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赠礼万倍返还,我怎么成大帝了?
- “赠送凝气丹,获得万倍反馈,奖励仙品紫阳聚灵丹!”“赠送普通功法,获得万倍反馈,奖励诛仙剑阵!”“赠送低阶法器,获得万倍反馈,奖励极道帝兵!”穿越后的李凡获得了系统,只需要给漂亮的女修赠礼就可以获得大
- 我不是四夕

- 戚家军演义
- 天降戚继光,十六岁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倭寇袭扰大明东南沿海城镇,抢掠财物、屠戮军民。戚继光组建戚家军、发明鸳鸯阵、改良军刀、火器。在上百次的抗倭战斗中,创造出极其悬殊的战损比,甚至多次零伤亡歼灭大批倭
- 千重草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五编
[11] 此处纯系夸张之词。双方兵力皆比此处所述数字小得多。按《元史》缅国传:“至元十四年(1277年)三月,缅人以阿禾内附,怨之,攻其地,欲立寨腾越、永昌之间。时大理路蒙古千户忽都、大理路总管信苴日,总把千户脱罗脱孩奉命伐永昌之西腾越、蒲骠、阿昌、金齿未降部族,驻箚南甸。阿禾告急,忽都等昼夜行,与缅军遇一河边,其众约四五万,象八百,马万匹。忽都等军仅七百人。……十月,云南省云南诸路宣慰使都元帅纳速剌丁率蒙古、爨、僰、摩些军三千八百四十余人征缅……以天热还师。”《元史》世祖本纪:“至元十七年(1280年)二月诏纳速剌丁将精兵万人征缅国。……五月诏云南行省发四川军万人,命药剌海领之,与前所遣将同征缅国。”
[12] ngahsaungkhyan旧译牙嵩延或牙嵩羌。
[13] 鄂仓千之战可详参见《马可·波罗游记》。
[14] 按《元史》缅国传:“至元二十年(1283年)十一月,官军伐缅,克之。先是,诏宗王相吾答儿、右丞太卜、参知政事也罕的斤将兵征缅。是年九月,大军发中庆。十月,至南甸,太卜由罗必甸进军。十一月,相吾答儿命也罕的斤取道于阿昔江,达镇西阿禾江,造舟二百,下流至江头城,断缅人水路;自将一军从骠甸径抵其国,与太卜军会。令诸将分地攻取,破其江头城,击杀万余人。……二十二年(1285年)十一月缅王遣其盐井大官阿必立相至太公城,欲来纳款。……阿必立相乞言于朝廷,降旨许其悔过,然后差大官赴阙。朝廷寻遣镇西平缅宣抚司达鲁花赤兼招讨使怯烈使其国。”另,缅甸的《信第达巴茂克碑文》也叙述到这段历史。请参见《中外关系史译丛》第一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中所载李谋译的译文。
[15] 意即:惧中国人逃跑之王。
[16] 佛教名词。八法又称之为八风,即:利、衰、誉、毁、赞、讥、乐、苦。
[17] 按《元史》缅国传:“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十月,以招讨使张万为征缅副都元帅,也先铁木儿征缅招讨司达鲁花赤,千户张成征缅招讨使,并虎符。敕造战船,将兵六千人征缅。俾秃满带为都元帅总之。云南王以行省右丞爱鲁奉旨征收金齿、察罕迭吉连地,拨军一千人。是月,发中庆府,继至永昌府,与征缅省官会,经阿昔甸,差军五百人护送招缅使怯烈至太公城。二十四年(1287年)正月,至忙乃甸。缅王为其庶子不速速古里所执(此处即指缅王之子底哈都————译者),囚于昔里怯答剌(即室利差呾罗、卑谬————译者)之地,又害其嫡子三人。”
[18] 此处所述明显有误,但无从查证,只好照录。因按前文所述该王于缅历617年登基,按在位35年计,则应死于缅历652年,而后文(154)节述:其子觉苏瓦在其死后于缅历648年被立为王。
(153)卑谬侯底哈都
那腊底哈勃德王死后,卑谬侯底哈都命文武大臣将官士卒等向他效忠,率水陆大军直取其兄乌兹那食邑勃生城。乌兹那因身体欠佳未随父王同行。后闻父王为卑谬侯底哈都所害,悲痛欲绝,水米不进,病情更加严重。此时,底哈都攻至城下,乌兹那毫无戒备,底哈都攻入勃生。底哈都径入王兄乌兹那府中,见兄已奄奄一息,乱刀砍下,乌兹那遂死于卧榻之上。底哈都又将乌兹那之亲信奴仆捕杀。
鄂勃孟获此消息后,遂构筑白古壕堑,割据一方。达拉侯觉苏瓦也储备粮食坚守。卑谬侯底哈都攻至达拉,觉苏瓦早有准备,屡攻不克。底哈都遂召集文武大臣商议。卑谬侯说:“我军屡次攻城,均未得手。不如暂弃达拉不管,先取白古侯鄂勃孟。攻下白古,何愁达拉不克?”于是挥师白古。白古侯鄂勃孟与妻子儿女齐聚城头破口大骂。底哈都勃然大怒,将所佩弓箭取出,引弓将箭向鄂勃孟射去。不料用力过猛,箭反射向自身,一命呜呼。文武大臣将底哈都火化埋葬,建一塔。向该塔拜祭后,众人齐呼:“大王留下吧!”故此,该塔至今仍名为“奈意” 注 塔。
[1] 意即:留下来。
(154)达拉侯觉苏瓦
底哈都死后,绍王后与大臣们意见一致,共推达拉侯觉苏瓦为王,时年缅历648年(公元1286年) 注 。王号:底里德里巴瓦那底达拉巴瓦拉班底达达马亚扎 注 。王即位后,不理朝政,致使阿奴律陀王开创的至那腊底哈勃德————德由别敏共11世王建立之国家州县城镇纷纷割据。各地诸侯反叛,诸如:若开、旦迎瓦底等西部一带的密察吉利、德摩永、班德瓦等不再朝纳贡物,自立为王;孟三邦 注 的白古侯鄂勃孟以达拉帕耶为号,统周围32镇,分庭抗礼;食邑莫塔马等32镇的瓦里鲁也不再入贡,另立旗号;诸如:阿瑜陀耶、德林达依、道格岱、彭世洛、勒宫、底马、阿觉、孟珊、万象、勒外、密那米等城也不再进贡,纷纷起来谋叛;云国即清迈侯也纠集周围57镇闹分裂;贡国即景栋侯汇合周围20镇闹独立;卢国即景永侯与周围12镇另树一帜;萨尔温江以东的孟卯、西昆、霍达、拉达、摩纳、山达、孟温、景马、孟米等镇也纷纷独立。至此,觉苏瓦王统治地仅剩萨尔温江以西的苏龙掸九国、孟三邦的勃生等32镇及缅甸本部了。
觉苏瓦王立苏梭为后。苏梭之母是加苏瓦王之后号亚扎黛维、信普瓦乌之女苏钦突,苏梭之父是良吴毕之曾孙亚扎丁坚。苏梭有姐名苏珊。《缅甸大史》中载:觉苏瓦王即位三年立普瓦绍欣为后。普瓦绍欣之母是德由别敏之妃苏南,普瓦绍欣是勃生侯乌兹那之妹。勃生侯乌兹那之妃苏珊即苏梭之姐。父王在世时,兄弟姐妹和睦相处。苏梭后生子女5人:长子苏涅、次子德叶侯明欣绍、长女苏明亚嫁缅桂七佛施主乌兹那为后、次女苏瑙嫁丁克亚苏云为妃、小女梅麦道被立为五象主北宫王后。父王之妃信瑞之女明绍乌也被接入宫内,处于王后之下,嫔妃之上。觉苏瓦王仪表端庄,心地善良,戒、定、慧完满。爱僧俗如亲生骨肉。为使四分五裂的祖宗基业复得统一,曾多次派遣象马大军出征,均未成功。
本那加城土司有二子。土司死后,长子继任,与弟登克博不和,欲捕杀之。登克博率左右扈从逃出本那加城,来到缅甸境内的敏塞,与该地富绅之女结婚生下三子一女,长子阿丁克亚 注 ,次子亚扎丁坚 注 ,三子底哈都 注 。
一日,登克博肩扛锄头去田野时,忽然一声霹雷击中锄头。登克博认为此乃吉兆,吾儿孙将在此发迹。于是,便将三子献给那腊底哈勃德王。王见三兄弟相貌不俗,非常怜爱,便留在身边侍奉左右。兄弟三人每次均能出色完成王交办事务,深得王之欢心。王赐给他们许多物品与村庄。那腊底哈勃德死后,王子觉苏瓦即位,兄弟三人仍在国王身边服役,且屡次完成王之所托。觉苏瓦王大悦,授长兄阿丁克亚领敏塞,授二弟亚扎丁坚领麦克亚,授三弟底哈都领宾垒。如此,过了很久一段时日,三兄弟时运已到,各人皆拥有大批兵勇象马。
一些史籍中记为:长兄亚扎丁坚领敏塞,二弟阿丁克亚领麦克亚,三弟底哈都领宾垒。但在《阿丁克亚碑文》上有以下两段记载:“敏塞王阿丁克亚在敏塞建立佛寺,于缅历665年角宿年10月2日(公元1303年12月10日)金曜日为佛寺捐赠土地。”“缅历654年12月12日(公元1293年2月17日)木曜日,阿丁克亚王是称之为阿梨摩陀那补罗的蒲甘国国王的化身,是位盖世无双的将军,战败过中国军队,是三兄弟中的长兄。”缅历995年(公元1633年)达龙王在位期间摩诃亚达那嘎拉法师及某些僧众所献的《亚扎敏加拉文书》和《佛教史》中也有关于长兄阿丁克亚、二弟亚扎丁坚、三弟底哈都的记载。根据碑铭与史籍,可知长兄阿丁克亚在敏塞镇、二弟亚扎丁坚在麦克亚镇、三弟底哈都在宾垒镇等三镇同时称王。故可以肯定阿丁克亚是敏塞王为长兄。
觉苏瓦王即位后,时日一久,便不将绍王后放在心上。遇事也不与她商量。绍王后对此极为痛心,一日召见登克博之子阿丁克亚、亚扎丁坚与底哈都说:“吾将设法保举尔等兄弟三人,但你们三人得势以后切勿忘恩负义,吾要尔等起誓效忠于吾。”兄弟三人向绍王后宣誓表示与她同心同德。誓毕,绍王后说:“尔等兄弟三人可在敏塞地区广建佛塔、佛窟、寺庙,安排停当后速报我知。”兄弟三人在敏塞一带广建佛塔、佛窟、寺庙,建造完毕,即向绍王后奏明。
绍王后对国王说:“先祖阿奴律陀曾在垒敦建11村,可与白古媲美,何不前往巡视一番,并可同时朝拜别克悦、达良一带佛塔。”国王深信不疑,遂率四军前往。
王抵垒敦,登达良山佛塔,从该山山巅远眺,见敏塞地区登克博之子三兄弟所建寺庙问道:“那边闪闪发光的是何物?”绍王后早与文臣武将们串通一气,奏道:“大王,登克博之子兄弟三人在吾王福荫之下为陛下广泛布施,大王何不驾临亲自洒水祝福称善。”王不加询问,深信不疑,抵达敏塞后,兄弟三人立即将王抓获强行令其换上袈裟,削发为僧,置庙中监护起来。兄弟三人遂掌握大批象马,自立为王。觉苏瓦王28岁登基,在位12年,40岁。缅历660年(公元1298年)被黜。故后人称他为“被黜觉苏瓦”。王将被黜时,发生大地震,出现地裂;佛塔浮屠显灵;木星靠近月亮;土岗田埂冒烟。王生辰为月曜日。
[1] 按《元史》缅国传“大德元年二月(1297年),以缅王的立普哇拿阿迪提牙(即:觉苏瓦王之号德里巴瓦那底达拉————译者)尝遣子信合八的奉表入朝,请岁输银二千五百两、帛千匹、驯象二十、粮万石。诏封的立普哇拿阿迪提牙为缅王,赐银印,子信合八的为缅国世子,赐以虎符。三年三月,缅复遣其世子奉表入谢,自陈部民为金齿杀掠,率皆贫乏,以致上供金币不能如期输纳。帝悯之,止命间岁贡象,仍赐衣遣还。四年四月,遣使进白象。”《元史》成宗本纪、《新元史》等皆有相同记载,仅详略不同。
[2] 巴利文之音译,意为:吉祥三界光辉高贵智慧弘法之王。
[3] 孟三邦:缅甸史书上常称孟族地区为得楞三邦,即:勃生、汉沙瓦底与莫塔马三地,三者各有32镇,共96镇。
[4] athinkhaya旧译阿散哥也。
[5] razathinkyan旧译阿剌者僧加蓝。
[6] thihathu旧译僧哥速。
(155)苏涅王 注 与苏蒙涅王
三兄弟举事成功,绍王后返回蒲甘,在德马梯一带修建佛塔寺庙。觉苏瓦王有二子,长子苏涅为王储,次子明欣绍受封德叶侯。觉苏瓦被黜当年,苏涅王子即位,号底里德里巴瓦那底达拉巴瓦拉达马亚扎 注 。
《缅甸大史》载:三兄弟封苏涅为蒲甘侯,蒲甘归底哈都管辖。故缅历662年(公元1300年)觉苏瓦被黜。实际上662年是三兄弟谋害觉苏瓦王之年。660年才是觉苏瓦王被黜之年。当年王子苏涅即位。另,《普瓦绍寺碑文》载:统治阿梨摩陀那补罗威德无量的以各国白象之主闻名之王拥有数以千计的美女,绍王后是其中之首。绍王后出于虔诚的信念在达马梯一带建造佛寺三藏经楼,于佛历1843年、缅历661年星宿年11月3日(公元1300年1月24日)金曜日举行布施礼。听道时,封号为底里德里巴瓦那底达拉巴瓦拉达马亚扎的未来佛陀王孙苏涅亲临聆听。据此可知三兄弟与苏涅同时为王。
碑文中所述绍王后指苏涅祖父白象之主那腊底哈勃德王之王后普瓦绍,未来佛陀王孙即指苏涅王。据上述碑文所载,普瓦绍王后即那腊底哈勃德王与觉苏瓦王在位时称为绍王后,而苏涅王在位时称为普瓦绍者。
苏涅王即位,当年即往见中国乌底勃瓦。登克博之女、三兄弟之妹与德由别敏之子、卑谬侯底哈都生有一女,名信妙拉。明欣绍与信妙拉成婚,因明欣绍是德叶侯,故信妙拉住在德叶镇。《新史》中则将信妙拉写成梅麦欣。在《王妹埃钦》诗中不写梅麦欣而写信妙拉。故本书也写作信妙拉。
三兄弟将觉苏瓦王废黜后,在敏塞自立为王。三弟宾垒王底哈都将觉苏瓦王之妃明绍乌封为王后赐名普瓦绍。当时她已怀孕三个月。敏塞将立国出现谶语:“粗野之辈,依山为王”,民间流传甚广。应苏涅王之邀,中国乌底勃瓦表示:“愿扶王室正宗为王”。于缅历662年(公元1300年)派丹盛登辛、约达登辛、毛达登辛、毛亚贝登辛四将率军90万进军缅甸。 注 当时人们都说:中国将士人数众多,即使每人扔一块马粪、每人撒一把黄土,也可将敏塞城毁掉。兄弟三人听到这话,请来精通三藏吠陀的长老商议。长老说:“僧乃出家之人,不应管国家之事,请王与炯人商议吧!”三兄弟为了请炯人前来商量,于是就请炯人跳盾牌舞。炯人们来了跳盾牌舞,炯人边跳边唱道:“哎哩哟!没有什么可犹豫考虑的事,就无需议论了。”
三兄弟听了歌词,遂将觉苏瓦杀死。将王的首级给中国军队看,说:“王族已绝!”中国将军们说:“王族既绝,吾等也该班师回国了。送给我们一些礼物吧!”三兄弟道:“礼物是要送的。请帮我们挖条渠吧!”中国将军们说:“请指明挖渠地段。”相传在指明地段之后,中国军队为了显示力量,日落西山才开挖,黎明前一条长700达、宽2达、深2达的渠道已挖好。据说在挖渠时被铁铲铲伤碰断的手指、脚趾集中起来足有10大筐之多。三兄弟准备了许多礼物送给中国将士。中国人接受了礼物就回国去了。 注
关于中国军队抵敏塞的时间和人数,据《缅甸大史》载:缅历664年(公元1302年)四员大将率骑兵60万、步卒200万入缅,缅历665年(公元1303年)才返回。据实皆《苏翁玛碑文》载:佛历1844年缅历662年(公元1300年)抵达丹巴提巴国的大汗王 注 之90万军队被缅军击败。《王妹苏乌寺碑文》载:统治整个缅甸和掸邦白象之主的王孙底哈都凭借武力击败了大汗王90万军队。上述碑文所载与《缅甸大史》所述中国军队于缅历664年来敏塞,665年返回中国之说显然不符。中国军队进入缅甸与碑文镌刻时仅相隔60余年,当时见过中国军队进入缅甸者刻碑文时还会有不少人健在。故缅历662年中国军队90万进入缅甸当年即撤离之说应该认为是正确的。
中国军队即将进入敏塞之前,垒敦一带佛塔浮屠显灵,强烈地震。中国军队撤走后,掸邦东部一带的孟乃、良瑞、翁榜、孟密,北部一带的孟拱、孟养、格礼、孟良、孟人的勃生等32镇均纷纷与王分庭抗礼。
三兄弟的来历是:佛陀在世时云游至丁勃温山,见三只野牛以角牴土向佛陀礼拜,佛陀微笑。从弟阿难陀问佛陀为何微笑?佛陀授记道:“阿难陀,吾涅槃后,佛历1800余年时,三野牛将成为三兄弟在此地为王,以弘扬吾之佛教。”因三兄弟系佛陀授记之王,故神通广大威力无穷。
缅历662年中国军队撤离缅甸,觉苏瓦之子苏涅即位 注 ,三兄弟并未干预。苏涅王托父王之福,在位期间得以平安无事。苏涅王16岁即位,在位27年,终年43岁。王生辰为土曜日。
缅历689年(公元1327年) 注 ,七座寺庙施主乌兹那 注 在位期间,封苏涅之子苏蒙涅为蒲甘王。苏蒙涅15岁即位,在位43年,终年52岁,缅历730年(公元1368年)驾崩。王生辰为月曜日。
至此,蒲甘王朝从萨牟陀梨王起,至苏蒙涅王止,君王世系凡55代王。蒲甘王朝亡。
[1] sawnit旧译邹聂。
[2] 巴利文之音译。意为:吉祥三界光辉高贵弘法之王。
[3] 当时征缅诸将为:平章政事薛超兀而、忙完秃鲁迷失、左丞刘德禄、参知政事高庆等人。此处所写“登辛”或即“政事”之音译,“丹盛登辛”或即指参知政事高庆。率军为12000人。也并非90万。————译者。参见《元史》缅国传:“大德五年(1301年)五月,的利普哇拿阿迪提亚(觉苏瓦王)为其弟阿散哥也等(并非其弟乃其臣子阿丁克亚等)所杀,其子窟麻剌哥撒八(苏涅)逃诣京师。令忙完秃鲁迷失率师往问其罪。蛮贼与八百媳妇国通,其势张甚。忙完秃鲁迷失请益兵,又命薛超兀而等将兵万二千人征之,仍令诸王阔阔节制其军。六月诏立窟麻剌哥撒八为王,赐以银印。秋七月,缅贼阿散哥也弟者苏(底哈都)等九十一人各奉方物入朝,命余人置中庆,遣者苏等人来上都。八月,缅国阿散吉牙等昆弟赴阙,自言杀主之罪,罢征缅兵。”
[4] 《元史》缅国传:“大德五年(1301年)九月云南参知政事高庆、宣抚使察罕不花伏诛。初,庆等从薛超兀而围缅两月,城中薪食俱尽,将出降,庆等受其重赂,以炎暑瘴疫为辞,辄引兵还,故诛之。”据缅史所载可补我史书记载之补足。可知高庆等不愿与缅作战,且基于两国人民友好情谊,帮助缅甸开挖水渠。缅方为感谢中国军队支援,备了许多礼物相赠。高庆等并非受贿罢战。看来高庆等被诛事,实乃一宗大冤案。
[5] 指我国元朝皇帝成宗。
[6] 此处所述有误。与本节开头所述即位年代相差2年。应如前述为缅历660年(公元1298年)。
[7] 此处所述有误。按前后文所述年代计,应为缅历687年(公元1325年)。
[8] 此处之乌兹那系下文彬牙王朝之乌兹那王,见(158)节。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