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叛出宗门了,谁还惯着你们顾修关雪岚江浔

第968章(1/1)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968章

“我的采听官,会是什么样子?”

顾修喃喃自语,哪怕是之前再怎么平静如水,但此刻当那一道神官雕塑开始缓缓浮现的时候,他心头却也忍不住升起了几分火热。

此时凝神看去。

在那黑白二色的光彩慢慢消退之中,一尊通体漆黑,却又隐隐散发着幽蓝色光泽,犹如灵虚墨玉构筑而成的神像缓缓浮现而出。

神像身上,带着一股好似来自洪荒太古的神秘气息,充斥了整个神宫道场之内,让人情不自禁的生出震撼之心。

仔细朝着神像看去。

这神像身高三丈有余,体态修长却又不失威严,神像身上穿着一件星辰长袍,如水一般垂落拖地,其上隐现星辰绣样,好似呼吸一般忽明忽暗。

神像是坐姿,一只手微微托腮,修长的指节随意的搭在耳垂之上,明明慵懒随意,却带着几分好似能够震撼天地的无上之威。

仔细朝着看神像五官看去,会发现神像的五官仿若带着一层终年不散的迷雾,朦胧难辨,神秘莫测。

恰在此时。

最后一道黑白二色混杂的光芒彻底消散,顾修朝着那神像身下看去。

却见坐立的神像,座下并非是传统神像那般莲台、宝座凤碾之类的神物。

恰恰相反。

他身上,是一颗头颅!

半神半魔的神魔头颅!

这颗头颅面容狰狞至极,哪怕是只是扫一眼都让人忍不住心中战栗,但偏偏此刻却好似被斩首了一般,哪怕多么不甘,多么霸道,却也只能将头颅当成神像的椅子。

看上去怪异而又恐怖,令人不寒而栗。

“这是……”

“什么东西???”

哪怕知道自己的这一尊采听官不会简单,可真真正正看到这一尊神像全貌的时候。

顾修却依旧忍不住心生惊讶。

他曾经开辟神宫,也列起过采听官,但当初他的采听官非常正常,就是一个像是道馆之中的寻常神像那般,但眼前这尊神像,却从里到外都极为独特。

无论是造型,还是气质。

亦或者。

是细节。

是的,细节!

以前顾修列起的神官,无一例外都很模糊,很多地方甚至看上去很是粗糙,就像是寻常乡下,一个技术稀松平常的普通匠人凿刻的神像一般,一眼看去就让人觉得很假,很多地方甚至毛毛刺刺,很是一般。

可眼前这一尊神像,无论是神态还是举止,亦或者身上的那一个个细微的配饰,都好似活过来一般,精细的让人好似面对的不是一尊神像。

而是一个真真正正,活着的神官!

甚至。

顾修看向这名神官的时候,总感觉那神官的目光,似乎也看向自己,甚至其中隐隐还带着几分亲和与尊崇,有那么一瞬间顾修都以为自己才是神像,他只是一个上门的香客了。

不过这感觉只是一闪而逝,顾修摇摇头,当即开始内视起来。

列出神官,可能会有神通!

虽然并非每一个神官都会有神通,甚至带有神通的概率还很低,但越是罕见,越是特殊的神官,也确实越可能出现神通。

这尊采听官,无论怎么看,都当得起特殊神异的称号。

就是不知道。

是否有神通了。

既然是采听官,若是带有天赋神通的话,自然也会对应耳朵,顾修当即开始摸索起来。

只是……

“没有神通?”

顾修皱起眉头,他观察了许久,除了发现这采听官列起之后,自身进入元婴中期修为,实力正常增强之外,却并没有别的特殊之能。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外挂实验室:我在诸天做实验
外挂实验室:我在诸天做实验
穿越诸天世界,建造属于自己的科技王国。第一个世界是【综合生化世界】包括电影游戏动漫等等。第二个是【钢炼世界】第三个是【魔女+甜蜜家园】第四个是【喰种】第五个是【灵笼】第六个是【超神学院】…………如果这
浴血残阳
开局合欢宗,我的功法至巅峰
开局合欢宗,我的功法至巅峰
他修行了六十载,却未取得丝毫成就。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面临坐化之时,他突发奇想,想要在离世前沉醉于温柔乡,做一个牡丹花下鬼。然而,命运的转折总是出人意料,就在此刻,那迟迟未到的“系统”竟意外被激活。他
佚名
地府两祸害,惹得全城偷听八卦
地府两祸害,惹得全城偷听八卦
【偷听心声+金手指+团宠】注:有男主!地府有两害:一害一株花,二害一本书。掌管世间万物事的生死薄生出灵智后,凭借先天条件天天吃瓜不干事。历经千年岁月,一株曼珠沙华化成人形,阎王见她资质不错,破例让她当
鱼塘主要钓鱼
快穿之柳暗花明又一村
快穿之柳暗花明又一村
摔倒后,晓芸穿越回20年前,她辞职回村照顾姥姥......晓芸苏醒后,她翻着帅哥的照片,看着哪个都好看,咋选好呢?“选他吧!”陆教授指着自己的照片......抱歉,陆教授的真身,出现的比较晚。
吾的网兜里没有渔
小锦鲤有空间,身穿七零被爆宠
小锦鲤有空间,身穿七零被爆宠
在二十一世纪的某个角落,有位孤儿院长大的少女,自幼携带的神秘手链,竟藏着个逆天的随身空间。这空间仿佛潘多拉魔盒,能大量囤货,生活因此变得奇妙非凡。一朝穿越,她来到了物资匮乏的七十年代。就在这时,一位正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