地方,然后开放气道,按压心动处并按其腹,时间不能短于30分钟”,可以说这个记载就是心肺复苏的雏形。
这拿出去应该也不算突兀。
观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