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开局,最后斗成千古女帝

第1683章(1/1)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1683章

还来得及规划一下。

这些不可再生资源啊,真得保护好了。

亏得现在不用煤矿去发电,人类需要得不算多。

而但凡有点银子的,取暖之内的会用木炭。

“惜炭司啊!”虞婔看着纸上罗列出来的众多细化的部门,暂时放过了惜炭司。

笔尖落到了户部下的司农上,圈了起来。

这个时代,并没有专门管理农业的部门。

目前农业大部分事宜是归户部管理的。

因为户部掌管户籍,税收,所以归入了户部。

而很大一部分屯田,农具生产等等,又归工部管,多少有点爹不疼,娘不爱的味道。

然而,虞婔私以为,她要跟十大商会开启经济战争,就得先保证农业。

保证老百姓有饭吃,不影响普通人的生存。

所以,很急着要将高产的良种给弄出来才行。

农业还得专门独立出来,让人专管才行。

绝对不能跟其他经济混为一谈了。

而且,也为后续推行“摊丁入亩”的政策打下基础。

如今的农业税都是有人头税的,还要计算产量,实际上算下来是真的相当高的。

算下来,老百姓辛辛苦苦一整年,一半都得不到的。

后世已经打好了样,她也是想借鉴的。

而且,良好的发展工业,和尽可能的搞适合这个时代的科技……都得重视起来。

虞婔便以户部臃肿,事务繁多为由,让户部尚书将农业部分,单独分出去。

封个大司农做农业部部长,暂定正三品大员。

当然,暂时照样隶属于户部。

只不过,这个新部门所有的事情都单独成型了。

就是到时候农业税照样需要户部配合,然后交给户部。

户部尚书经历了虞婔细化提议之后,对于虞婔的提议,一般不会第一时间拒绝了。

而是会好好思索一番。

发现,农业单独分出去,对户部来说,其实是好事儿的。

很多事情不用他们做了,但是税没有少。

根本就没有拒绝的理由。

这事儿就定下来,并且逐步在进行。

突然多出来的正三品大司农就被很多人盯上了。

因为原来户部管农业的那位司农,他不愿意离开户部,只想留在户部。

所以,这么个一把手还空出来了。

原本户部很多官员都是身兼几职,管了很多方面。

如今能将农业撇出去,就挺好的啊!

但户部身为六部之一,新部门怎么都不可能越过去的。

所以,大多数官员都不愿意撇开其他的事,去专管农业。

总之,朝廷在一点点变得更顺更清明。

老百姓虽然不明白,但是能感觉,生活的幸福感在上升。

不用担心出门被奔跑的马儿撞,不用担心无辜被牵连到什么事情中就再也回不来了。

更不怕冲撞什么有钱有势的人,反手就被打死了。

总之,这些都是看得见的变化,人民的安全感在逐步提升。

也因此,人人都在盼着虞婔登基,期待一切都顺顺利利的。

并且有自发监控周围情况的,若是发现有人有异,就会去帝都衙门举报。

还真的因此发现了一些隐藏起来的间谍和想搞事儿的人。

这样一来,想搞事的德太妃越发的心急如焚。

皇太女的名望实在太高了。

每次动作好像都能让老百姓感觉到兴盛繁荣的希望,时间拖得越长,对他们越不利。

为此,德太妃不得不下重本去说服某些势力和人脉。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唐:父亲您不造反,我造反!
大唐:父亲您不造反,我造反!
【杀伐果断】+【金手指】+【开疆拓土】+【工业革命】+【大航海】本书又名《太子别卷了,大唐已经九龙一朝了》,《大唐:父皇你这个年纪,你怎么睡得着呢?》,《我,李承乾,史上最稳太子》穿越到平行大唐世界,
扑街蜘蛛呀
重生江湖大佬,从遵纪守法开始
重生江湖大佬,从遵纪守法开始
前世,他一代社会大佬。从来都不认为自己是好人,想着死了之后,地狱得开辟第十九层,把他扔进去。所以,当他拥有了一次重活的机会后,重回2010年大时代。一个拥有无比开放观念和阅历的大佬,重新开启了自己的洗
佚名
渡劫而已,咋给我干星际来了?!
渡劫而已,咋给我干星际来了?!
【星际+修仙+机甲+军校+群像+女强+爽文+无CP】仙历壬午年,修仙界第一宗门玄清宗宗主时安冲击渡劫,遇上万年难得一见的灭神雷劫,就此陨落,化为劫灰~星历424年,联邦9527星迎来了一名修仙者,同年
方响屁
深山修仙二十年,方知身在秦时
深山修仙二十年,方知身在秦时
穿越异界,拜了一位老道士为师,学习长生之道。一晃眼,便已是二十个春秋。这一天,师父带回来一个拽拽的小女孩。“从今日起,晓梦便是你的师妹。”周元如遭雷击:“师父,您老人家的道号是?”“贫道北冥。”这特么
永远不知有多远
偏执沉沦:学长,晚上见
偏执沉沦:学长,晚上见
她是特困生,也是法律系的尖子生,但却从来入不了他的眼。一朝被判定为绝症后,她选择了让他记住自己的最快捷径。囚室锁男神!一夜荒唐之后,她又如一汪平静的湖面。只是,后来的某个夜晚,她从噩梦中醒来,发现梦中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