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迩曹斐

第三章 羊髦投门谒 唐艾上佳士(1/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三章 羊髦投门谒 唐艾上佳士

“主上近日就会苏醒”,只是莘迩的忽悠,却没料到,一语成真。

令狐奉苏醒的消息传到时,莘迩方在宅中接见一位稀客。

物以稀而贵,人亦如是,既是稀客,也是贵客。

这位稀而贵的客人是羊馥的弟弟羊髦,亦即莘迩原本想辟为长史的那位“故友”。

羊髦今年二十六岁,与其兄的踏实沉稳、衣着内敛不同,观其装扮,与张道将有几分相近,剃须傅粉、素氅高屐,乘了一架长檐车来的。

迎他时,莘迩就闻到了一股香气,到入室内对坐,芳香愈浓。这香味,莘迩很熟悉,是陇地士人熏衣时常用的“甘松香”。此香的原料,主要用的是陇州当地的特产甘松草。

此世没有荀令君,因也就没有“荀令留香”的典故。

典故无主,莘迩不介意信手借用,笑道:“甘松香,士子用之多矣,此香浓烈,俗人多不能御,而独与卿合。卿今莅临寒舍,使我蓬荜生香,竟让我这个军中粗人也感到心旷神怡。昔韩娥之歌,余音绕梁三日,今我此屋何幸,乃得卿玉趾下驾,香味亦当三日不绝矣。”

羊髦心道:“果与我兄信中所言一样,幼著的言谈举止,大异往日。以前,他讷讷如不能言,上回他到我家,辟我作他的长史,我已觉他似有小不同於旧时;今日相会,但见他情意自若,行止豁如,言虽调笑,而并不谑,近乎雅。《孟子》云‘居养气,养移体’,诚不我欺!”

羊髦与莘迩两家算是世交,他两家的祖籍地在同一个郡,先后迁到陇州后,两家的祖上历代交好,且曾结过婚姻。羊髦与莘迩从小就认识,认真论起来的话,两人还是远亲。

莘迩本性忠厚,不善言辞,羊髦早前虽说并未瞧不起他,然亦不曾高看过他,只把他当做一个普通的人看待,——这也是为何羊髦当日没有接受莘迩辟除的缘故。

当日没有接受辟除,今日登门拜谒。

这中间的变化,有外因,也有内因。

内因,自便是莘迩的变化。外因,则是朝局的变化。

羊馥虽是兄长,自知才能不如羊髦,每遇大事,必咨询羊髦的意见,因在从莘迩处得知了令狐奉昏迷的消息之后,羊馥第一时间给羊髦去了信,将此朝中的突变告与了他知。

令狐奉立宋氏为后的时候,羊髦就不赞同,认为令狐奉只看到了近利,忽视了远忧。

他私下与妻子说道:“夫妻者,结两姓之好,礼之重也。民间黔首或有两妻者,丈夫亡后,两支皆嫡,因为争夺家訾,兄弟且不免成仇,讼於郡县;况乎国家?

“而下大王效仿前代之法,别立宋后,固可暂得宋家为援,可一国两后,宋强左弱,而世子为长,势为来日遗祸。将来宋氏倘若再有子,大王百年以后,朝中岂可不乱!”

“效仿前代之法”,是指前代成朝时的一段故事。

那时,阀族的势力已经很强大了,成朝的第二个皇帝为了抑制阀族,加强集权,遂下了道圣旨,从部分南北士族家中,挑选适龄的女子入宫,立了一大批的嫔妃。通过此举,这位皇帝给自己建构了一个人数众多的外戚集团,倒也的确是使皇权得到了短暂时期的加强。

不过,成朝的这位皇帝只是立嫔妃,没有别立皇后,这一点与令狐奉不同。

令狐奉春秋正盛,身体健康,谁也不会想到他会突然出什么事,因而,羊髦忧虑的仅是令狐奉死后可能会出现的“宋左夺嫡、导致内乱”的情况。

殊不知,才立宋后没多久,令狐奉居然就堕马昏迷。

从羊馥那里闻讯之初,羊髦就大惊失色。

宋家势强,左家几无外戚,便是世子令狐乐成年,左氏恐怕也争不过宋后,更别说现下令狐乐还只是个孩子。令狐奉倘若就此死掉,他预料到的激烈动荡必然会提前、也定然会更加恶化地出现朝中。——更加恶化,说的是宋家将会因为世子年幼,没有班底之故,而能更容易地一支独大,掌控朝权。

羊髦不接受莘迩的辟除,不代表他没有政治上的抱负。

正好相反,恰是因为他有着远大的抱负,才会拒绝当时还被他视为“常人”的莘迩之礼请。

毕竟,“属吏”与“长吏”的关系非常密切。按时下的惯例,长吏转迁它职之时,其府中的重要属吏往往会随之迁转,也就是说,属吏,等同於被打上了长吏的私人标签,这种情况,与前代属吏视长吏为“君”的现象没有二样。长吏的贵贱,直接影响到属吏的前程。

因是,要想能够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入仕之初的选择就十分重要。

羊髦实际上不仅拒绝了莘迩的辟请,他还拒绝过不少朝中、郡中、军中大吏的辟除,麴爽也曾辟请过他,同样被他拒绝了。原因是:麴家虽贵,子弟多在军中,并不掌握政权,投到麴家门下的话,日后他顶多能做个将军,或者仕至郡太守之类,铁定是无法参与国政之决策的。

连麴家都看不上,况且此前的那位“忠义阿瓜”?

远大的政治抱负,决定了羊髦不会顾念“世交”的情分。

同样是因为远大的政治抱负,於今现下,出於内因、外因的两个变化与推动,又自然而然地改变了羊髦过去的态度,因於莘迩抵达王都的第三日,他就主动登门。

“将军督领三郡,兼理军政,威德显著,士民交口称颂,信雅爱人、沉毅雄杰的美名,我在谷阴,亦常闻听。将军何须自谦。将军如是‘军中粗人’,那这天下,怕遍是粗人了。”

莘迩心道:“不意我的名声已经传到王都了么?惭愧,惭愧,还得多谢长龄与老傅。”笑道,“与旁人相比,我姑且敢称雅,与卿相比,粗得不能再粗了。”

说道,“我前晚才到王都,昨日入宫,晋见了王后与世子殿下,下午应曹领军之邀,在他家里混了半日,却是虽早想拜谒卿门,一直未得闲暇。卿今日忽然驾临,我真是喜出望外。”

“髦以鲰生,蒙将军青眼,数受将军馈赠,髦实惶恐。闻将军大破柔然,献俘入都,髦自当拜谒,为将军庆功。”

莘迩在建康郡的这大半年,每次给曹斐送礼时,都会给羊髦也送上一份。上回向逵押解张金父子入都,不但拜见了曹斐,也曾专程谒见过羊髦,给他亦呈上了莘迩的书信一道与建康的特产数箱。

莘迩问他道:“卿兄随我来了王都,现在军中,驻东苑城,卿可见过卿兄了么?”

“军营禁地,兵事为重。髦兄没有回家,髦也没有入营。尚未得见。”

“卿兄弟大公无私,令人赞佩。”

两人叙谈数句,羊髦话入正题。

他说道:“将军前日晋见了中宫与世子殿下么?”

秦代以来,皇后的宫殿多在子午线上,位於后宫的中心,因此,秦以后,就以“中宫”代指皇后。放到定西国来说,中宫,便是左氏。宋氏是新立的,她不能夺占左氏的寝宫,她的寝宫在后宫的西边,定西国的朝臣、士民因便以西宫称她。

“是的。”

羊髦尽管已知令狐奉堕马昏迷,但不好把他哥哥羊馥“卖掉”,就问道:“没有见到大王么?”

“没有。”

“将军献俘,是朝廷大事,却不知大王为何没有出面?”

在对的人面前,该诚恳的时候,莘迩向来不说假话,他诚实地说道:“卿大概不知,大王於十余日前田猎之时,因逐白鹿,不慎堕马,昏迷至今未醒。”说着,面上浮现出深深的忧色。

羊髦还以为需得再转几个圈子,可能才会听到莘迩告诉他令狐奉堕马之事,不曾想,莘迩这般爽利,顿了一顿,对莘迩的干脆愈增添了几分欣赏,说道:“昏迷至今未醒?”

“是啊。”

“这么大的事情,朝野却是无闻!”

“朝中诸公,为免民心慌乱,镇之以静,因将此事隐瞒了下来。不瞒卿,我也是才知不久。”

赵子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全家骗她吃苦,她偏要嫁豪门享福
全家骗她吃苦,她偏要嫁豪门享福
《爽文+全家火葬场+先婚后爱+年龄差甜宠》知道《抓娃娃》吗?方攸宁就是现实生活中,被父母隐瞒财富的可怜娃!她和方明珠是异卵双胞胎,却同人不同命。大师说妹妹是旺财命,她是吃苦命,苦吃的越多财越旺,方家越飞黄腾达。全家把她丢乡下,为数不多的见面还是告诉她,家里很穷,一定要多吃苦。直到有一天,吃尽苦头的她看到父母穿着名牌,开着豪车,才知道一切都是骗局。贫穷是假的,奶奶是假的,就连男朋友也背叛她。谎言揭
慕容悠然
精灵:这个小茂大不一样
精灵:这个小茂大不一样
【宝可梦】+【精灵】+【多女主】+【小茂】+【热血】 在白银大会决胜锦标赛的小茂,因为败给了小智,从而觉醒了前世的记忆。 在得知了自己未来轨迹的他,是否会和原著一般,继续成为一名研究员? 答案是否定的,既然已经来到了这个美好的世界,那么不站在世界的高峰,又有什么意思呢? “这是最后一次了,小智,在这之后,我可不会再输给你了!”
岁月不催人老
王妃玄门独苗,重生掀了王爷棺材板
王妃玄门独苗,重生掀了王爷棺材板
假千金宋梧重生归来,知道自己是神机门唯一血脉。刚重生,她就在荒郊野外遇到了一口棺材。她把那棺材板一掀,竟是还没死透的瑾王?嗐,为了门派功德和任务,救吧!但一救起来,那人却叫自己嫂子?!更没想到,那人装死装病,还点名要宋梧给他冲喜?他前世短命,罢!冲就冲吧!于是她一边救人命,一边收小鬼,斗仇人、虐渣渣,忙得不可开交!不知不觉,她的仇敌挨个倒下,前世渣夫痛哭后悔。帮过的人遍及朝堂,救的王爷满身紫气。
春山君
清醒独美,老公儿子跪求我原谅
清醒独美,老公儿子跪求我原谅
【父子后悔+追妻追妈火葬场+人间清醒+离婚+大女主】 重生回到被老公儿子丢弃精神病院前,宁遥彻底醒悟了。 不就是两个不爱她不在乎她的人吗?她不要了还不行吗? 关于离婚断亲这件事,宁遥同意,当事人同意,甚至连网友都同意,但小三反而不同意了。 “姐姐,不就是过生日的时候借了一下你的老公儿子,你至于这样吗?” “姐姐,你有这么好的老公和儿子,你得好好珍惜你的福气啊!” 宁遥冷笑:“那这福气送给你这个垃
落入繁星
户外直播:开干!玩的就是真实!
户外直播:开干!玩的就是真实!
关于户外直播:开干!玩的就是真实!:也许,你曾听说过,或者,从别人口里听说过:有人居然敢,徒步穿越有着“死神”之称的撒哈拉沙漠,并且,还活着走了出来......没错,这个人,就是我。有人居然能,穿越世界第一“丛林”,与野兽、昆虫、毒蛇做伴,最终,他走了出来……没错,这个人,还是我。太多的太多,就不一一言说………一切的一切,终究是一场梦………最刺激的地方,有我的影子。破纪录的地方,有我的名字。世界
吃蒜不吃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