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窃取淬毒天赋,我的毒能弑神

第145章 无限可能(2/3)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145章 无限可能

越大伤害越少,反而自己受到的伤害越高。

光是想想,就知道敌人有多绝望。

其后是第三个特性【创世之光】:东皇钟释放出耀眼的光芒,瞬间净化周围的一切负面状态,并恢复友军的生命值。

这个属于大范围的解控和治疗技能。

可以瞬间解除十公里范围内,所有己方目标的一切负面状态,同时恢复生命值。

这个生命值恢复,是根据持有者的生命值上限计算。

也就是说,持有者生命值越高,给对手恢复的生命值越多。

如果队友的生命值还没有顾楠气血的一半,使用了【创世之光】之后,可以瞬间把残血的己方战友,全部回满气血。

这恐怖效果,光是想想都令人咂舌。

最后一个是【永恒守护】。

也是【东皇钟】四个技能之中,唯一一个,不是群体性效果的特性。

它可以在持有者死亡后,自动触发一次强大的复活技能,将持有者从死亡边缘拉回,并恢复所有的生命值和灵力。

也就是说,持有了【东皇钟】之后,顾楠相当于拥有了无限的寿命。

只要死亡,就可以通过【东皇钟】进行复活。

作为人族至宝。

可以发现,东皇钟其实最大的作用,就是国战或者种族战争。

因为,东皇钟的大部分特性,针对的都是群体目标。

可以群体攻击,也可以群体防御,甚至还可以群体治疗和控制。

这几个功能,不管是哪一个,单独拿出来,都足够在关键时刻扭转战局。

不愧是人族至宝,他的强大,不单单是强大持有者本人。

更可以强大所有人族队友。

前一世,如果有【东皇钟】的话,人族的种族之战,肯定要轻松一些。

这么强大的【东皇钟】,顾楠自然很喜欢,也很满意。

不过唯一有点头疼的是这【东皇钟】的使用,消耗的都是气运值。

【天灭之音】使用每秒钟需要5000点气运值。

【钟灵护体】每秒钟需要1000点气运值。

【创世之光】使用一次需要点气运值。

至于【永恒守护】?

使用一次更是达到了恐怖的10万点气运值。

顾楠最喜欢的复活技能,如果留存气运值不足十万的情况下,根本无法触发。

也就是说,为了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顾楠留存的气运值都不能少于10万点。

然而,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这件东皇钟使用也需要气运值。

只要装备在身上,每秒钟都需要消耗100点气运值。

这也就意味着,这么变态的一件装备,顾楠根本不能随心所欲的使用。

只有在危急关头,或者是国战、种族之战的关键时刻。

才能使用。

否则的话,单是【东皇钟】穿戴的成本,都足够顾楠心疼好几个月。

不过,想想也能理解。

毕竟【东皇钟】这样的人族至宝,已经超脱了普通神器的上限。

整体属性提升,用变态来形容,都不足以描述其万一。

这么强力的装备,需要消耗的,肯定不是一般的东西。

只有足够的人族气运值,才能发挥出这件装备的基础属性以及特性。

独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废土:新纪元
废土:新纪元
关于废土:新纪元:++战后的灰暗纪元,资源极度匮乏,适宜居住的地方,受战乱影响较小,被规划为生活区,而生活区外,是一片狼藉,环境恶劣的废土。一心只求生存的青年,在乱世之中登场,被卷入一次次争斗之中,是乘风而起,扶摇直上,还是一腔热血归于尘土?
停山水
神秘复苏之卖货郎
神秘复苏之卖货郎
五浊恶世,地狱已空。厉鬼复苏,人间如狱。风生水起,袋里乾坤。血湖之下,安有人哉?“嘘,别说话,风铃声响了。”
二十八宿皆回眸
重生2000:从追求青涩校花同桌开始
重生2000:从追求青涩校花同桌开始
【重生+青梅校花+恋爱日常+狗粮+赚钱】身患绝症的陈凡重生2000年,再次见到了自己的白月光校花同桌苏若初。前世,两人的爱情相敬如宾,举案齐眉,女友却因为一场车祸意外身亡。陈凡抱憾终身。这一世,陈凡发誓绝不放手,要创造一个崭新的商业帝国,给她最完美的爱情跟未来。“苏若初,这辈子我要牵着你的手,看尽星河灿烂,人间繁华!”
痞子老妖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穿越大明末年,成为贫镇一小民,面对乱世,魏昶君发现自己能联系未来。 于是一个超级巨国为金手指,开启征战天下。 史记: 1628年,青州蒙阴县降圣人,囤积粮草,畜养劲卒,欲角逐天下。 1670年,明朝走到最后尽头,张献忠,李自成,后金,直到魏昶君率领大军出世,天下无人不畏君,创新朝。 1680年,亚大陆,俄国罗曼诺夫王朝决战输给东方,成为附属国。 1690年,欧洲围攻东方,但再一次感受到比成吉思汗
斩悬
抗战:我能读心,你拿什么赢
抗战:我能读心,你拿什么赢
穿越后,我成了军统特工。 现在正是民国时期,这可不是一份好差事! 可我获得了读心能力,还有满腔爱国心支持。 我选择,成为一名优秀的谍战人员。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