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

第76章 朱樉、朱棣、朱允炆:求陛下赐死(2/3)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76章 朱樉、朱棣、朱允炆:求陛下赐死

朱雄英这才罢休。

于是乎就退朝了。

百官退下,三五成群,议论纷纷。

无不是夸赞太孙仁善宽厚。

“谁说不是呢?詹徽都那样针对他,气他。你看咱们太孙,气晕了过来,第一时间都是关心詹徽死没死。”

“吾感动至深啊,以前误会太孙了,只觉得他心狠手辣。如今看来也只是嘴硬心软啊,他真的……我哭死……”

“詹徽大人若是在天有灵,知道太孙殿下如此护他,如此为他痛心惋惜,也必然愧疚于心,死而瞑目了……”

詹徽:“…………”

……

武英殿。

朱雄英扶着朱元璋:

“爷爷小心脚下,爷爷来坐,爷爷喝茶,爷爷吃点糕点……”

老朱哭笑不得:“臭小子,少来这套。咱这把老骨头,真是被你弄的,一点好名声不要了。”

朱雄英嘿嘿一笑说:“说那话,爷爷哪还有好名声……”

朱元璋翻白眼,算了,没办法,亲孙子!

于是就说:“好,爷爷反正名声也差,没几年了,不在乎。”

朱雄英急了:“爷爷,您可得多活些年头。”

老朱很感动,就听朱雄英补充了一句:

“不然谁给我背锅啊?”

真孙子啊……

朱元璋苦笑摇头,说:

“大孙,詹徽杀了,这段时间就安稳些,想来也没人敢找你麻烦了。高丽来了使臣,咱别让人看笑话!”

朱雄英点头:“好,关起门来自家人,那能让外人看笑话?”

朱元璋嗯了一声,又说:

“高丽使臣来了,你见吧,自从有了殿阁秘书团,咱也轻松许多,人也懒了。”

“爷爷是想锻炼孙儿?”朱雄英直言。

朱元璋呵呵一笑:“你知道就好,这些个藩属国,他们认不认咱无所谓,但他们得认咱大孙。”

朱雄英撇嘴:“可我不想认他们,藩国?哼,白眼狼罢了!”

“大孙要怎么处置,怎么对待他们,大孙定!”朱元璋笑道。

朱雄英说:“好,我肯定不能让他们好。”

既然来到了封建王朝,那么往西征战是小,但高丽和小岛国,那必须狠狠的教训!

……

这边朱雄英和朱元璋聊着,另一边,皇家别院里。

朱棣怎么想怎么不对。

这太孙是厉害,詹徽都弄死了,还不背名声。

这让朱棣很忧虑,毕竟到了现在,还没有让他们回藩国的意思。

这朱樉被圈禁,留着没问题。

朱棣他们也没被圈禁啊,不放他们回藩国是几个意思?

朱棣就很担心,难道朱雄英留着他们在南京,是有什么计谋?是要对付他们?

或者,削藩?

这可不妙,让朱棣心慌。

于是他就计划着,要试探一下,或者说想办法,赶紧回封国。

就在南京,总归不踏实,心里很慌。

很快,他就有了计划。

找到了朱樉。

此刻朱樉躺在床上,听说詹徽死了后,也是心惊。

看到朱棣来了,朱樉就说:

“老四,有事儿?”

朱棣眼珠子转了转,就说:

“二哥,弟弟是觉得你这样下去,怕不是办法啊。”

“啥意思?”朱樉不解。

朱棣就说:“你看太孙,杀伐果断,明明是他想詹徽死,结果呢?父皇把詹徽杀了。细思极恐啊!

再想想,你在西安府干的事儿,邓妃就被他直接杀了,还打了你儿子。他指不定也想弄死你呢!”

大疯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刘志中卢玉清赵嫣
刘志中卢玉清赵嫣
连襟打压之下,上门女婿刘志中仕途茫然,醉酒归家走进卧室,赫然发现床上躺着的不是妻子,而是……
开叫
大魏第一太子
大魏第一太子
意外穿越成魏国的太子,唐其却发现,自家便宜父亲一生的履历和唐太宗无比相似,自己这个太子,处境也与李承乾一般无二,甚至前身还准备夺权。 自知谋反必死无疑,唐其毅然决定主动向父亲坦白,并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苦情戏,终于打动了父亲,成功化解危机。 醉卧花间,玩转权力,开疆拓土,称霸天下,且看唐其如何一步步成为一代雄主!
王遮风范
渔村医仙
渔村医仙
叶凡被遗弃在深山。 一朝回归A市,凭借一个云雨决。 在整个A市,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前门扫雪
家贼难防:老婆是个扶弟魔
家贼难防:老婆是个扶弟魔
他被扶弟魔老婆吸血,即将穷困潦倒半生。 机缘巧合之下,他重生回到了高考前夕。 他决定不再当舔狗后,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利用家产,他开始布局网红经济,行走在搞钱之路,妖娆美女,艳遇,纷至沓来......
佚名
开局甩了女友,他在转世被女帝疯狂追求
开局甩了女友,他在转世被女帝疯狂追求
在这个灵气复苏的时代,能力才是硬道理,没有能力的人只配吃软饭,就像他一样。 为了不再被人耻笑,他选择了和女友分手,原因就是:不想再吃软饭。 谁知刚一分手,就觉醒了系统,然后…… 【叮,您踩死了一只蚂蚁,等级 1。】 【叮,您挥剑百下,等级 1。】 【叮……】 这随随便便修行,能力增加,简直不要太爽,就当他正为了不用吃软饭而开心时,系统竟然带着他穿越了? 进入轮回后,每一世的任务竟然都是攻略女帝,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