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

第150章 没有她,我们是多好的兄弟?(2/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150章 没有她,我们是多好的兄弟?

这时候,还在大本堂读书的三叔晋王就说了:

“读书?你才多大?怎么每天比三叔读的书还多?”

小小的朱允炆低下了头。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

母亲说,因为他是庶子,所以更要努力……

庶子,还努力做什么呢?

爷爷的庶子那么多,他们也没自己这么努力。

总之,自己喜欢的,大概率是自己不能做的。

那就读书吧。

茫茫然然,跟着外公吕本,读着不理解意思的诗词,背着不理解的诗词的意思,记着不理解的所谓道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他用这么多年的努力,获得了一个爱读书的好名声。

可那些叔叔来了东宫,第一个就是找朱雄英,看到朱允炆就是笑着摸摸头:

“允炆读书厉害。”

然后就笑着,和朱雄英他们去玩。

朱允炆脸上的笑容就很少,只有看到自己母亲对自己读书越来越多表示满意时,她会笑,朱允炆心想,母亲开心,他也就笑了。

可……读书多有用吗?

似乎除了小时候,大家夸一句他读书多以外,没别的用处了。

大哥还是嫡长子,自己还是庶子。

哪怕是常氏死了,吕氏疯狂的偷偷大笑,可朱允炆还是不觉得,这跟他读书多有什么关系。

大哥甚至都被皇爷爷皇奶奶接去了……

唯一让朱允炆觉得读书有用的时候,就是父亲死了。

朱允炆要被立为太孙了……

可朱雄英的回来,把一切都打破。

自己母亲给自己立了一辈子读书多的人设,还是干不过嫡系!

以至于如今,似乎在朱雄英和朱元璋看来,自己这个小时候读书多的好名声,反而变得不好了。

有人说,自己读书读傻了……

……

朱雄英和朱允炆都从回忆中,回过神来。

朱雄英缓缓上前,看着泪眼婆娑的朱允炆。

此刻的朱允炆,也是分不清自己的眼泪是在为自己的母亲流,还是为自己这些年来,被母亲极端的引导害了自己而流。

他看着朱雄英,朱雄英终于还是开口了,说:

“老二,如果……如果不是你娘心思太多,如果不是你娘非要自己争,逼你争……如果不是你娘……

其实,我们就那样,好好的,一起长大,一起玩耍,一起……我们该会成为,多好的兄弟啊!”

朱允炆身体颤抖,说:

“我……我不知道……我从来都不知道……哥……大哥……我……我求你,我知道,你可以的,救救我娘吧……她纵然千错万错,可她是我娘啊……”

朱雄英惨笑:“老二……你有娘……我也有啊?你难道心里一点也不清楚,我娘,是怎么死的?”

朱允炆双眼带着恐惧。

他喉咙干涩,说不出话。

朱雄英长长的吸了一口气,平静下来后,说:

“总是要死人的,不该死的都死了那么多,该死的,怎么能不死呢?你说对吧,弟弟?”

朱允炆还是说不出话。

朱雄英轻挥衣袖:

“你也有错,也有罪啊。明天,跟随倭国使臣去倭国东京。记住,想去干什么,想怎么折腾,都可以。

那那片地方上,你干什么,我和爷爷,都不会怪你,甚至,鼓励你!”

大疯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金串子的新书
金串子的新书
关于金串子的新书: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金串子
家父吕奉先
家父吕奉先
吕逸穿越了,乱入东汉末年。开局中平元年的并州。这一年灵帝还健在,始终坚持祸乱朝政。这一年,黄巾之乱刚起,大贤良师张角病死。这一年,刘老板刚开始找合伙人,桃园结义如火如荼。何进还没进京,董卓还在西北开荒,丁原还没当上并州刺史,貂蝉还不满十岁...所以哪怕他是吕布的儿子,也还来得及。首先第一步,我不能死!
一世浮生若梦
我在异界为追妻造枪炮斩神
我在异界为追妻造枪炮斩神
关于我在异界为追妻造枪炮斩神:(无系统脑洞玄幻+追妻+异界+重生+枪炮+无敌爽文+搞笑+全民修仙)徐清风本是一个雇佣兵,在一次任务中,他和喜欢的人一起牺牲了。在修真异界重生后,徐清风再次遇到了她,这一世,徐清风发誓一定要保护好她,就算是神,胆敢动她的一根头发,徐清风亦要斩神。
墨隐山
痴傻三年,苏醒后世界沸腾了
痴傻三年,苏醒后世界沸腾了
叶家一门忠烈,为国捐躯,奈何国主猜忌,家破人亡! 嫡子叶辰,天才陨落,三年痴傻,被昔日未婚妻凌辱折磨,一朝悟道! “天地不公,那就覆地翻天,重立乾坤!” 斩妻,斩地,斩青天。 叶辰怒发冲冠,凭栏处,唯有一剑!
背对苍生
无敌庶女苏七七
无敌庶女苏七七
苏七七的愿望,是脱离相府,快意江湖,游历天下。 没想到,阴差阳错,被赐婚给一个短命王爷。 退婚无果,只能退而求其次,签订合作契约,做一对假夫妻。 想着时间一到,自己就自由了! 但是,没有想到,昔日驰骋疆场的战神王爷,是一个贪生怕死的怂货? 还有,她怎么还对这货,有了一点点的喜欢?
楼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