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昉宋惜惜

第860章(1/1)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860章

宋惜惜这话说得恭谨又谦卑,声音清醇微暖,听得大家心里头颇为舒服,这声音听得舒服,这话吧,也不尖锐,倒是让反对的人一时不知道怎么反驳。

甚至,是说动了一些人的。

宋惜惜继续道:“相信将军府大夫人的事情,大家也都有所耳闻,她先是跳河,被救起来之后自缢,可见求死之心迫切,她但凡有活路,有退路,都不至于丢下孩子求死,她娘家在外,京城没有可以投靠的人,更无一门可以存活的手艺,她在娘家为闺中少女时,娘家父母告诉她,出嫁从夫,以后她只需要伺候好夫婿照顾好孩儿,便可安稳一生,于是她操持家务,生儿育女,日夜伺候患病的婆母,但她的结局,大家也看到了。”

宋惜惜的声音不大不小,恰好全殿的人都能听到:“或许大家觉得闵氏的死,无足轻重,但如果她是你们的姐妹女儿或者亲人呢?会不会能感同身受一些?毕竟在殿诸位也都是读过圣贤书,最是怜老惜弱,很多妇人被休,多因恶疾或无子,她们本来无罪啊。”

她再黯然地叹了口气,“女子的命,也是命啊,莫非世道要对她们赶尽杀绝吗?”

很多人心里头呸了一声,是你姐妹女儿亲人呢。

但一句都是读过圣贤书,最是怜老惜弱,给他们上了道德枷锁,这还怎么反驳?这反驳就显得他们很不通情达理,要对女子赶尽杀绝了。

这些话如果是男人说出来,那还好反驳一些。

可这句话是女人说出来的,全殿就她一个女人,皇上让她发表意见,她说了这一番话,充满了悲悯也共情了女人,他们怎么反驳?反驳不就是欺负她吗?

这么多官员欺负人家一个女官,要不要脸了?又不是她自己叭叭出来一通说的,是皇上叫她发表意见的。

一时,大殿上寂静无声,脸上纵有不服之色,也没有跟宋惜惜分辨的了。

肃清帝见此,知道时机已经成熟,此事也不宜再拖,实在刨除一切他认为也是有必要的,大燕国已有先例,他商国怎能落后?

“既然没有人反对了,那么就先试着办吧,朝廷虽然不出资,但绣工场要接受官府监督,不得贩卖或者刻薄妇人,她们所赚取的银子,也归她们自己所有,如果让朕知道北冥王府是想用这些妇人谋取私利,为你们赚取金钱,朕第一个不放过。”

谢如墨单膝跪地,“皇上仁德,臣谢主隆恩。”

终于成功了,宋惜惜嘴角压不住地上扬,为免被人发现急忙低下了头。

开心之余,她也有些难过,如果早一点能有绣工场,闵素珍不会死的。

李德槐大声道:“皇上英明仁德,臣敬佩万分,女子本弱,我们作为男儿汉的该保护她们才是,如果她们走到山穷水尽的时候,还不容许她们有一条活路,我们与那吃人的野兽有什么区别?”

一番话既大义凛然,又哄了皇上高兴。

谢如墨暗暗给他一个大拇指,李夫人到底教得好,贤夫啊。

肃清帝也难得地笑了笑,“退朝!”

谢如墨和宋惜惜两人一同走出去,大拇指一碰,相视一笑。

他们一个要回大理寺,一个要当值,便交给于先生负责跑官府流程,晚上大家再坐在一起商讨细节。

现在百姓还是有抵触的情绪,所以还要找各处说书先生,或者是学子发一些言论,绣工场的存在,不会对他们造成什么影响,那都是收被弃妇人的,除非他们打算休妻。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回到法庭上,我审判百万人!
重生回到法庭上,我审判百万人!
关于重生回到法庭上,我审判百万人!:程新作为东南政法大学毕业学生,只因帮助女学生控告对方强奸,惹上了大人物。被女生学生以及法官等人法庭上当场反水诬告后,程新被捕入狱,惨死狱中。重活一世回到法庭上,程新
冰严
绝对权力:从天崩开局走上官途巅峰
绝对权力:从天崩开局走上官途巅峰
在权力的巅峰,有人坚守良知与大爱,有人却迷失在忘我的迷雾里。而在这宦海浮沉中,美人如玉,谁能真正做到心如止水,不为儿女情长所动?官场的游戏规则,向来由强者书写,弱者只能默默承受。一场匿名举报,案情扑朔
佚名
重生98:从追回妻子开始
重生98:从追回妻子开始
【年代,感情升温宠妻,单女主,商战,一路狂飙...】重生的秦川回到1998年。前世的这一天,是命运转变的一天,妻子心灰意冷跟他离了婚,走上了手术台,打掉了腹中一个多月的孩子,因为事故再也没有走下手术台
雪中的骆驼
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
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
佣兵之王穿越成封建王朝小泼皮,大灾之年苟于山村,带娇妻美妾游猎深山。杀野猪、猎大豹、宰巨蟒,养了一头金渐层。囤钱粮、训精兵、出科技,打造一个根据地。抗北莽、击西胡、擒双王,名动天下震八方。当山村小木匠
断章
被背叛后,他觉醒至尊血脉
被背叛后,他觉醒至尊血脉
他是天水城四大世家之一的少主,自幼天资卓绝,修炼天赋强大无比,是天水城不世出的天骄。十四岁时突破真气境,在不久之后,更是觉醒了地级中品血脉,当时震动了整个天水郡。但自那之后,却发生了一件令人万分不解的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