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之途:从渔村少年开始

第237章(1/1)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237章

到了一辆四匹黄风驹马车前,庄玉向长相颇为敦厚的车主师姐问了下价,也是一块灵石到青阳坊市。

看来这一块灵石,已是标准之价了。

付了灵石,庄玉上了马车。

等凑齐了六个人,马车便开动了。

一路上下颠簸,约有一个半时辰后,马车开到了青阳坊市东面的小山上。

向着西面远眺了几眼坊市,庄玉便向西走下了山头。

进入了坊市后,直接走向正中的南北大街,走向了那大街的最北部。

快速行走了约有一刻功夫,庄玉到了万宝楼的门前。

那九层的宝楼前,门前插着的还是那面白色旗帜,旗上还是那个“姜”字。

西宗所属最大的修仙家族,中岐山姜家的标志。

只见,轻轻整了整自己的道袍,庄玉走上了万宝楼的门前玉台,进入了一层大堂之中。

算起来,庄玉也有六年没到过这万宝楼了。

但六年时间,对于修仙界来说,不过沧海一粟,万宝楼中没有任何变化。

抬头看了一眼,又环顾四周后,庄玉便走到了不远处的一张白玉桌旁,坐了下来。

很快,就有一名白衣侍女,来给庄玉上灵茶。

手扶着侍女刚放下的玉杯,庄玉轻声道:

“我来找贵楼鉴宝师姜吾,麻烦去请一下他。”

那侍女马上点头,低头向后退了几步,而后便转身轻步走开了。

庄玉之所以开口就要找姜吾,是因为三年前他从绵山回来时,曾路遇了姜闻。

当时曾答应过姜闻,以后自己会照顾他堂弟姜吾的生意。

至于这位姜吾,庄玉尚从未见过。

只听姜闻说过,姜吾曾在西宗修炼,因筑基未成,五年前返回的其家族,到了这万宝楼中任职。

刚喝了两口茶,便见有一名白衣男修,朝自己走了过来。

转头看去,这男修年龄三十上下,应比自己略小。

和姜闻的稳重儒雅不同,此人极为俊美,显得很是聪慧。

只见,男修到了庄玉桌前两步处,便轻拜拱手道:

“在下万宝楼三品鉴宝师,姜吾,见过道友。”

听姜吾说自己是三品鉴宝师,庄玉不禁心中一打鼓,他堂兄姜闻可是一品鉴宝师。

但庄玉很快就回神过来,也起身轻拜,拱手道:

“在下东宗丹霞谷唐轩,见过姜道友。”

随后,庄玉便对着姜吾,做了一个请的姿势,两人便一起坐了下来。

坐下后,姜吾先开口道:

“在下与道友并不相熟,敢问道友为何到我万宝楼后,直接点了在下的名字。”

“若是在下以前曾与道友相交相知,而此时竟忘却的一干二净,那真是在下的失职失份失敬了。”

“还请道友见谅!”

说着,那姜吾再次朝着庄玉一拱手,很是歉意的样子。

姜吾的此番话,倒是让庄玉颇为满意。

给人一种直截了当,却又很是客气地感觉,颇有姜闻的风采。

只见,庄玉笑着拱手道:

“道友没有忘却,我来贵楼找道友,是因为你堂兄姜闻,曾向我推荐过你。”

听到这话,姜吾眼中瞬间玄黑之光一闪,做出了原来如此的样子。

而那一闪而逝的玄黑之光,也让庄玉感受到了,他有炼气十三层巅峰的修为,且是水系修士,很有可能是土水灵根。

接着,那姜吾便不再开口,直接传声道:

“师兄来此,是有要事相商?”

“嗯,有件棘手的事,需要麻烦师弟。”庄玉也传声道。

“既如此,师兄便跟我上楼吧。”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七零:她进山当猎人王带全家吃肉
七零:她进山当猎人王带全家吃肉
【重生+系统+甜宠+打脸+双强】商界传奇沈凌霜重生了,回到了1970年,沈家厄运开始的起点!她忙死了!要救被人捅死的亲哥哥,要提前筹钱给母亲治病,还要看着她的粉团子小妹不让人贩子拐走。人人都愁粮食的荒
笔墨生花
灾年先断亲,手持空间赚翻天!
灾年先断亲,手持空间赚翻天!
【穿越+爽文+虐渣+灾年+囤货】开局即地狱。阮虞这个现代末日指挥官,一睁眼穿越成古代兵荒马乱逃荒的一员。亲娘柔弱,弟妹年幼,受尽欺凌。大商又天灾不断,大旱,雪灾,极寒,洪涝,山崩,再加上外有蛮人狄戎虎
尘沐沐
侯爷的婢女想跑?没门
侯爷的婢女想跑?没门
她,貌美婢女,只因身份低微,一直活得战战兢兢。可就算这样,她还是被人下了药,让她成了府中人人都唾弃的爬床狐狸精!原本以为自己这等受鄙之人,逃离是最好的选择!可,主人的他竟然亲自把她抓了回来!不光如此,
佚名
她太撩,禁欲大佬沦陷揽细腰
她太撩,禁欲大佬沦陷揽细腰
都说殷家太子爷心黑手狠,城府极深,是绝不能招惹的北城权贵。可偏偏姜圆上赶着去勾他。她天生媚骨,心里却住着复仇的野兽。他嘴上骂她不干不净,却为她掀了整个北城的天,帮她把仇人送进地狱。她抽身跑路,反被他一
滕谷
山海图:从吃妖开始的大帝之路
山海图:从吃妖开始的大帝之路
你可能听说过猎人的故事,也可能听说过捉妖的故事,可是,你听闻过妖墟猎人的故事吗?一场意外,妖墟大门被开启,在一棵枣树下读山海经的他突然被卷进妖墟之中。本以为自己会被妖怪吃掉,甚至是分尸,却不想那棵枣树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