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乘羽姜语嫣

第1024章 我有两计(2/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1024章 我有两计

临安的盛气凌人,杨君莫的操控舆论,双管齐下显然让这位龙家家主有些失去分寸了。

“家主息怒。有关此事,老奴有两计。”

龙战脸色微微好转,看向老管事问道:“孔叔你说。”

“第一计为,将计就计,驱虎吞狼。”

“何解?”

“杨家小子能够造势,让我龙家在舆论上立于下风,我龙家也一样可以散布一些消息出去,比如说,那个苏姓小子在昆吾界获得了一柄仙器。”

“哦?”

管事所言让龙战眼前一亮:“孔管事你继续。”

“那个苏乘羽获得仙器一事知晓的人并不算少,我们不需要做发起者,只需要暗中稍加推波助澜,便足以让其成为众矢之的。在此期间,家主还可以动用龙家眼线,找到那个小子身在何处,无偿放出去后,我相信麻烦自然而然便会找上门去。”

龙战听闻暗自点头,如今苏乘羽已经答应了两个月后来京城,给龙家一个交代,加上其背后有风解语,龙家的确不方便直接动手,这个提案的确十分不错。

“这个过程里,我们龙家说不定也能浑水摸鱼。”

管事愣了一下,察觉有些不妥,欲言又止。

“没事的,这件事情我心里有数,不会显露马脚波及到我龙家。你无需多虑,且说下一计。”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根据冯鑫树所言,此子虽只是金丹,但已经有了与元婴对敌的资本,加上手中仙器。背后有风解语为其撑腰,两个月后若是他真的来到京城,龙家未必能拿他有什么办法。”

“所以呢?”

龙战皱眉,这点也是他一直担心的事情。

“还请家主出面,让龙玄少爷回家一趟。”

“应付一个区区野修,需要让玄儿出手?”

龙战有些意外,没想到孔管事竟然会想要龙玄来对付苏乘羽。

这位跟随龙家多年的老管事神情没有丝毫放松,严肃道:“此子虽是野修,但横空出世,天赋惊人不说,还让临安公主刮目相看,被风仙子青睐有加。如今皇室态度不明,龙家想要对付此子,必然要做好完全的打算。龙玄少爷算下来是他同辈,如今更有龙立少爷之事,让龙玄少爷亲自讨一个公道,合情合理。”

龙战听闻长叹一口气,不是他觉得这个方法不好。

只不过龙玄虽然是他儿子,他却很清楚自己这个儿子的脾气性格,想要把他从龙虎山召回来,为家族出面谈何容易。

“玄儿乃是我龙家希望所在,不到万不得已,我不想打扰玄儿在龙虎山清修,此事再议吧。”

听到龙战此言,孔管事这才闭上了自己的嘴巴。

心里默念着那个让龙家如今焦头烂额的名字,陷入深思。

苏乘羽…苏乘羽……

这百余年来,苏姓俊杰,是不是出的也太多了一些。

孔管事自身修为不高,但年纪却是龙家数一数二的存在。

而老人,所经历的事情往往都比年轻人要多一些,苏乘羽这个名字,很难不让他想到曾今两位苏姓的天资纵横之辈。

只希望是老夫多想了吧。

孔管事心里最后感慨,这才不做他想,听从龙战的命令去调查苏乘羽的行踪去了。

公子彧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乘风万里
乘风万里
距离竞聘报社副总编成功还有一步之遥时,上司被抓,我被发落去农村养猪……
易克1
九皇子:开局推到女皇妃
九皇子:开局推到女皇妃
穿越成大夏九皇子,身处诏狱,明日凌迟,一言逆转乾坤,皇上大喜赐婚,推倒女皇妃……
佚名
一局天下棋,尽显华夏雄风
一局天下棋,尽显华夏雄风
在某个平行世界中,华夏依旧昌盛,可却产生了断层,一场以苍生英雄为核心的《天奕》的对决就此展开。 面对欧美的欺压而上,华夏十年摸索不曾翻盘,直到他的出现。 一位从平行世界穿越而来的少年,一子白棋稳定局势,二子黑棋顺势而上。 孔圣之道,群雄争霸,百家争鸣,英雄辈出,无疑不彰显华夏雄风。 他国败落,华夏终成,他所下的棋,皆为天下棋!
佚名
廖桂芳李青峰
廖桂芳李青峰
【奶爸+种田+萌娃+乡村+萌宠+金手指】 李青峰带着孩子回到农村老家,意外获得一身神力后,发现儿子跟女儿也各自有了金手指。 一家三口横行山野,抓野鸡,摸石蛙,挖冬笋,灭鼠群,药河鱼。 山里野鸡见了掉头跑,云豹被迫成为免费保姆。 狐狸家族为了俩小鱼干不得不成为长工。 就连猛虎也只能甘当看门守家的大猫。 为了给这些动物一份安稳,李青峰决定封山…… 【前期稳步提升实力,以赚钱、拓展人脉跟笼络人心为主。
胖绵绵
刚绑上系统,就告诉我快休眠了?
刚绑上系统,就告诉我快休眠了?
大学毕业后,他邂逅了心中的女神,于是他掏空了家底,背上了沉重的房贷,对女友,他更是呵护备至,有求必应,只盼能早日共筑爱巢。 然而,命运却跟他开了个玩笑。他的婚房还没装修入住,变成了烂尾楼。交房无期,房价暴跌,银行贷款却如影随形。更惨的是,女友也在此时分手,跟别人跑了。 真是人倒霉起来,喝凉水都塞牙!他跑到阳台上,对着天空大骂,一道闪电竟然真的劈中了他!但他没死,还意外激活了一个系统,只不过系统只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