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

第3717章(1/1)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3717章

【明太祖朱元璋:你别胡扯,庸官能当上内阁大学士?】

【宋太祖赵匡胤:反正喝酒误事是事实!】

【唐太宗李世民:好了好了,朕说句公道话,傅冠当官可能不行,但民族气节无损。】

【秦始皇嬴政:唐太宗说得对。在民族大义面前,傅冠的小小渎职其实并不算什么。】

【宋太祖赵匡胤:不算什么?呵呵,就是因为傅冠这样的庸官太多了,所以明末才烂掉的!】

【明太祖朱元璋:姓赵的,你别逼朕把在大明的赵氏子孙杀光!】

大宋世界之中,赵匡胤哼了一声。

“这个朱元璋,玩不起了!”

话是这么说,但赵匡胤再没发过一条弹幕。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在占领福州之后,博洛迅速分兵进占各地州县。】

【此时福建境内所有明军都是郑芝龙的部下,由于郑芝龙不愿意抵抗,很快兴化、泉州、漳州等地都落入清军手中,只剩下郑芝龙领兵驻扎的老家安平。】

博洛的使者郭必昌很快来到安平,面见郑芝龙。

“郑大人,摄政王打算任命您为浙闽总督。”

“不过您也知道,这需要您交出所有兵马,并去京师接受摄政王和陛下的册封才行。”

郑芝龙闻言,默然片刻道:

“还请郭兄暂时住下吧。”

郭必昌也知道郑芝龙需要时间考虑,便在下人的带领下离开。

郭必昌刚走,郑鸿逵就开口道:

“大哥,这多尔衮明显就是想要调虎离山,咱们可不能答应他啊!”

郑芝龙是郑家的主心骨,一旦郑芝龙离开,那郑家只能眼睁睁地被满清吞并全部势力。

至于什么浙闽总督,在没有兵马实力的支撑下,多尔衮还不是一纸诏书就撤掉?

郑芝龙叹了一口气,脸上露出懊悔表情。

“早知如此,当初就真的应该抵抗到底。”

“罢了,事已至此……鸿逵,你去把那个逆子带来吧。”

郑鸿逵起身,片刻后将郑成功带到郑芝龙的面前。

郑成功一脸惊喜:

“爹,您终于想好要起兵反清了?如今虽然形势不利,但咱们郑家在福建还是有人心的,只要您能登高一呼,一定……”

郑芝龙打断了郑成功的话。

“孩子,爹马上就要去北京朝见大清陛下和摄政王殿下了。”

“今后郑家的事情就由你来打理,你叔父也会帮助你的。”

郑成功愣住了。

过了好一会,郑成功才回过神来,失声道:

“爹,您不能去!”

“这是多尔衮的诡计,您去了就肯定回不来了!”

郑芝龙长叹一声,道:

“或许你之前说的是对的,但为父老了,已经不想再打仗,也不愿意冒险了。”

“过两天我就会启程去北京,今后郑家的事情你要多问你叔父和几个兄弟。”

“咱们闽南人始终都是要靠家人朋友,明白吗?”

郑成功劝阻不了郑芝龙,不由跪地大哭。

“若爹一去不回,将来孩儿一定给您报仇!”

数日后,郑芝龙出发北上,前往北京城。

郑成功静静地看着马车离开,随后转身。

在他面前,郑家的几位核心人物都在。

郑鸿逵开口道:

“阿森,现在咱们怎么办?”

郑家是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在郑芝龙离开后,郑成功就成为了郑家家主。

郑成功呼出一口气,坚定地开口道:

“建奴势大,我们若是坚守安平,那只能任凭建奴宰割。”

“从今天开始,郑家所有人全部出海,我们去大小金门。”

“郑家的男儿是大海的宠儿,我们将会在海上坚守华夏衣冠,坚持到大明光复的那一天!”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女儿抢救当晚,渣夫在给白月光儿子当爸
女儿抢救当晚,渣夫在给白月光儿子当爸
重病女儿生日那一天。宋乐颜发现她爱了四年的老公陪着白月光的儿子过生日。这一刻,宋乐颜清醒了。四年时间,被婆婆当小偷防范,被丈夫冷漠,女儿也险些丧命,她终于明白自己捂不热他们的心。怒提离婚,重操旧业,她
屠苏苏
阎王下山
阎王下山
神农之巅,阎王下山。一念生,一念死。这个世上没有什么是一剑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两剑。
苍月夜
入宫报仇,皇帝疯狂求怜爱
入宫报仇,皇帝疯狂求怜爱
妹妹在那即将嫁入皇宫的前夕,命运的恶意如风暴般袭来,她惨遭谋害,被凌虐致死。身为姐姐的她,听闻噩耗,悲愤交加,浴血归来。毅然脱去一身戎装,替妹出嫁,自此成为一国之后。从踏入皇宫的那一刻起,她便如同一柄
佚名
综影视:拯救意难平男二们
综影视:拯救意难平男二们
[孤注一掷:纯爱战神阿才][长相思VS七时吉祥:后宫向,同时更新]莲花楼/我的人间烟火/曾少年/玉骨遥/偷偷藏不住/当我飞奔向你/梦中的那片海/花戎/后浪热/护心/陈情令/战火中的青春/最食人间烟火色
小毛驴略略略
重生后,朕和皇后在逃荒
重生后,朕和皇后在逃荒
关于重生后,朕和皇后在逃荒:上一世的姜瀛,文能治世,武能开疆,是大盛朝第一明君,可他被皇后弄死了。这一世,姜瀛只求老婆孩子热炕头,可皇后只爱粮食不爱他。兄弟给他支招:“要讨姑娘欢心,你得甜言蜜语,再没
风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