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从不断重生开始

第145章 临阵(2/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145章 临阵

这红衣男子能够被叫做火鬼,名字中带了鬼字说明其哪怕不是十三太保之一也是快要摸到那道门槛了

他的实力远不止眼前看到的这么简单否则也不可能如此轻而易举的便接下这么多招依旧岿然不动

如同猫抓老鼠一般人家现在只是在跟他们玩,若是拿出真正实力全灭他们只在弹指一挥间

那些一开始选择避战的人则暗自的庆幸还好他们没有出手,否则此刻便也是跟着亏空了法力的结果

现在他们只盼着这个逞强的小子能够再多撑一会,替他们争取更多的时间等待救援的到来

果然如众人所料几道剑气攻势过后那剑仙明显消瘦了下去,在阵法的持续抽取下丝丝法力正不断朝着上空飘去

“这就要结束了吗?

望着风中残烛般的杨威,火鬼手握葫芦立于半空身后亮起七道火光冲天虚影

漫天大火自他身后浮现而出那些火焰流动着如同岩浆一般漂浮于半空围绕着火鬼

“筑基后期七道宫修士!

众人无不是乍舌,所谓的胜算在这一刻更是化为了虚无

“呵呵,是时候结束了”

火鬼轻笑显然没了继续玩下去的兴趣,那岩浆开始集聚汇在一起形成一头雄狮模样咆哮扑下就要一口将杨威彻底吞噬

“清河前辈!

法力耗尽倒地的柳云青看着身前保卫着众人的男子眼中闪烁泪光

这是一种舍身为人的感动,是人都会有的感情共鸣

她没想到自己要找的清河前辈是这般的义士,更没想到两人相认之时就要分别

明明自己平常深居简出对于男修更是不感兴趣,今日被人拥入怀中却感受到了一种温暖

“轰!

一切都在一声爆响中结束了,没人认为杨威能够承受住这一击,毕竟境界压的太狠了他没有可能击败眼前火鬼

然而只见滚烫的岩浆火焰中依旧有着一道紫光身影屹立不倒手中握着剑刃如同永恒雕塑般

紫极锻火包裹着紫霞剑仙两者相辅相成再次挥动剑刃打出一道斩击,尽可能的护住其下盘坐着的杨威

雄狮般的火焰竟然还真被这一剑破开了,只不过那爆开的火焰却大多落在了紫霞剑仙的身上开始不断吞噬其上紫极锻火

灵火在主人死后便会掉级,火鬼知道这个原理,他便是要在杨威活着之时将他的灵火全部吞噬

“怎么打懵了,现在想着要突破了?

火鬼望着下方不经嘲笑道

只见此刻杨威正两手垂在膝上,一柄长剑插在身前如同入定了一般

“这家伙在这个时候竟然还想着突破?

众人扶额叹息

在战斗中能够突破之人那都是万中无一的特例,因为修为突破本就伴随着极大的不确定性

哪怕平时突破之时都很有可能行气出岔子走火入魔,何况这般危难关头的临阵突破,成功几率更是无比渺茫

众人都懂的常识杨威又岂会不懂,若是没有一点契机他又怎会兵行险招

他不是第一次修行更不是第一次筑基,对于境界的跃迁有着明确的感知

此刻的这种熟悉的感觉令得杨威颤抖不已,分明是来到了一个临界点

灵池中的液态法力明明被抽干了却又在不断的滋生

会场中的自然灵力此时正在不断的往他周身汇聚

就如毛竹一般三年不长一夜千尺那般

众人只看到了眼前的冰山一角却不知九世苦心经营的扎根向前

春江花暖时,最抚凡人心,熬过了无数个寒窗苦读,等待的不就是这一朝成名天下知的壮举

帮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有一尊炼药炉
我有一尊炼药炉
田地被占,乡绅无道?面对每年那高额的佣金,季迭靠着偶然获得那可以提升药材品质的炉子,以及一颗不甘愤懑的心,踏上修行之路,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弱者声嘶力竭,亦无人在意,强者轻声细语,却震聩天穹…“那么,
一点才睡
神豪从打赏女团,奔现十倍返还!
神豪从打赏女团,奔现十倍返还!
关于神豪从打赏女团,奔现十倍返还!:我成为神豪,被某音人气女团包围了?白S萌妹,可爱甜妹,高冷女神,性感御姐?沉迷网恋,结果被榨干后,无情被甩,高利贷催债上门,要被丢下大楼。忽然,你觉醒系统,成为神豪
木木落落
灵气复苏手持Omnitrix
灵气复苏手持Omnitrix
关于灵气复苏手持Omnitrix:以建粉丝群,来者可加本书无女主!本书无女主!!本书无女主!!!500年前,蓝星灵气突然复苏,人人都可以觉醒异能。有人觉醒元素系,一把火可点燃大海,一挥手可淹没一城。有
飞翔的龙
我的青梅竟都是游戏BOSS
我的青梅竟都是游戏BOSS
游戏世界万族战斗女BOSS的童年养成“这些游戏中冷血无情的反派女魔头大BOSS,小时候为什么都这么可爱黏人啊!?”夜歌穿越到的这个游戏世界,万族林立,基因进化,武道兴荣,科技修仙,魔法与异能相互碰撞,
一支威士忌
胎穿嫡长子,娘家人配置无敌了
胎穿嫡长子,娘家人配置无敌了
胎穿汉武帝嫡长子刘据。亲爹是公元前二世纪地球最强碳基生物—刘彻!娘家人的配置更是离谱!亲娘卫子夫,舅舅卫青,表兄霍去病,表弟霍光......这阵容你告诉我怎么输?可偏偏就被一个阉人污蔑造反,当了三十年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