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武神

第662章 剑斩魔龙头(2/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662章 剑斩魔龙头

只见龙凤宗弟子那里,没有多出任何一人,甚至那些龙凤宗弟子连动都未动。

只有最前方的龙尘,手里握着一柄从剑鞘里拔出了一大半的黑色长剑。

“我的天,刚刚那一剑,竟然是那名只有武皇二重修为的少年所发!”

这一刻,所有人都彻底震惊了!

武皇二重境,竟然一剑斩掉了拥有妖皇九重的魔龙头颅。

这简直太恐怖了吧!

“这……怎么可能?!”

这一刻,就连古魔宗阴鸷老者与金刚宗的光头髯须大汉,都是一震。

显然没有料到这一幕!

“是那柄剑!那柄剑是至尊器!”

很快,两人便注意到了龙尘手中的魔尊剑。

这个发现让两人再次一惊,要知道,至尊器,无比珍贵,莫说他们这样的半步武尊强者没有,就连一些真正的武尊强者都没有。

可是现在,来自龙凤宗的一个少年,竟然拥有一件威力恐怖的至尊器。

这个少年,到底是什么人?

想到这里,古魔宗的阴鸷老者与金刚宗光头髯须大汉,几乎是异口同声的厉喝道:“臭小子,你竟然拥有一件至尊器,你到底是什么人,在龙凤宗是什么身份?!”

“至尊器吗?怪不得!”

闻听此言,很多人皆是一惊,恍然大悟,怪不得,龙尘能一剑斩杀妖皇九重的魔龙,原来手中握的乃是一件恐怖无比的至尊器。

不过,下一刻,很多人的目光又变得无比贪婪与火热。

这可是至尊器啊,就连面前的九龙秘境之中,都不见得有至尊器,没想到眼前,却有一件。

不过在想到,龙尘乃是龙凤宗之人,很多势力武者与散修又不得不压制下心中的贪婪与火热。

无视众人的目光与热议,龙尘舞了舞手中魔尊剑,剑光纵横间,他开口:“我名龙尘,如今乃是龙凤宗第九峰峰主!”

“龙尘?没听说过啊,不过龙凤宗第九峰不是早已被除名了吗,怎么如今又有了峰主,而且还是这么年轻的峰主?”

龙尘话语一出,很多人都是一脸的疑惑与不解。

毕竟,龙尘进入龙凤宗不足三个月,再加上有关龙尘的消息,被龙凤宗刻意封锁在宗内,所以,外界并没有多少有关龙尘的消息。

不过,就在很多人疑惑之时,那古魔宗阴鸷老者与金刚宗光头髯须大汉脸色却微微一变。

两人同时问道:“龙尘?你莫不是,几个月前获得九宗万域大比第一的龙尘?”

“正是我!”龙尘没有反驳。

“你不是被天道宗的李道陵带走,成为天道宗传人了吗,什么时候进入了龙凤宗,还成了龙凤宗第九峰峰主?”

古魔宗阴鸷老者与金刚宗光头髯须大汉两人,脸色沉沉问道。

对于龙尘,他们可是听各自宗门的尊者专门提到的。

宗门尊者只有不多的几句话,绝世天才,但已交恶,绝不可留!

专门吩咐各自宗门高层,只要见到龙尘,一定要找机会杀掉,以免龙尘将来成为宗门的大敌。

可是,自从李道陵在万域大比之上带走龙尘之后,龙尘就销声匿迹了。

谁知道,龙尘竟然跑去了龙凤宗做了第九峰峰主!

逍遥自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浊酒一湖
家父吕奉先
家父吕奉先
吕逸穿越了,乱入东汉末年。开局中平元年的并州。这一年灵帝还健在,始终坚持祸乱朝政。这一年,黄巾之乱刚起,大贤良师张角病死。这一年,刘老板刚开始找合伙人,桃园结义如火如荼。何进还没进京,董卓还在西北开荒,丁原还没当上并州刺史,貂蝉还不满十岁...所以哪怕他是吕布的儿子,也还来得及。首先第一步,我不能死!
一世浮生若梦
与惜行
与惜行
关于与惜行:“什么?我不是来躺平的,而是让我来救世的?妈呀,我才出生一天呀。”莫慌,莫慌,白虎来帮你,孤狼也来帮你。小青青又是谁?哦,原来是我的小青龙呀。咦,怎么还有一只千年老龟啊,给我当坐骑挺不错的呀。”这些都是我的朋友呀,太好了,我能听懂兽语,哦耶,又解锁一项新的技能,开森。别人的空间物资充盈,我的空间竟然只是一片绿草地,看我如何化腐朽为神奇。家里太穷了屋子都漏风了,爷奶爹娘都饿的皮包骨头了
清风思明月
拒不认亲:重生80带全家逆袭豪门
拒不认亲:重生80带全家逆袭豪门
轻松幽默+热血沸腾+单一女主+种田日常+起伏跌宕。重生1980年农村的刘卫东,面对前来认亲的冷血家人,只有一个字,滚。后妈让养母跪地擦鞋,一巴掌扇飞!前世只因一时贪心回去京城家族,却无意中害得农村的养父母全家五口葬送火海,甚至留守农村的女儿被摔死、妻子被逼跳河。今生重来,刘卫东不做豪门之子,只想做养父母的幺儿,做妻子的丈夫,做女儿的父亲!那些没人性的畜牲,请睁开你们的狗眼,看老子重生之后,如何打
断章
关家儿女
关家儿女
本书为本人长篇历史小说《关家大院》的续集,讲述了从1939年到21世纪一百多年间,关家几代儿女们在时代背景下的悲欢离合。 如果您是《关家大院》的老书粉,请从第一章开始阅读,如果您从未看过《关家大院》,推荐您先读读这本书,然后再来看这本《关家儿女》,那样故事更具连贯性。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