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正德帝

第224章 知觉(1/1)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224章 知觉

“起来吧”朱厚照总不能让自己的大臣就那么一直跪着,不满归不满,“你兼着都督府的差,如今京营练兵,有什么想法?”

郭勋谢了恩起身道:“京营弊端,陛下瞧得比谁都厉害,原先正德七年,陛下不就练兵过一次?结果出去打兔子,反被兔子咬了一口,才有了后来外四家入京的事。”

“朕让你发表言论,你反倒说起朕来。”

“臣是有感而发。”

“京营不振,根基不稳。”

“是。”郭勋闻言便仔细斟酌了语言回奏道:“启奏陛下,京营弊端丛生,自英宗北狩,京营受了大创开始,便一蹶不振,后虽建十团营,盛况却较太宗皇帝陛下时弱了许多。如祖宗设草场用以资助起兵放牧,但是后来又准许耕者进入草场耕种,幸赖陛下遣御马监自查,同时令科道查覆其佃种存留并征收子粒之数及各营教场菜园地,此弊渐以遏制。”

朱厚照闻言道:“你莫说与朕好听话。”

“臣是实话实说。”郭勋接着道,“还有就是外卫京操班军中把总等利其行粮,常常私放,如今陛下令户部造票,班军到部凭票支粮银,以革卖放、冒领之弊,所以”

朱厚照闻言笑道:“瞧,什么事都能攀到朕身上,众官在京办事,尽心竭力,忠君谋事,如秦金、王宪、王瓒,官兵衙门官如你、英国公、定国公也都是深知军务,这些都是你们的功劳,朕只不过从议行之。”

“无陛下圣明烛照,臣等也办不好差。”

“你接着说。”

“这臣一时之间还想不出太多。容臣回去仔细想想,再奏本以使上闻。”

朱厚照端起面前的一碗茶,轻抿一口,然后缓缓开口道:“你不敢说,要不朕与你说?”

郭勋一听此言,脸色瞬间变得煞白,急忙作势要跪地请罪,朱厚照见状连忙摆手道:“别跪了,站着说。”

“是,臣惭愧,一时之间召对未合圣意,臣惶恐, 乞陛下恕罪。”

“你不是召对未合朕意,而是不敢说吧。”

“臣绝无欺瞒陛下。”

朱厚照放下手中茶碗,嘴角微扬,有些戏谑道:“既如此,那你与朕说说军伴的弊端来。”

郭勋深深低下头,这事儿自己心中不仅知道,还很门儿清。只是这事儿科道可以说,自己却不能说,但是该怎么给圆过去,这是个挑战。

朱厚照见状悠悠道:“各营提督一下军官之军伴者占用兵额也忒多了吧。”

军伴就是大明代军队中服务于武官的群体,主要是负责警卫、勤务等,看似和伴当相似,但是伴当属于军官自行招募,国家不负责他们的粮饷,而军伴则是由国家统一管理,是武官的待遇,军伴对于士兵来说实际上是一种差役号称当差军伴或者补役男。

源头嘛,自然是大元了!其源头可追溯至元朝的伴当,即“那可儿”。

那么军伴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当然是从太祖高皇帝时期就开始了,其实和刚开始还好,军伴制并未有什么问题,在英宗时土木之变后,为了恢复京营战力,景泰三年选编十营团操,称团营。每营设坐营都督一员,都指挥三员,下设指挥、把总指挥、领队、管队等官。为了解决各军官的军伴需求,朝廷第一次明发军伴的配置人数,“总兵官六十人,坐营都督及五千神机营伯三十人,达官侯伯二十人,都督十人,都指挥四人,坐营都指挥八人,其余把总、管队、指挥、千百户、镇抚俱一人。”

朝廷虽然设置了军伴数额,但是你还是不知道他们私下里会多占用名额啊。

于是成化十四年,被文臣喷成的权宦,御马监太监汪直奉旨巡边,在永平时发现“镇守守备内外官员中间,多有将备边军士私自占用二三百名或百五十名,妨碍操守。”

汪直作为大太监,都不敢现场直接处理此事,反而很是守规矩的上奏明宪宗,请求“将镇守至管队官,俱定与军伴名数。”可见这里面的水多深。

但是成化间朝廷军伴制度的规范却是是大太监汪直主动推动的,于是在成化十四年连续发布政令,规范军伴的定额与使用,毕竟多占军伴最主要体现之一就是降低了军队的战斗力。

但是毫无意外,享有军伴的武官、镇守内臣则竭力反对。

这件事终于引起了文官的重视,成化二十一年正月,文臣建议将各官军伴数量削减过半,遭到勋贵武臣的强烈反对,提议失败!

二月,以兵部尚书为首的文臣再次针对军伴弊端说服宪宗皇帝,成功削减了高级武官的军伴定额。

不过,很快以神机营监枪内臣为首的武臣,直接向皇帝进言,以“近减军伴”不足使用为由“奏乞增益”,宪宗皇帝似乎考虑到了什么,竟然允许了,军伴制度很快相同虚设。

弘治十一年,兵部侍郎李介巡视边防,发现多占军伴的情况压根就没得到改善。兵部尚书刘大夏也上疏道:“管营内外官员,率于军伴额数之外,摘拨在营操军役使,上下相袭,视为当然。”

军伴不仅影响了军队战斗力,内臣、勋贵的出发点也不仅仅是自劳役需求,还有一大动力就是军伴名目“冒支月粮,办纳月钱”,而且有些军士虽然列名于军伴名册,为了不承担实际劳役,就通过诸如“按月包银”的形式向武官、内臣缴纳银钱。

那么大明军队的总头子朱厚照皇帝陛下以穿越者身份如何的得知的呢?

他小舅子夏勋秘旨告诉他的。

朱厚照刚开始知道时肺都气炸了,还好压了火气,从那时起,朱厚照就觉着现在老杨还不能离开朝堂。

这也是为什么朱厚照皇帝陛下为什么面对对朝堂的之上言官对杨廷和的攻击置若罔闻,且对其乞休不闻不问。

同时,他在等,等老杨头一把怒火烧起来后,收拾这帮子人!

毕竟老杨在朝堂之上作为大明首辅那么多年,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会这么轻易认怂?人家连自己这个大明天子都不害怕,会害怕你们?

你郭勋这五军都督府的都督,提督锦衣卫事的特务头子和大学士、吏部尚书王琼搅在一起干什么?想造反?

看我怎么收拾你们!

郭勋闻言道:“启奏陛下,恶习相袭至今,历来如此,臣不好置喙,请陛下知之。”

朱厚照闻言点点头道:“朕如何不知?只是就怕外朝反对。”

郭勋闻言不以为意,心中暗道:“都多少年了,宪宗、孝宗都没管住。”却是点点头道:“是。”

写到这里,朝堂之间的争斗,总算在今天有了一个小小的总结,其实朝堂之间的争斗暗流涌动,难以捉摸,对于是个人的皇帝来说也是后知后觉的,毕竟如汉文帝,或者乾隆那种皇帝太少见了。

朱厚照做为穿越者,面对这这么多的既得利益者,他做什么事之前大概率是要小心翼翼,小心谋划的。

如何把自己人搞得多多的是个学问。

饶是乾隆再对张廷玉不满,但是也没有从肉体上灭了人家,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江湖不是打打杀杀。

其实我写着也累,有时写着也觉着这主角太憋屈了,太掉穿越者的身份了。

请大家原谅我,从一开始就设定那么一个平凡者皇帝吧。对不起。

还有,我要不要对前面章节进行校正?这几天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吾观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黑道
黑道
(现实,不后宫,不套路,不无敌,不系统,不无脑,不爽文,介意者慎入。) 民工为妹报仇,一夜屠尽全城大佬! 杨鸣:“有钱人的命是命,我妹妹的命就不是命吗?!” 杨鸣:“我不求什么,我只求一个公道!”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江湖老六
军婚易撩,搬空家产带着灵泉随军
军婚易撩,搬空家产带着灵泉随军
关于军婚易撩,搬空家产带着灵泉随军:再一次评主任医师失败的秦晚晚,穿越到了七零年代。妈妈和外公一家已经离开,只留下她和一个自闭症的弟弟。此时后妈正谋划着让秦晚晚代替她的女儿去下乡当知青,好霸占秦晚晚的家产。还好秦晚晚带着灵泉扩充的空间,可以自己种田,不用忍饿挨冻。那么首先,先将家产都给搬空了。爸爸和后妈死逼,便宜姐姐攀扯?秦晚晚带着自闭症的弟弟,直接找个军哥哥随军去了。秦晚晚:我们说好了,契约婚
霖狐
关家儿女
关家儿女
本书为本人长篇历史小说《关家大院》的续集,讲述了从1939年到21世纪一百多年间,关家几代儿女们在时代背景下的悲欢离合。 如果您是《关家大院》的老书粉,请从第一章开始阅读,如果您从未看过《关家大院》,推荐您先读读这本书,然后再来看这本《关家儿女》,那样故事更具连贯性。
佚名
你惹她干嘛?军官老公护短还宠
你惹她干嘛?军官老公护短还宠
关于你惹她干嘛?军官老公护短还宠:云衿穿书了,没金手指,没空间,即将一尸两命,地狱开局。书中女主虎视眈眈,等着接盘老公。云衿不干了。你重生,我穿书,看谁笑到最后。大院那个被人嫌弃的乡下媳妇又作妖了。衣服不洗,家务不做,还要自家男人买菜做饭哄睡。大院的女人们纷纷撇嘴,懒死她算了,贺廷川人帅腿长,早晚得和她离婚。大院的人盼啊盼,贺廷川被表彰了!云衿:我男人优秀!!!贺廷川升官了!云衿:我男人有前途!
月不圆了
四合院:穿越三年系统才来
四合院:穿越三年系统才来
斗禽+系统+偏许大茂+不捅娄子 穿越来到五十年代的四九城,姜凡发现自己来到没有好人的四合院。 “坏了!我成禽兽了!” 三年后系统归位,姜凡开始了搅风搅雨的搞事生活!
张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