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战逆袭:我的代号铁丝网

第957章(1/1)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957章

“桥本,你怎么看?”刘长川不理解伊藤秀明为何接近美惠子,既然不明白,那简单,让大聪明分析。

桥本志扶着下颚,思虑了一分钟:“组长,想要判断伊藤秀明为何接近美惠子,必须要了解他现在的身份。”

“身份?”刘长川点头同意桥本志的话。

“那你们说说,伊藤秀明会是哪个部门的特工?”刘长川掐灭烟头,对几人问道。

“你说。”美惠子看向桥本志,她可不觉得自己在这方面比得上狗东西。

“咳咳。”桥本志装腔作势轻咳一声。

“组长,梅机关通传的消息只说伊藤秀明是自己人,并没说他是哪个部门的人,但在我看来,他是从本土而来,并且隐瞒身份躲在日租界,一定有秘密任务,否则没必要多此一举。”

“他是参谋本部的特工?”刘长川毫不犹豫的说出结果。

“嘎嘎嘎,组长英明,伊藤秀明从本土来,绝不可能是特高课的人,因为在华陆军部说的算,来的人能跟梅机关私下联络,那只能是参谋本部的特工。”

“难道就不能是海军情报处或者外务省特工?”美惠子插了句话。

刘长川笑着摇头:“美惠子,伊藤秀明不可能是海军出身,更不可能是外务省特工,梅机关里虽说有海军和外务省的人,但清水大佐是陆军的人,伊藤秀明找他,那就说明俩人同属陆军。”

“没错,伊藤秀明就是参谋本部的特工。”桥本志拍了下巴掌。

“好了,既然伊藤秀明是陆军参谋本部的人,你说说,他为何盯上美惠子?”刘长川让桥本志继续推理。

桥本志转动眼珠,瞥了眼美惠子,张口说道:“美惠子的家族只是平民家庭,父母并不在军中任职,也不是公务员,她姐姐那边倒是有些身份,就是不知道……”

“你继续说呀。”美惠子见桥本志停下不说话,急声催促。

“你让我说啥?我根本不了解你姐姐夫家情况,让我咋说?”桥本志不满的回了一声。

“美惠子,你姐夫在满铁工作,那边靠近苏联……?”刘长川言尽于此,并没继续说下去。

“不可能,我姐夫家族对帝国极为忠心,也是帝国扩张的既得利益者,他不可能跟北面有牵连。”美惠子阻止了刘长川的胡思乱想,连忙出面保证。

“这事谁说得清,知人知面不知心,也许你姐夫突然……”

“闭嘴,不要乱说,此事略过,除了这个,你还有其他猜测吗?”刘长川连忙阻止了桥本志胡说八道,让他继续推理。

“啊这?组长,如果伊藤秀明针对的不是美惠子家人,那只能是咱们特高课,谁让美惠子是特高课特工,知晓不少秘密。”

刘长川心里一动,连忙问道:“美惠子,你和伊藤秀明在一起时,他私下套没套过你的话?”

美惠子一呆,接着有点不好意思的回道:“我跟他在一起时,说的都是甜言蜜语,那时候他是我心中所属,说的话都记不住了。”

明白了,那时候美惠子还是特高课第一纯情,当然不会注意伊藤秀明私下套话。

“你好好想想,他无意间是否问过咱们特高课机密?”刘长川继续追问。期望美惠子能想起些事情。

“是啊,以前你可能不在意,但在饭店时你不是跟他睡过一晚,那时候你已经醒悟。”桥本志贼笑着点了一句。

“对对对,在高美饭店那晚,我们俩……就那什么之后……”

“嘎嘎嘎,细说,我爱听。”桥本志怪叫一声。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娇贵
娇贵
两人开始于一场荒谬的协议,裴枝桠先招惹上齐郁礼,等各自达成目的后就一拍两散,再也不见。偶然一次,他撞见她被合作方揩油,再也无法抑制住内心的猛兽。她抿嘴轻笑:“我们只是合作关系,你无权干涉我的任何事情,
懒得跟你讲
我,玄学大佬,靠算卦横扫豪门!
我,玄学大佬,靠算卦横扫豪门!
(玄学打脸+真千金+灵异神怪,1v1双强)修仙大佬渡劫被劈错了界,穿成个注定早死的病秧子大小姐。原身还活着,家里就已经早早找好了替身,靠着福运命格替她在家享受荣华富贵、父母宠爱,甚至还有追求者的爱慕和
雕雕子
八零年代:恶毒作精她暴打偏心家人
八零年代:恶毒作精她暴打偏心家人
我意外穿到了八零年代,成了书中男主的恶毒作精前妻。绿茶时不时教导我为妻贤惠,与人为善?可她实际上就等着我离婚以后和飞黄腾达的男主过上幸福人生呗,这茶艺不太行啊,看我如何揭穿她真面目,羞辱的她无地自容!
佚名
皇叔好细腰,娇娇王妃要轻哄
皇叔好细腰,娇娇王妃要轻哄
现代医学大佬沈轻一睁眼就躺在了权倾朝野的摄政王的床上,摸着八块腹肌,她才知道自己穿书了,穿成了炮灰真千金,新婚夜被假千金换亲给了不能人道的摄政王,还被假千金下了药,最终因为太过兴奋心脏承受不住而惨死。
药药
老舅别怕,十八个外甥保驾护航!
老舅别怕,十八个外甥保驾护航!
【2025年度爆款】有九个漂亮姐姐,加十八个可爱外甥是什么体验?苏明绑定神级舅舅系统!只需照顾外甥,或挖掘并培养外甥们的潜力,就能获得返还奖励!无论什么领域,都“略懂一二”!多年后。娱乐圈顶流、科研巨
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