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海:系统在手,我的眼睛就是尺

第420章(1/1)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420章

唐琴开始给这些珍珠分类,她把颜色相同的分在一起。

然后拿出一把特殊的尺子,给这些珍珠量着尺寸,还在本子上做着记录。

张海岱看的紧张,“寒哥,我去拿饮料,你要喝什么?”

“给我瓶冰可乐吧。”别说是张海岱了,他也有些紧张。

张海岱又看向唐琴,唐琴这么专心,他不敢打扰唐琴,但也不敢不给她拿饮料。

女孩子应该比较喜欢喝橙汁吧?

张海岱就拿上来一瓶橙汁和两瓶冰可乐。

张海岱把可乐递给江寒,又给唐琴递去了橙汁。

“唐小姐,这是给你的橙汁。”

唐琴瞥了那橙汁一眼,没有说话,也没有接。

江寒拉了拉张海岱,把橙汁放在了一边。

张海岱在心里骂娘,这女人也太拽了吧。

吃烧烤的时候还疯了吧唧的。

站在凳子上又唱又跳,脑子就跟抽风了一样。

还是菲姐好,菲姐可比她温柔多了。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唐琴终于把那些珍珠全都测完了。

她看到了放在柜子上的橙汁,这才拿起来喝。

她看了眼张海岱,“不好意思,这是我们做事时的规矩。不能喝饮料喝水,也不能随便说话。”

饮料之类的都有化学成分,万一饮料溅到鉴定物上就不好了。

而他们说话时呼出的口气,也会影响鉴定物表层的质感。

虽然她戴了口罩,但她还是会小心。

当然不说话也有另外一个原因,因为他们会碰到一些从地底下挖上来的东西。

有些都不知道从哪个墓里弄上来的。

他们也怕喘气太大,会吸入墓地里的气息,从而影响他们的健康。

张海岱长舒了一口气,“原来是这样啊,那没事没事。”

别人认真跟他解释,他又憨上了。

江寒看向唐琴,“这一批珍珠怎么样?”

这是江寒最关心的。

唐琴笑了笑,“你呀,虽说是个渔民,但你这运气真不是盖的。就你这样的赚钱本事,一般的小老板都比不过你。”

唐琴从包里拿出好几个小盒子,她用戴着手套的手把那颗纯白色的珍珠放进了小盒子里。

“你的这29颗珍珠里,这颗白色的珍珠已经达到了81毫米的直径,而且整颗珍珠非常的圆润,几乎没有什么瑕疵。”

江寒认出来了,这颗珍珠就是唐琴那时候特地语音过来,让他一定要保管好的珍珠。

她好像说这个珍珠会是他所有珍珠中最有价值的。

“就算这是一颗养殖的珍珠,我也能够开到2万一颗的价格。但它又是野生的,这野生珍珠的天然光泽度,比养殖的珍珠要好。光这一颗珍珠我就愿意给5万。”

张海岱倒吸了一口凉气。

5万!

这小小的一颗珠子就值5万!

这能给那么多钱的,哪里会是傲慢小公主,简直就是财神爷啊。

江寒也是没想到有这么多。

他自己留下来的那颗珍珠,比这颗还要大,光泽比这颗还要好。

这么看来的话,他留下来的这颗珍珠已经超过了5万的价值。

他犹豫着要不要把自己留着的那个珍珠也卖掉。

想了想还是不卖了。

虽然他能够看透海底,但野生的珠母贝可遇不可求。

他可能这辈子再也碰不到这样的马氏珠母贝了。

这颗珍珠他就当是自己留着收藏了。

“其他的珍珠呢?”

“其他的珍珠有好有差。基本上都有一点瑕疵。”

唐琴又挑出了其中三颗,分别放进了小盒子里,“这两颗白色的天女,和着一颗蓝色的真多麻,我一颗给到15,000元。”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快穿时空
快穿时空
关于快穿时空:为了让自已从获新生,清雅加入了快穿局,完成五十次的任务。于是她便在不同的年代穿梭,完成宿主的各种心愿,人物从小到三岁幼童,大到六十岁的老人,各种奇葩的事件,让本就大条的清雅应接不暇,但她
墨兰清雅
乾坤天帝
乾坤天帝
关于乾坤天帝:剑仙李卿缘,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一条世间稀有的龙脉。然而,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引起了荒芜之地各大宗门的觊觎与嫉妒。为了能够将李卿缘置于死地,这些宗主不惜动用禁术,请神下界!那所谓的神只,高高
欲往ss
灵魂互换,我在朝堂替他厮杀
灵魂互换,我在朝堂替他厮杀
一场意外,让她与帝王灵魂互换,命运就此交织。每月十五,他们都要在对方的世界里挣扎求生。她踏入权谋漩涡,朝堂之上,太后垂帘弄权,信王觊觎皇位,连身边最信任的内侍也暗藏反骨,朝野上下皆是虎视眈眈的恶狼。皇
佚名
穿成炮灰?我靠虐渣逆袭成海后
穿成炮灰?我靠虐渣逆袭成海后
关于穿成炮灰?我靠虐渣逆袭成海后:一朝穿越,发现自己面对的是一群穷凶极恶的海盗,一船等待救援的俘虏,几个连税都交不起的小破渔村……这是什么地狱难度的开局?!不过没关系,有困难就踏平,有敌人就干掉,万里
皎月芽
重生后,我真的只想做好事
重生后,我真的只想做好事
那个曾是社会顶流的大佬,一朝穿越重生,回到了青涩的高中岁月,借住在阿姨家。想当年,他手段狠辣,结局却凄凉无比;而今,他决定洗心革面,带着一众兄弟转型成为合法的商业大亨。然而,命运似乎给他开了个玩笑。明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