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暗投明

第一百八十一章 路中悍鬼,穷途末路(2/3)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一百八十一章 路中悍鬼,穷途末路

“散粮救民,皆臣一人之过,请陛下降臣之罪!”

众臣见得此状,便是纷纷出列求情。

实则百姓之所以如此困苦,原因自然也在袁术。

但他们这些人不能怪袁术,那就只能将责任揽到自己身上。

看着众人如此,袁术自是眉头紧皱,沉吟许久,方才微微一叹,起身上前扶起舒邵道:

“仲应何以只愿自己享有此名,而不愿与术共享?”

“公即忠于职守,术安肯害之?”

别看袁术沉迷享乐,实则收纳人心也有一套,如此施为之下,舒邵自是感激涕零。

而麾下众臣亦是暗赞袁术慷慨大度。

如此施为一番之后,袁术便令人放了舒邵,又分出了千石粮草用以救济灾民。

然则这样一个举动,他名声上是好听了不少。

可军中粮草却再度陷入了紧张的状态。

不仅他所征纳的新兵开始逃脱,就连原本旧部也开始慢慢溃散。

眼见此状,袁术自然急了,忙将众人招来问计。

而现在,即便是阎象也感觉一阵绝望。

如果在之前袁术果断一些,即便败不了刘备,也能南下庐江或者遁入徐州,寻求东山再起。

可伴随着袁术的一系列操作,形势已然差的不能再差。

军队散了,只要威望还在,还有钱粮,就能拉起一支军队。

可人心散了,那是无论如何都拉不回来的!

所以阎象虽有治国之才,却也再拿不出良策,只得对袁术建议道:

“如今我军困顿至此,已别无他图,天子之号已无大用,不若以此求取生机。”

“今陛下虽衰,陛下之兄袁公却雄踞四州,不若发信袁公,以帝号相让,求取袁公援助。”

若是以往阎象说出这等话来,袁术必然勃然大怒。

因他这人历来瞧不上这个同父异母的兄弟。

甚至曾经写信给公孙瓒,直言袁绍只是他家奴仆,根本算不上袁家子弟。

可现在随之诸多打击同至,袁术也不得不正视现实,叹道:

“吾与袁本初历来不善,今便求之,恐其亦难纳之!”

阎象见其松口,自是连忙劝解道:

“若论天下亲者,无过父母兄弟,袁公即为兄长,若陛下肯求之,岂有不纳之理?”

袁术闻之,沉思许久,便点头应诺。

而后亲自给袁绍手写了一封书信,先久违了的问候一下兄长,而后表示天命在袁而不在刘。

如今袁家坐拥半壁江山,户籍百万之众,合该称帝,振兴朝廷。

自己眼下是不行了,准备将帝号让给兄长,还望兄长收纳。

这一封书信写得态度极低,一路朝着河北发去。

此时袁绍正在易京围困公孙瓒,收到此信之后,想到终究是兄弟,不至于见死不救。

于是传令其长子袁谭出兵,接应袁术北上。

而此时吕布因之前秦松之言,率兵北上正在和臧霸大战。

袁谭见得此状,心想这路遥千里,我怎么接应去?

思虑许久之后,他就给袁术回了一封信,表示小侄奉父亲之命,接应叔父,让吕布拦道,无法南下。

叔父若有意,可从徐州北上,待得徐州,小侄必领兵相迎。

这封信一传到袁术手上,可算是让袁术又喜又忧。

喜的自然是袁绍肯接纳他去河北,但忧的却是从汝南到青州千里之遥,他如何去得?

若是他没有兵马,那自然孤身就去了。

可现在他麾下还有这么大盘子,无论是曹操麾下还是刘备麾下,都不会放他过去。

对此,袁术便再度将众人招来问话。

鲸二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
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
他穿越了,还成了大明那个即将要吊死在歪脖子树上的皇帝。看着已经陷入危难的大明,以及要夺走他江山的奸臣,他决定要做一名暴君!斩奸臣,屠建奴,收腹地,立新法,一切对抗他的人,他都一一铲除。西蕃,吐蕃,那不
佚名
女儿大闹西游,将我吹成荒天帝
女儿大闹西游,将我吹成荒天帝
(多女,轻松爆笑无厘头,沙雕,)李叶穿越到大唐贞观时期开了个养老院。有天李叶捡到个女婴,于是将女婴收养。七年后,女儿独自外出寻仙问道…可谁知,这竟是西游世界。女儿混入了取经队伍,然后一路剧透。一众西游
六大爷
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
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
关于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刚穿越成扶苏的老师,就发现这货居然读书读傻了!还想学儒家治国?这大秦迟早要完!为了大秦的未来,我决定给扶苏来一套“儒学”震撼教育!“君子不重则不威?意思是揍人要狠!
卷毛泰迪熊
别出心裁
别出心裁
【团宠,马甲,双洁,异能,女强】【清冷禁欲太子爷x疯批钓系小妖精】洛云嫣,金字塔尖洛家那唯一的姑娘。可她4岁被拐,家人对她而言不过是可有可无的存在罢了。对于时隔十五年回家认亲,她也只不过是当作完成任务
倒霉啊倒霉
乡村姑爷逆袭路
乡村姑爷逆袭路
为救父亲,吴凡不得不做了城里的上门女婿。只是城里人看不起他,家里人除了小姨妹外都百般为难他,特别是妻子,居然不顾他的感受和尊严,和别的男人有着不太正常的关系。一怒之下,吴凡直接回到农村,立志振兴农村,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