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568章 凌云志·生不如死(五)
西偏殿。
是永和宫最禁忌的地方,自乌雅氏无故中风瘫痪后,禁闭西偏殿的侍卫就撤了,康熙口谕敏妃,由她这个永和宫之主,负责偏殿事宜。
自那日起,谨嫔身边就只剩下了一个忠奴竹息。
八个佩棍的太监守在西偏殿门前,四个在前门,四个在后窗下。
个个瞪大双眼,炯炯地盯着眼前上满铁链的门窗。
“奴才给敏妃娘娘请安!”
敏妃扶着姚嬷嬷,笑着挥一挥手,太监们忙解开层层锁链,合力推开那厚重、积灰又腐朽的门。
糜烂、恶臭又夹杂着檀香味的水汽汹涌而出,敏妃用帕子掩着闭口,由姚嬷嬷一手持了蜡烛,一手扬灰,为身后的主子开路。
一阵嘎嘎嘶哑声后,敏妃笑着坐在无意识流着口水、无法言语、连眼神都暗淡的乌雅氏面前,似是不适应被烛火直照的光芒,眼珠子不停转动着,似是在表达什么。
敏妃含笑看着她,“阿灵阿府挂了白帆,你妹妹,十四唯一能仰仗的长辈,自决了。”
乌雅氏胸腔微弱的起伏一滞,似乎万分不可置信,片刻后呼吸急促,嘴巴“啊啊啊”半天,也没能说出一个字,犹如陷入蛛丝网垂死挣扎的黑色猎物,浑身都散发着摇摇欲坠的破裂感,拼命眨巴着眼珠子。
敏妃饶有兴趣地欣赏着乌雅氏现在的狼狈模样——
瘫软在床上,涕泪横流,再无记忆中那般工于心计、柔弱外表下暗藏锋芒、凌厉又伪善……
看着谨嫔,敏妃眼神微眯带着追忆,被这女人压在身下的二十年,当真是不堪回首啊!
十三被她放养,自己想见却被敲打,无宠之人不配待在永和宫。是以,无论皇上翻了多少次自己的牌子,为了孩子,自己都不得不替眼前人邀宠,借此短暂地拥抱十三,得到片刻的母子相处时间;
两个女儿也被她握在手心,在南三所艰难的生活,每一次探望的背后隐藏着无数个抄写佛经、绣经幡的深夜,自己的孩子,成了她拿捏、打压、掌控自己的工具,岂能不恨!!
甚至,为了更好地摆弄自己、拿捏渐渐长大的十三,命太医在自己的补药中做手脚,以至于缠绵病榻三年之久。
若不是宜修及时伸出橄榄枝,欲与自己合盟,只怕……还不等十三长成,自己就要病故了。
思绪渐渐从回忆中抽身而出,敏妃定定看向乌雅氏,乌雅氏眼珠转的更急切了。
只有乌雅氏能感受到,敏妃看着自己的那双眼睛里充满了仇恨、戏谑、报复……
“乌雅·成璧,你就在这儿腐烂、发臭,直至……死亡,不止是你的死亡,还有十四的!”
敏妃淡淡一笑,缓缓走到了门口,浑身的淡蓝色云段,在烛光照射下泛着荧光,当她微微侧身回眸,眸中是不加掩饰、肆意的戏谑、嘲笑,“十四去西北了,苦寒之地,啧啧,有四阿哥、八阿哥在,他永远、永远不会有翻身的机会,你的期盼彻底落空了。”
屋内的光,彻底消失,竹息也好,乌雅氏也罢,都重归深不见手的黑暗。
一转眼,七夕节至,弘晖随御驾前往畅春园避暑,弘晗、弘昕喜欢数术馆内各种新奇摆件、博学多才又幽默风趣的梅文鼎,孩子们各有去处,宜修的思念之情便尽数给了弘昭。
昨儿,特地把弘昭从策定府上接回来,弘昭在宜修母爱的目光审视中脊背发凉,不觉乖顺了许多,生怕下一刻额娘就跟他算账——
在策定府上住了三个多月,他干了不少糗事儿,譬如,把太子的姨母,法喀福晋最喜欢的摆件摔了个稀碎,据说那翡翠摆件,是太子外祖生前的最爱;
给策定府上的马儿下了春药,嘶叫了整整三天后,二十匹马软了腿,口吐白沫地撅了过去,其中还有一匹御赐的白骏雪花骢;
往策定饭菜中下了五十次泻药,每一次都被发现,每一次都被抓包,每一次都被压着倒立抄佛经……呜呜呜,现在想想手还隐隐作痛。
这日夜里,胤禛在内室简单梳洗一番,破天荒地和二儿子和睦相处,坐在八仙桌前等宜修。
宜修坐在胤禛的右手边给俩人勺了汤,一会儿给胤禛夹菜,一会儿给弘昭盛汤,“多吃些,难得相聚,要好好吃饭。”
弘昭接过额娘递过来的汤,眉眼弯弯地道谢,“额娘,儿子很想你,真的、真的想。额娘美丽更胜以往,儿子看着都心动。阿玛,额娘好看吗?”
“……”这是亲儿子,逮着机会就挖坑让他跳的亲儿子,自己何德何能摊上这么个不省心的亲儿子啊!!!
胤禛脸一黑,不复之前的云淡风轻,上赶着给宜修夹了菜,这才瞪着二儿子道:“你额娘乃是人间少有的贤良美妻,吃你的菜,食不言寝不语。”
这么久没见面,一见面父子俩从父慈子孝到互相挖坑不过片刻,嗯,很符合宜修的预期。
“弘昭吃素了三个月,来,多吃些肉。”宜修放下筷子,用湿帕子擦了擦手,亲自给弘昭剥了几只鲜美的河虾,又看了胤禛一眼,示意他收着点,难得儿子回府呢。
弘昭一口一个大虾,喜滋滋地道谢:“谢谢额娘!”
胤禛无声叹气,这儿子从来就不让人省心,天知道他私底下赔了策定多少东西,才摁下策定府上的闹腾,享受了难得的三月闲暇时光。
宜修给他夹了几块平常不让吃的鹅肉,又呈上了后院姐妹做的鲜花饼,小声对他说:“七夕佳节,给了好脸色,莫要板着一张脸,等会儿还要带孩子们去放花灯呢。”
胤禛快速扒了鹅肉,喝了碗热汤,漱了口,才捻起鲜花饼,一口一个花香,心满意足地拉着宜修、牵着弘昭去了前院。
很快,嘉珏、淑媛、嘉瑜、淑妍、嘉瑗、嘉璟(董令月生)、淑婵(颖儿生)、弘显、弘晁、弘曦全都到齐,几辆马车载着人前往护城河。
一路上,孩子们掀起窗帘,看着繁华的街道上密密麻麻的各色花灯,叽叽喳喳说着自己看到的大花灯,整条街道灯火通明,胤禛平添了几分烟花气,好心情地指着远处的“大鳌山”道:“每年的大鳌山都不一样,今年的是百鸟朝凤,每一层都是不同的花鸟!”
弘昭、嘉珏等人看着街道两旁的铺子上挂着一排排华美的花灯,又看着远处的大鳌山,好奇地问:“好漂亮啊,阿玛、额娘,街上真热闹。”
胤禛笑着道:“今儿是七夕,晚上有京城一年一度的花灯会,很多才子佳人都会来看花灯会夜晚的风景。咱们今儿去护城河放花灯,乞求来年顺顺利利,也期盼你们的姻缘和和顺顺。”
眼前的孩子们,除了淑妍、嘉瑗、弘显、弘晁、弘曦外都定了亲,放花灯祈福,还是要的。
马车到了地,宜修吩咐剪秋把备好的花灯摆了出来,由着孩子们选,弘昭率先选了个老虎样式,弘显、弘晁、弘曦也选了猛兽的,饶是病弱的弘曦,也喜欢样式威武的花灯,女孩们则偏爱各种花样式,牡丹、芍药、蔷薇等。
宽阔静谧的河面上,已经有无数盏花灯随波逐流,十分赏心悦目。
宜修递上笔,胤禛接过,在花灯上写下了心愿,孩子们有样学样,随后将花灯放入河水中。
燕啄绍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