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天丹帝萧易方灵嫣

第1700章(1/1)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1700章

而且,对于神火的排名,她也并不知道。否则的话,当初听到三昧神火的时候,就该震惊了。

“夫君,那比他更厉害的火焰,都是什么啊?”杜浣溪好奇问道。

萧易咧嘴笑道:“夫人莫要好奇其他,等你跨入了神王境界,眼界更宽了,自然就知道了。如今夫人还是潜心修行这三昧神火法吧。毕竟,为夫等得很是着急啊!”

“夫君……”杜浣溪又被萧易说得一羞,几番被萧易勾动心弦,萧易还能坚持忍住,她都有些心猿意马了……

“不行,我一定要给夫君最好的自己!”杜浣溪咬着嘴唇,将内心里那股跳动的燥火给强行按压了下去。

“夫君,我要继续修炼了!你出去吧!”杜浣溪眼神一正的说道。

萧易愕然:“又修炼?我这刚回来啊!”

杜浣溪羞声道:“夫君,你再忍忍,我……我会努力早日凝成三昧神火丹的。你在这里,我……我的心也不定。”

萧易邪笑道:“哦,为夫明白了,原来是夫人要忍不住了啊!嘿,行,那我去找岳父大人去,正好要找他有点事。”

“对了,夫人切记,这三昧神火法不可在外人面前轻易使用。因为它将是你绝杀对手的一记强大底牌!而且它现在还不够强大,若被人所知,有了防备,想要出奇制胜,便没那么容易了。”

三昧神火,具有极其炽热的温度,一般的圣灵级金铁之物,遇之可瞬息熔化!

但杜浣溪的三昧神火刚刚凝成,只有鱼线粗细,一指来长,能够爆发出来的威力,自然是有限的。

一旦壮大,杜浣溪以三昧神火骤出奇招,绝对可以洞穿对手的神罡和神铠甲胄,取人性命!

若不是神火之物,与萧易的毒功相克,萧易都想试试自己能不能修炼三昧神火法来。

萧易的神火,并非是存在体内的,而是以神力聚火,再以源珠的源属性增强火焰强度,从而达到炼丹所需神火的条件。

他这种凝聚神火的手法,其实是极为损耗神力的。

杜浣溪则不然,她修炼三昧神火法,只要凝成了火丹,便是相当于开辟了第二丹田!神力、火丹共存于丹田的同时,还能夜以继日的淬炼丹田神力,使得杜浣溪的神力更为精纯!

萧易料定,只要杜浣溪结成火丹,她距离突破进仙神境绝对不会太远了!

只不过,这一切萧易并没有告诉杜浣溪,让杜浣溪再次享受惊喜的感觉,岂不是更妙?

面对萧易的叮嘱,杜浣溪嬉笑道:“夫君放心好了,我这三昧神火还弱着呢,自然不会使出来坠了这部神法的威名。待我神火强盛,再让它惊艳于世!”

“哈哈,我还是更期待夫人惊艳于世的那一天。”萧易咧嘴笑道。

杜浣溪眼神一羞,问道:“夫君,你说我火瘤去了之后,真的能够变美吗?”

萧易笑眯眯的说道:“夫人,偷偷告诉你,我早已看出了你的五官其实很精致,只要火瘤去了绝对是个美人,如果不是看穿了这一切,我才不会娶你呢,哈哈!”

“嘻嘻!”杜浣溪笑得很开心,一点也不恼。

不管自己的夫君说的是真心话,还是玩笑话,终究他是娶了自己,而且还对自己这么好。

“对了,夫君,你是不是需要神石?”杜浣溪忽然想起来自己父亲的抱怨,便问道。

萧易眼神一亮:“对啊,很缺!夫人有神石?”

杜浣溪嬉笑道:“反正我最近修炼三昧神火法,也用不上神石,便将我手里的神石,都给夫君吧!”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五大仙家,从继承土地庙开始崛起
五大仙家,从继承土地庙开始崛起
“我!土地公啊!竟然沦落到和乡野精怪抢香火?”他穿越了,开局传承了土地庙,本以为以后的日子是庇护一方百姓,却不想这个朝代的人并不相信玄学,一点香火都没有。无奈之下,他只好和已经成了气候的山野精怪达成协
佚名
彩礼千万,任他嚣张跋扈我也爱!
彩礼千万,任他嚣张跋扈我也爱!
上一世,人人都说表姐韩丽丽嫁得比江婉好!表姐嫁给陆厂长的弟弟,新郎又高又俊又有钱。江婉嫁的却是下乡青年,长相普通,家里更是穷得叮当响。后来陆家不幸落了难,家道中落,韩丽丽因丈夫常年在外不着家,独守空房
飞猪猪
天龙珠拿后,我御万道吞四海
天龙珠拿后,我御万道吞四海
未婚妻害我,联合一众外人废我修为,伤我父母,残害我家族。他们以为我没了修为就无能为力,成了凡人。真是令他们失望了,我拿下天龙珠,修炼了新丹田,还练成了上古秘籍。我得到了魔龙传承,吞四海,御万道,站在诸
佚名
七零:踹开渣夫,我被纯情汉宠上天
七零:踹开渣夫,我被纯情汉宠上天
十八岁的她,刚从高中毕业,正值青春年华,却也迎来了人生的重要抉择。身为家中独女面对知青下乡的号召,全家上下都犯了难。爷爷、爸妈心疼她,未婚夫又早已投身军旅,这下乡之路,似乎布满了荆棘。于是,她拖着一只
佚名
龙魂武帝
龙魂武帝
【传统玄幻+无系统+杀伐果断+暴爽燃文+百万追读】江尘,江家绝世天才,本是觉醒亘古稀有的神龙武魂,却被人误认为是废武魂土蜥蜴,因此受尽冷眼,卑微如尘。然江尘却是一心向武,百折不磨,崛起于微末,傲立于大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