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尘三千道门

第474章(1/1)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474章

风师兄眼神微变,不动声色道:“我知道了,你且先去,我等会儿自行前往。”

“好。”

守山弟子转身离去。

风师兄不敢耽搁,神情变得有些焦急,匆匆离开此地,来到一座翠峰之上。

整座翠峰只有一座洞府,平日里甚少有人前来,因为这里居住着天南宗首席大师兄。

那位只差半步就可以踏足筑基之境的火炎国第一妖孽!

“大师兄!”

风师兄来到洞府门前,面色焦急的喊道。

“何事如此焦急。”

一道温和声音响起,洞府大门已开,一名面如冠玉的青年缓缓走出。

他身着白与蓝相间的锦服,锦服上绣着云纹,周围的灵力似乎被吸引,缓缓朝那些云纹涌去。

这是一件宝衣。

一件品阶不低的宝衣。

风师兄低声道:“大师兄,先前被我卖给清虚毒王的小子……回到天南宗了。”

雨樾凡眉头微皱:“他在清虚毒王手中,能活这么久?区区一个凡人小子,是怎么找到天南宗的,又是如何上山的?”

风师兄连忙把他所知道的一一道出,说完以后他小心翼翼看着雨樾凡。

“你说的是那名大夏修士对吧?我听柳随风他们说过,这名修士背景不俗,手段也颇为厉害。”

雨樾凡淡淡道。

“正是他,除了他之外……恐怕不会有人为了一名区区凡人,特意来我们天南宗问责。”

风师兄低声道。

“如若是先前,我或许会对他忌惮一二,可如今么……”

雨樾凡轻笑一声。

一股专属于筑基修士的气息从他体内缓缓溢出。

风师兄脸上露出一抹惊色:“大师兄,您筑基了!?”

“不错。”

雨樾凡淡笑道:“也多亏有你们这些年为我收罗灵石,才能让我买下一颗珍贵无比的筑基丹。

放心好了,此事不会牵连于你,至于那位大夏修士,他从哪里来,就回哪里去。

天南宗,容不得他放肆。”

风师兄欣喜若狂,雨樾凡终于筑基了,那他们这群雨樾凡的死忠就有了筑基靠山!

日后别说在天南宗横着走,就算在整个火炎国也可以肆无忌惮!

毕竟雨樾凡还十分年轻,修行至今也不过四十余年罢了!

日后前途无量,不说有望成为金丹,筑基后期总是问题不大。

等雨樾凡接管了天南宗,那他们这批人……

念及此处,风师兄脸上的笑容愈发真挚,可随后他有些忌惮方尘的背景,低声道:

“大师兄,听柳随风他们所言,这名大夏修士背后有一座强大的宗派……”

“这里是火炎国。”

雨樾凡淡笑道:“他的宗门不可能在火炎国境内吧?而我们也无须与他发生太大冲突,只要赶走他便可,不会有什么问题。”

顿了顿,“若说背景,我与海龙宗那位老祖也是忘年之交,一名金丹修士,足以震慑一切。”

风师兄彻底放心了。

他跟着雨樾凡一起来到会客殿,津南见雨樾凡也来了,不由得微微一怔。

“雨师侄,你出关了?”

津南定睛一看,眼中露出一抹惊喜:“你已经成功筑基?”

“津南长老,弟子侥幸突破了。”

雨樾凡笑着点点头。

刘牧在看见风师兄后,身子明显开始轻轻的颤抖起来,手中的茶杯也握不稳了。

方尘注意到这一点,目光落在风师兄身上,发现对方眼神有些闪烁,心中已有了定数。

“太好了,这是我们天南宗天大的喜事,理当宴请各地掌教前来贺喜!”

津南长老神情兴奋。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一次,可不是来遭罪的!
重生一次,可不是来遭罪的!
关于重生一次,可不是来遭罪的!:————————————————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遍就会。顶级牛马竟然重生到了高三的那个夏天。这一世,他决定,改变就从这里开始!嗯……先泼校花一身咖啡!
东吴父老
重生76,偏心父母后悔了
重生76,偏心父母后悔了
关于重生76,偏心父母后悔了:李东风从2024年重生到了1976年叶卫东的身上。刚重生就发现了父母和哥哥一起算计他,让他去插队不让他去当兵。这不禁让让他发出了灵魂拷问:爸妈,我是你们亲生的吗?其实,他
燕窝鹰
小妍的穿越之旅
小妍的穿越之旅
关于小妍的穿越之旅:小妍神情黯然地转身离去,与那个曾让她开心的世界,彻底诀别。此刻,她的内心仿佛被无尽的悲伤所吞噬,整个世界都变得灰暗无光。然而,命运似乎并不打算就这样放过她,一场奇妙的时空之旅悄然降
恋语情缘
全宗舔狗宠主角,唯我反派踩天命
全宗舔狗宠主角,唯我反派踩天命
【主角是反派,非好人,多女主,不喜勿入】现代心理学博士萧君临,穿越进名叫《玄幻:我靠团宠体质成就天帝》的小说里,成为龙台山大师兄,但只是书中配角,注定了为主角陈玄牺牲。为了改变自己命运,萧君临决定改变
她曾说爱我
开局穿越六零,他靠双手发家致富
开局穿越六零,他靠双手发家致富
为了救一个小女孩,他被车祸送走了。再次醒来,他穿越了!穿到了1960年,成了15岁的少年。可他看着自己碗里黑乎乎的玉米糊糊,发起了愁。照这样吃下去,早晚得饿死吧?算了,既来之则安之,贫穷年代,人心淳朴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