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阴美人图

第230章 镇妖亭(1/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230章 镇妖亭

随后,我和秦芷若按照来时路返回。

在经过村口岔路口的时候,我们走上了另一条路。

在前进的路上秦芷若问我这算不是好人有好报?

我开口道:“好人不一定有好报,但是做善事确实会带来好运。”

土地爷给我们的新路线会途经一座水库。

水库过后就能回归之前的路线继续前行。

我们走在水库旁的小路上。

这条小路狭小且悠长。

宽度不过两米,刚好能让棺材通过。

稍有不慎的话就会掉到水库中。

这一路我们走的是小心翼翼。

虽然路有些难走,但我们还是成功来到了原定路线上。

送葬队伍有条不紊前行,很快,我们就来到了九城东山的山脚下。

我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如果我们按照来时路去走的话,估计会有很大的危险。

但是土地爷爷给了新的路线,所以我们才会如此顺利到达于此。

我招呼一众厉鬼开始上山。

很快,我们就来到了山顶。

这个位置是黄百万找到的。

九龙戏珠风水局阵眼所在之处。

但是,这个风水局的阵眼已经发生了改变,阵眼变成了九城中心广场。

不过这原本的阵眼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因为这九龙戏珠局是天然形成不知道存在了多长时间。

即便风水穴的位置发生改变,但之前九龙戏珠局风水眼所凝聚的风水气依旧存在。

来到山顶之后,我忽地发现山顶上竟然建造一座凉亭。

不对,那不是凉亭。

凉亭早就已经修建完成。

我借着月光朝着凉亭顶部看去。

凉亭顶部类似金钵,上面雕刻着图案,仔细看去,那突然是一片巨大的树叶,而且八角尖尖。

这是八角莲!

八角莲并不是莲花,而是一种草本植物,能够制服毒蛇。

民间有一句俗语。

识得八角莲可与蛇共眠!

我眉头拧成一个川字。

眼前的凉亭并不是普通的凉亭。

而是镇妖亭!而且镇的还是蛇妖!

我之所以为什么这么确定。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这个凉亭形似金钵。

民间传统故事白蛇传中法海就是用金钵收了白素贞并且将其镇压在雷峰塔上!

而八角莲也具有降蛇的效果,所以,这座镇妖亭镇的是蛇妖!

我之前用无人机看过这座山。

当时山顶什么都没有。

而现在竟然出现了一座镇妖亭!

还有,秦家人竟然没有把此事告诉我!

这可麻烦了!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东山中住着蛇妖,这里是蛇妖的家。

而我现在要将秦家祖坟安置在这里,那蛇妖定然不会同意!

除此之外,我还怀疑,这镇妖亭就是那驼背老头建的!

驼背老头之所以建造这座镇妖亭,原因其实很简单。

中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玄幻:一人一剑,我纵横万古
玄幻:一人一剑,我纵横万古
他乃天水城第一天才,却没有一点架子,为人和蔼可亲。就连万象殿这样的武学圣地,都特遣使者想要将他提前招入。 仅仅三个月,他便将黄级初阶武技虎啸拳修炼大成! 他完成淬体也只用短短三日,打破天水城有史以来最快记录,这样的天才,天水城百年一遇! 而一切源于他获得的那个神秘剑塔…… 且看他一人一剑,
佚名
修仙:言出法随,吾乃龙鳞蛇仙
修仙:言出法随,吾乃龙鳞蛇仙
相传,蛇化龙有七个阶段。 蛇百年化蟒,蟒千年化蛟,蛟经雷劫化龙,此时的龙还并非真龙,想要化成真龙,还要经历四个阶段,极其不易。 万年,千万年,甚至上亿年…… 可蛇之寿命,只有短短几十年。 而他,一条普通小蛇,因为误食仙帝人丹而开智,从此走上了一条修行之路! 龙鳞,龙骨,龙髓,有朝一日,他定会掀起滔天巨浪,顺流而下,脱胎换骨,飞跃成龙! 他:“在下蛇仙,有求必应。”
佚名
港片:打造香江世家,从警司做起
港片:打造香江世家,从警司做起
关于港片:打造香江世家,从警司做起:PS:主角的路线是政治部--警队1哥--保安局--议员--政务司--总督。林逸穿越到70年代的时间线混乱的港片平行世界,成为了警队政治部的警司。拥有超强身体天赋的他,加上熟悉港片剧情这个外挂,很快就成为了警队的超级明星。这还仅仅只是开始,接下来林逸还做A货,在73年进入股市,大发横财,收购英姿企业,成为香江大亨。林逸还不停的往上爬,成为香江警队的高层领导,成为
番薯变洋芋
我的游戏通异界
我的游戏通异界
《我的游戏通异界》仙女?仙宗?妖兽?魔物?怕什么?通通都是NPC罢了!我才是这里的主角!
火枫叶
大道常恒
大道常恒
关于大道常恒:没有灵根的凡人真的不能修仙吗?所谓大道三千,殊途而同归,修仙者任选一条都可踏入仙途,而无灵根者却不在此列!事是如此,理却非然,天衍有数,所谓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留一线与人争!天衍宗寂然道人为天下碌碌凡人寻这一线仙缘,合真仙仙窍之术,开凡人玄窍,创立凡人化仙诀,让没有灵根的凡人也可以走上修炼之途。杀手组织暗月宫中的金牌杀手陈如,因不忍残害无辜,被组织追杀,机缘巧合之下得到凡人
彻骨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