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妾灭妻?她改嫁皇帝生皇子

第643章(1/1)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643章

嫣然冷睨了她一眼,有些不悦道:“与你说过多少次了,别再提那件事别再提那件事,你为何就是不听?”

采儿撇了撇嘴,嘀咕,“这事本就发生过,为何不能提啊?”

“……”

郭嫣然懒得理她,继续朝前走去。

她不是那种情窦初开,还幻想着能得一个圆满的小姑娘。

他回去后没再来庵堂寻她,证明临走时说的都只是客套话。

她若当真,便注定会落个苦熬苦等,最后熬得油尽灯枯的下场。

何必呢?

采儿跟在后面,一边走一边埋怨,“程世子言而无信,明明说好会对姑娘您负责的,

可这一走就是小半年,连封书信都没有,更不曾与他父母提及过此事,不然国公夫人绝对会来看望您。”

郭嫣然猛地顿住脚步,回头狠瞪了她一眼。

“再管不住你的嘴,就给我回国舅府去,免得你说错话害了程世子也害了我。”

采儿缩了缩脖子,不敢再念叨。

她恨死程世子了,忘恩负义的薄情郎,果真跟盛京那些王孙公子没甚区别。

礼部下旨,朝廷三品以上的官员家眷于九月初一进宫觐见新后,无故不得缺席,否则便以藐视国母论处。

旨意都下来了,谁还敢在这个时候端着架子表露出不满,那不是存心给这位皇后娘娘找不痛快么?

得罪了新主子,她转身在陛下面前吹枕边风,家里头有几个官位够帝王贬的?

因此内务府没收到一个告假的折子。

翌日,凤仪宫。

云卿在尚衣局的尚宫尚仪们的侍奉下换好了礼服,戴好了凤冠。

礼服并不是传统的明黄色,而是浅紫的布料。

衣襟衣摆上都绣着展翅高飞的凤凰纹案,衬得她越发的尊贵优雅。

皇后娘娘在镜前打量了一番,好奇的问:“是你们自己主张选紫色布料缝制凤袍的么?”

立在一旁的尚宫尚仪们听罢,纷纷跪了下来,个个脸上露出惶恐的神色。

她们误以为这位新后不喜这紫色,要治她们擅作主张的罪。

毕竟皇室中最尊贵的颜色是明黄,突然换成紫色,有敷衍中宫藐视中宫的嫌疑。

可她们冤啊!

尚衣局尚宫颤巍巍的俯身叩首,抖着声音道:

“回,回娘娘,即便您给奴婢一百个胆,奴婢也不敢擅自改了这凤袍的颜色,

是吴总管,是他前几日去尚衣局吩咐用紫色的,奴婢也不敢细问,只能照着他的意思做。”

一听吴公公,云卿哪里还不明白?

那人自己不顾礼法,常年穿着玄色龙袍,如今竟拉着她也违背祖制穿紫色凤袍,真是疯得不轻。

如果御史弹劾,他最好兜住。

“起来吧,本宫没有怪罪你们的意思。”

“……”

半个时辰,命妇贵女们陆陆续续进了宫。

云卿自然不会提前去凤仪宫正殿候着。

这世上也没有君等臣的道理。

她悠闲的倚靠在东配殿后窗边的软榻上,欣赏着花园里开得正盛的百色牡丹。

“除了盛京三品官员府的命妇贵女们,还有谁会入宫觐见?”皇后娘娘轻飘飘的询问。

灵染上前一步,颔首回道:“淮西总督夫人及嫡女,川北巡抚夫人及少夫人,岭南成安郡王妃及小县主。”

说此一顿,她翻了一下名录又道:“对了,还有英亲王妃,她是中秋节前夕携世子与世子妃入京的,

按照礼制,她本该节后第三日启程回中州封地,是太后娘娘体恤她二十余年没回京,多留了她些时日 。”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越求职!不选协和,我选轧钢厂
穿越求职!不选协和,我选轧钢厂
他在同学聚会上睡着了,一觉醒来,莫名其妙竟然穿越了。还成了情满四合院世界的北京中医学院优秀毕业生。毕业求职现场,协和和轧钢厂同时向他抛出橄榄枝。他二话不说选择去当厂医。可这时竟然觉醒了“诸天垂钓”系统
佚名
繁花:从1987年开局
繁花:从1987年开局
关于繁花:从1987年开局:叶平安,上海财经大学在读研究生。为了一客排骨年糕,回到了1987年的上海。开局一穷二白,没有系统,没有金手指,这个局要怎么破?不怕!反正离主角团这么近,抓住机会,一切都有转
九天九地
重生六零:我靠随身空间养活妻女
重生六零:我靠随身空间养活妻女
上一世,他是文盲,听从母亲重男轻女的旧思想,逼死了妻子和大女儿,二女儿记恨他一辈子,小女儿被拐卖几经波折死了,他落得个家破人亡。重生归来,他发誓要将妻女好好呵护在手心,把前世亏欠的全都弥补回来……
往来皆是客
前夫处处护青梅,掉马高嫁他急了?
前夫处处护青梅,掉马高嫁他急了?
【年代+父子火葬场+追妻追女儿不复合+大女主觉醒逆袭打脸】夏相宜嫁给丈夫周裕礼六年,生下一儿一女,任劳任怨五年,没想到换来的却是丈夫和儿子贬低和嫌弃。不但让她代替白月光下乡,还想抢她辛苦得来的工作,儿
茜朵夏
大唐:李二!你传我皇位干什么?
大唐:李二!你传我皇位干什么?
关于大唐:李二!你传我皇位干什么?:李恪穿越到唐朝,成为李二第三子——蜀王李恪。本以为能当个逍遥快活的皇子,这辈子一直咸鱼下去,却意外觉醒了纨绔系统。早朝,突厥使者觐见李二。突厥看准大唐还未完全恢复元
回家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