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老公孩子热炕头

第419章(1/1)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419章

苏艾也没有客气,戴上手套接了过来。

这个扳指一眼看过去就是一汪春水的绿,那盈盈的翠绿当真是让人移不开视线。

照着阳光仔细看去,又能看到扳指中的绿,是一点点杂质也没有的。

如果扳指可以化成妖精,那一定是顶级摄人魂魄的那种。

只是这东西经过太久时间的洗礼,光泽略有些黯淡,上面也有一些风霜历史的痕迹。

除此之外,哪里都很完美。

这东西,保存的这个完整程度,真的是让人难以置信。

“我是很喜欢收藏这些东西的,因为我觉得古董这些东西,真的是见证了历史的物件,是时代的兴衰,是王朝的见证,有时候更让我觉得历史中的一个个人物,并不是课本上冰冷的字眼,而是真真切切的存在过的。”

“也承载着他们的喜怒哀乐。”

“不单单是我喜欢收藏这些东西,我爷爷辈就开始收集了,我爸也喜欢,我们三代人的收藏,我家里的藏品挺多的,就是那个动乱年代,都保存了不少。”

“只是我最近来o市也是忙工作,如果你是在我家那边碰到我,我甚至可以邀请你去我家的展室参观一下。”

“那可太有荣幸了。”

“其实我们也是出来玩的。”

“不知道欧先生什么时候走?我们再玩几天就回去了。”

“我可能还会在这里待一星期左右。”

“如果你真的愿意一同前往去看看的话,一周后我们可以一起去。”

“我曾经碰到一群土夫子卖金缕玉衣。”说到这里,欧烨熠的话语中满是自豪,很明显,这是他最得意的藏品。

“金缕玉衣?”

苏艾目瞪口呆:“是汉代的玉匣?”

汉代距今那可是两千多年前的文物,金缕玉衣也是汉代的王公贵族最高等级的丧葬服饰。

用金线缕结,玉片衔接,一般这种规格的丧葬服饰,只有皇帝,或者是超级近臣,才有资格享用。

汉代人觉得这样能保持尸身不腐。

还有银线编织的,和铜线编织的,分别称为银缕玉衣和铜缕玉衣,数量比金缕玉衣的数量要多得多。

“正是!”欧烨熠下巴微抬,目含傲然。

这下连纪阳都跟着侧目,他也是学过历史的,自然是知道这个东西的真正价值。

真正的金缕玉衣,如果是完整的,那是真的价值连城不说,对国家也是意义非凡。

“那欧先生家,我是非拜访不可了!”苏艾拱手:“只希望到时候欧先生别嫌我烦才好。”

“哈哈哈,欢迎之至。”当然,欧烨熠不止这些藏品,但说出这一件,已经足够吸引人了,多的他没有再说,转移了话题。

“这个扳指,你觉得怎么样?”欧烨熠问这个问题明显不是想听苏艾的评价,而是想要苏艾的赞赏。

因为这个东西他也是很满意。

苏艾仔细转着手里的扳指。

良久没有说话。

欧烨熠疑惑:“嗯?”

苏艾这时候却轻轻的把戒指放下,脸上的表情突然变的有些凝重。

“欧先生,这个扳指您从哪里收来的?”

“找人鉴定过吗?”

欧烨熠这时候已经觉得苏艾态度有些不对了。

但还是回答道:“这是从一个平时喜欢收藏玉的商人那里收来的。”

“他当时不知道是古董,还只以为是个帝王绿的扳指,因为缺资金,还拿出来卖的。”

“也是我们这个行业的,你应该不认识。”

“能得到它也是我的幸运。”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夺我嫁妆?和离后我搬空将军府
夺我嫁妆?和离后我搬空将军府
她出身将门,自小在金戈铁马的氛围中长大,练就了一身铮铮傲骨,行事果敢、坚毅刚强。家族荣耀如同璀璨星辰,照亮她前行的道路,本应在属于她的天地中大放异彩。然而,命运的齿轮无情转动,家族突遭变故,亲人被流放
佚名
说好的受苦呢?我快被宠上天了
说好的受苦呢?我快被宠上天了
她睁眼醒来,竟穿越成了书中男主怀孕六个月的恶毒前妻。原主一心钻营,费尽心机嫁入傅家,只为圆那当官太太的梦。然而,当傅家蒙冤遭贬、落魄在即,原主决然打胎离婚,不顾家人的苦苦哀求。看着帅过明星的老公,摸着
佚名
穿越成皇子后,被女帝送去和亲了
穿越成皇子后,被女帝送去和亲了
一觉醒来,他惊觉自己竟成了大周神国的六皇子!刚想感慨一番,女帝的一纸逆天圣旨就砸了下来,宣布即刻送他去和突厥和亲!正当他风中凌乱时,神级选择系统悄然激活。他咬咬牙,决定接旨谢恩,没想到系统竟奖励了他神
佚名
你惹她干嘛?撒旦来了都得领两巴掌
你惹她干嘛?撒旦来了都得领两巴掌
【沙雕搞笑+封神榜2.0+玄学+1v1】飞升渡劫失败后直接魂归地府?不打紧,看我祖师爷霸气捞人!本以为会直接走天庭后门被捞上去,要么留在地府当个鬼差,再不济送到好人家投胎享福。然而实际情况——孟婆汤都
玉秀成锦
追妻路漫漫:霸总请为你的行为买单
追妻路漫漫:霸总请为你的行为买单
我是名动京城的第一千金,容颜倾城,骄傲明艳,也是让众多京城公子趋之若鹜的存在。可我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当年他母亲因为手术需要寻找骨髓,我凭借骨髓换了他一纸婚约,可是成婚三年,我俩相敬如“冰”,他不满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