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宠婚:小作精后妈美丽多娇

第114章(1/1)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114章

第114章

乔晚最后还是把新衣服先赊给俩小子。

毕竟天越来越冷,之前的旧棉袄小的不成样子,总不能真让俩小子的胳膊腿给冻坏了。

俩小子就算想硬气的拒绝,也碍于现实,不得不接受。

看着他们俩垂头丧气的出门,乔晚看的好笑。

这时,大门外进来一人,正是段夏,脚步匆匆。

“嫂子,赶紧收拾收拾,老闻让我带你去市政府过户。”

乔晚一愣,接着反应过来,来不及招呼段夏,匆匆丢下一句:“等会,我去穿衣服。”

说完转身进屋,摘下围裙,给小丫和自己套上外套穿上鞋就往外走。

段夏已经捏着锁等着了,见他们出来,直接扣上大锁,带着二人就往大院门口走。

到了门口,就看到闻彻已经开着一辆车在那等着了,后座上还坐着李淑琴,看到他们来,往里让了让。

“大妹子来啦?快上来,坐这,哎呀,你是不知道”说着,就开始诉说这次过户的不容易。

“原本是不行的,我这不是念着大妹子受了委屈,又实在有个好手艺,不忍心,如果是直接在那上班就好了,毕竟是正式工,拿国家饭碗的,和投机倒把不一样,也简单,只要大妹子你说一声,就能进国家单位的。”

这是还想做最后的挣扎:

不想把理发店过户。

乔晚全程只笑不语,时不时的应和两句对方辛苦的话,就是不接茬。

李淑琴见乔晚油盐不进的样子,气不打一处来,手就松开了。

怎么比闻彻那茅坑的石头还要硬?

口都说干了,也不见动摇。

想到这,李淑琴的心头就是一阵郁结:

这两天越跑这事,越觉得自己亏的不是一星半点。

如果把这个理发店的房产权拿到手,到时候不管是给沈美玲继续干还是租出去,那都是一笔钱

这几乎是白得的好事,可偏偏

李淑琴如何怄气,其他几人并不在意。

车子越过小镇继续往前开。

乔晚看着镇子一点点变小,想起之前段夏说是要去市政府办理过户,那也就是要去市里。

来了一段时间,乔晚还没去过市里呢。

不止是她,就连小丫也好奇的趴在窗户上往外看。

沿路的风景没什么好看的,三三两两的行人,还有骑自行车的,“叮铃叮铃”的响着,被车快速的超过去,小丫看的兴奋不已,时不时的抓着乔晚让她看,乔晚也十分配合,时不时的发出一声低呼和惊叹逗小丫玩。

李淑琴见状,眼里闪过鄙夷,白眼一翻:土老帽。

结果才翻完,就见乔晚已经回头,定定的看着自己。

她一怔。

下一秒,乔晚就彻底转过身靠过来,担忧的看着她的眼睛。

“嫂子,你眼睛没事吧?刚才抽抽来着!”

李淑琴:“啊?没、没事!”

陈尘先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改嫁战神皇叔后我真香了
改嫁战神皇叔后我真香了
云灵独守空房三年,本想等着丈夫归来,夫妻琴瑟和鸣。却不料,丈夫带回一个和亲公主。 公主金枝玉叶,功于社稷,温婉如玉,所求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平妻之位。 哥哥沙场失利,身死殉国;姐姐在宫廷失宠;她们安阳候府在这风起云涌中,如同一叶孤舟飘摇不定。 在众人眼中,她云灵成了弃妇,安阳候府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 然而,她云灵岂是轻易屈服之人?将军府的荣耀与尊严,岂容他人践踏! 一纸和离书,她以女户家主身份撑起来
雪衣公子
三年舔狗,竟在婚礼现场退婚白月光
三年舔狗,竟在婚礼现场退婚白月光
婚礼前一天晚上,新娘却和别的男人喝交杯酒。 萧一凡知道真相后,终于决定放弃苦苦追了三年的白月光。 婚礼上,终于说出了最硬气的话。 “孤芳自赏!” 萧一凡语气平静,古井无波道:“水性杨花的女人,别再玷污我的世界!”
丰溪伊人
在四爷后院佛系养娃日常
在四爷后院佛系养娃日常
关于在四爷后院佛系养娃日常:一场疫病使得清铃成为大龄秀女,原以为走走过场就跟着额娘回广府自行婚嫁,没想到因为阿玛本事太大捡回一条命,还被惦记上了。四爷只想好好将这群逆子好好给掰正性子,这辈子好好辅佐皇阿玛,看能不能把贪官提前诊治了,没想到一封圣旨,从未见过的侧福晋就迎进门了。
树笠
穿成农女,开局嫁给死对头
穿成农女,开局嫁给死对头
喻今朝穿为无父无母的可怜农家女,被迫代替表姐嫁给一个病秧子书生。 年纪轻轻就要守寡,这人生简直太棒了,喻今朝高呼:“我嫁!” 谁料这个病秧子也是穿越者,居然是自己的邻居兼青梅竹马兼死对头。 洞房花烛夜,喻今朝和谢沧渊约定,她赚钱,他科举,两人齐心协力把日子过好,然后和离,各自娶嫁互不相干。 后来,他们的日子真的过好了,可这婚怎么就离不掉了? 【双穿越双洁+种田+科举+家长里短】
雪境
关家儿女
关家儿女
本书为本人长篇历史小说《关家大院》的续集,讲述了从1939年到21世纪一百多年间,关家几代儿女们在时代背景下的悲欢离合。 如果您是《关家大院》的老书粉,请从第一章开始阅读,如果您从未看过《关家大院》,推荐您先读读这本书,然后再来看这本《关家儿女》,那样故事更具连贯性。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