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梁山:我打造了最强阵容

第 664 章 开京就在眼前!(1/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 664 章 开京就在眼前!

开京。

距离李资谦软禁王俣,拿下开京控制权,已经过去了四五天了。

这些时间里,南高丽两道的人马已经集结完毕,从杨广道一路北上,目标直指开京!

这些人,自称讨逆军,以原仁州李家支脉弟子李根硕为首,打着“清君侧”的旗号,一路向北!

而且他们似乎得到了大宋的支持,在他们身后,是大宋的梁王殿下!

梁王带领着大宋的军队作为讨逆军的后盾,为他们提供支援!

杨广道的守军们,在两路大军的冲杀之下,根本没有反抗的余地!节节败退!

有些人甚至直接原地反水,加入到了讨逆军之中!

当然,也不是没有硬骨头,有一位同样出自仁州李家的将军被围之后,就大骂李根硕:

“卖国匹夫!你这种卑贱的支脉弟子,永远别想成为我仁州李家的主脉!”

但回应他的,是李根硕手中的战刀。

银白的战刀一次又一次捅进了那人的身体里,等到李根硕停手的时候,刀身上已经布满了血迹。

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大宋有句古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们讨逆军,就是要推翻你们这些平时高高在上的主脉弟子!”

“凭什么你们这些主脉弟子,生来就高高在上,要什么有什么?”

“凭什么我们支脉弟子,就得给你们当牛做马,只为得到那可怜的一点儿施舍?甚至得到你们的施舍,我们还得喜笑颜开?”

李根硕这几天啊,被许贯忠和萧嘉穗两个人联合起来,灌输了不少道理,现在的李根硕,已经不是几天前的那个李根硕了!

他进步了!

那个出自主脉的将军,没想到李根硕这么能说,再加上被捅了好几刀,他已经没有说话的力气,只能带着不甘和愤恨去见了他们老祖宗。

这种场面,在过去这些天的杨广道,一直在上演。

讨逆军中,不止李根硕一位大家族支脉弟子,好多其他家族支脉的人,也都来了!

因为他们听说了,梁王放出话来,不想当主脉的支脉不是好支脉!

只要有这个想法的,就来参加讨逆军!他赵原,以大宋梁王的名义,帮助他们实现梦想!

这话一出,一时间整个高丽,更加风云激荡!

“哥哥啊,讨逆军越来越多了,以后咋办?真让他们成为主家?”

萧嘉穗问正在看地图的任原。

“你问我干啥?这话不是大宋梁王赵原说的么,咱们这儿谁叫赵原?”

任原抬起头,一脸“迷茫”。

“哥哥啊,你的脸皮越来越厚了。”

“老萧啊,你的皮是越来越痒了。”

许贯忠在边上笑着看两个人互怼,他已经习惯了,山寨那么多军师中,就萧嘉穗敢这么和任原闹腾。

“报!大帅,杨将军和孙将军,已经攻下了广州!”

“报!大帅!关将军和秦将军拿下了汉阳!杨广道已经无险可守!”

“报!大帅!卞将军和鲁将军等人已经击退了交州前来支援的敌军!正在围困贼人的春州!”

寒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医婿崛起:开局我继承了隐藏家产
医婿崛起:开局我继承了隐藏家产
被赶出家门,被迫断了所有联系,他从此成了人人欺辱的上门女婿。 可四年后,家族一夜覆灭,他这才知道了当初的真相…… 家族的仇,他势必要报! 谁敢拦路,他就把他们送下地狱!
佚名
综影视炮灰也要美丽
综影视炮灰也要美丽
为了完成每个炮灰的心愿
山海明月
她只想抱大腿,禁欲王爷却被钓疯了
她只想抱大腿,禁欲王爷却被钓疯了
十项全能家庭主妇穿越而来,被人下了媚药,未婚夫要解除婚约,她转身嫁给了“不能人道”的王爷。 岂料不共戴天的仇人是当今陛下,她却嫁了陛下唯一的儿子。 妖媚如她,唐僧来了都顶不住,她要让稷王娶了媳妇忘了爹。 什么?王爷护不住她?那就和离,王爷只能夜夜翻墙会前妻。 和离女子竟然怀孕,王爷没羞没臊偷着乐。
爷今儿要早睡
天崩开局!两间破屋,还有两个娃
天崩开局!两间破屋,还有两个娃
我前脚和结婚六年没有感情的老公离婚,后脚才出民政局,穿书了。 一睁眼,我成了年代文对照组里的女配。 设计女主,表白男主不成,反被设计嫁给了生产队里的家暴狂。 女主怀孕吃肉,我怀孕吃个鸡蛋还要被丈夫打。 女主生完孩子,男主托人照顾坐月子,我生完第二天就要去地里干活。 女主带着孩子返乡参加高考上了大学,我因为偷吃了一口肉,被惨遭打死。 放眼望去,别墅成了两间破屋,家徒四壁,四处漏风,还有两个哭着喊饿
佚名
朕如此昏庸,怎么成了星主
朕如此昏庸,怎么成了星主
穿越大周皇帝,只要败坏国运,就能获得奖励,甚至能飞升成仙。 当一个明君咱不会,当个昏君还不容易? 于是李天重用太监,成立西厂,监察百官;取消早朝,让皇后批阅奏折,以后宫干政;重用外戚把持朝政,军权旁落…… 可是。 “启奏陛下,西厂抓获贪官污吏百人,如今朝堂清明,政通人和!” “启奏陛下,户部税收一亿两白银,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 “陛下,末将灭十七国,大周疆域扩大三倍,无数小国派出使臣觐见陛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