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两世,我朱雄英回来啦

第266章 耕作新法(1/3)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266章 耕作新法

《耕作新法》在各地农学堂传阅后,引发了一场意想不到的连锁反应。朱雄英站在春和宫的书房里,望着案头堆积如山的奏报,陷入深思。

\"殿下,又有新情况。\"黄珀快步走入,手中拿着一叠新到的文书,\"各地农民受到启发,纷纷开始记录自己的耕作心得。短短一个月,就收到了三百多份农书。\"

朱雄英拿起一本翻看,这是苏州一个老农写的《水田管理法》。虽然字迹歪歪扭扭,却记载了许多独到的见解。老农根据多年经验,总结出了水位、温度、施肥的最佳搭配。

\"有意思。\"朱雄英轻声说,\"你看这里,他把水稻生长分成了七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管理都有讲究。这种细致的观察,恐怕连专业的农学家都比不上。\"

正说着,蓝玉匆匆赶来:\"殿下,南京那边传来消息,说是农学堂的先生们吵起来了!\"

\"怎么回事?\"

\"是为了这些农书。\"蓝玉解释道,\"有的先生说这些农书都是粗浅之见,不值一提;有的则认为农民的经验很珍贵,要认真研究。两派争执不下,都上书请殿下定夺。\"

朱雄英微微一笑:\"有争论是好事,说明大家都重视这个问题。不过\"

话未说完,朱元璋的传召就到了:\"速去奉天殿!\"

老爷子正在翻看那些农书,桌上摊满了各地送来的手稿。见朱雄英进来,直接问道:\"你觉得该怎么处理这些农书?\"

\"孙儿以为可以分三步走。\"朱雄英说,\"第一步,让农学堂的人整理校对,把有价值的经验提炼出来。第二步,组织专家研究论证,看看这些经验背后的道理。第三步,再根据研究结果,编写新的农业教材。\"

\"好。\"朱元璋点头,\"不过还要加一条。\"

\"什么条?\"

\"要把写农书的农民请到农学堂来讲课。让他们亲自解释自己的经验,这比看书更有效。\"

正说着,东瀛传来消息。朱允熥报告说,他们在推广新农法时,创造了一种\"经验图册\"。用简单的图画记录农事要点,方便不识字的农民学习。

\"这个办法好!\"朱雄英说,\"可以让工部派画师,配合农民把经验画成图。这样推广起来更容易。\"

就在这时,西域又传来新发现。朱棡朱慡报告说,当地的农民有个特别的传统:每个村子都有个\"农事箴言\",把重要的农业经验编成顺口溜,代代相传。

\"这更好。\"朱雄英说,\"可以让农民把经验编成歌谣,这样既容易记,又能传得远。\"

但新的问题又来了。随着农书越来越多,各地的说法开始出现分歧。有的地方说深耕好,有的说浅耕好;有的主张密植,有的主张稀植。这些不同的经验引起了很多争议。

\"这很正常。\"朱雄英说,\"农业生产本来就要因地制宜。我们不是要统一标准,而是要总结规律。让各地的农民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就在这时,户部送来一个特别的统计:那些有农民着书的地方,农业产量普遍比较高。而且这些地方的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也更高。

\"这说明什么?\"朱元璋问。

\"说明知识创造和生产实践是相辅相成的。\"朱雄英答道,\"农民把经验写成书,不仅是记录,更是思考和提升的过程。这种思考,反过来又能指导生产。\"

正说着,南京农学堂送来一个新发现。他们在研究农书时,惊讶地发现很多农民的经验其实暗合自然规律。比如他们根据节气安排农事,背后其实涉及天文学知识。

\"这不奇怪。\"朱雄英说,\"农民常年观察自然,虽然不懂理论,但已经掌握了规律。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朴素的认识上升到理论高度。\"

就在这时,工部送来一个好消息。他们根据农民的经验开发了一批新农具,效果很好。最特别的是,这些农具都附带了详细的使用说明,还配有图画。

\"这才对。\"朱元璋说,\"农具是死的,人是活的。要让农民真正掌握使用方法,光有工具还不够。\"

但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随着农业知识的积累,如何系统化、标准化成了一个难题。各地的经验杂乱无章,急需整理归纳。

\"这要分步走。\"朱雄英说,\"先按照农事季节分类,再按照技术特点分类,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正说着,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有些农民开始囤积经验,不愿意分享。他们觉得经验是自己辛苦总结的,凭什么要告诉别人?

\"这就需要建立激励机制了。\"朱雄英说,\"第一,把经验分享作为评优的重要标准。第二,给分享经验的农民一定奖励。第三,在农学堂设立"农事名师"的称号,表彰那些乐于传授经验的农民。\"

朱元璋点头:\"对,要让农民知道,分享经验不是吃亏,而是光荣。\"

就在这时,黄珀又带来一个发现。很多年轻农民开始主动找老农请教,记录他们的经验。有的还专门组织\"经验采集队\",挨家挨户走访。

\"这是个好现象。\"朱雄英说,\"年轻人有干劲,老农有经验,两代人结合,正好能推动农业发展。\"

但新的问题又来了。有些地方的基层官员对这种农民自发的活动不满,觉得农民整天忙着写书记经验,会影响农业生产。

\"这些官员太短视了。\"朱元璋说,\"农民总结经验,正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这种活动不仅不该禁止,还要大力支持。\"

朱雄英立即下令:\"第一,各地官员不得干扰农民记录经验的活动。第二,要为这些活动提供便利,比如提供纸笔、场地等。第三,要把支持农民总结经验作为考核官员的标准之一。\"

正说着,南京又传来一个新情况。当地的农民开始召开\"农事研讨会\",互相交流经验。最特别的是,他们还邀请农学堂的先生参加,共同讨论农业问题。

\"这很好。\"朱雄英说,\"农民和学者之间的交流,可以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要把这种研讨会推广到全国。\"

就在这时,工部又送来一个发现。他们在研究农具改良时,发现很多创新其实来自农民的经验总结。比如有个农民记录了几十年使用农具的心得,为工部提供了很多改良思路。

四月的枇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娇娇小媳妇,渔村糙汉花样宠
娇娇小媳妇,渔村糙汉花样宠
云药穿越成海边囡囡忙着撬牡蛎赶海。 还没享受一顿海鲜大餐就被爹娘卖给人家当续弦做后娘。 便宜儿子顽皮但懂事。 她养娃,斗小心眼妯娌,对付多事的大姑姐,在夹缝中求生存。 某男:你有气出气,我给你撑腰。 男人靠得住母猪能上树。 云药靠着海鲜世界面板,捉海鲜,制海鲜,烹饪海鲜,卖海鲜制品甚至周边。成了十里八村最最最富硕的小渔女。 某男:我亲爹是侯爷,我要继承侯爷的位置,跟我宅斗去。 云药:不不不,我沉
冰雪葵
都市之神级阅读系统
都市之神级阅读系统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若是有一天突然有人告诉你读书可以获得力量,读书可以修仙,林轩一定会认为他疯了! 然而,命运神奇,机缘巧合之下林轩偶然获得了神级阅读系统,从此,读书改变命运! 一本《李斯特传》获得了传世级的钢琴技艺,一本《叶问》获得了咏春拳能力,一本《仙剑》学习了御剑术能力,一本《封神演义》学会了成仙之法…… “我爱读书,读书爱我!” “一天没读书就心慌!” “我
王存业
觉醒系统后,仙界迎来了互联网时代
觉醒系统后,仙界迎来了互联网时代
穿越成为魔道巨头,还是仙界安排在魔道的卧底。 神魔大战即将爆发,我的小命也即将不保。 还好,我有神级文娱系统。 为了活命,我在仙界开启了互联网。 并顺势推出了仙界抖音。 从此,仙界开始了新的一天!
佚名
开局人皇境,我被反派养成神
开局人皇境,我被反派养成神
楚询穿越玄幻世界,成为东临圣地藏经阁长老,获得投资系统,可以看到旁人的气运,命运,位格等,投资不同,收获不同。 投资要求:仅限天命反派。 这让楚询郁闷,凭什么我的只能投资反派? 大徒弟:师父,我给你抢来一位女帝。 二徒弟:师父要练神兵?刚好我家有祖传仙金,师父等等我…… 小徒弟:我家有一株绝世大药,活了七千年,我去采来给师父当药引! 楚询:真香!
佚名
武神
武神
以丹田,送葬神明! 以手中剑,扫清寰宇! 我是苏青玄,我以武神之名,镇压诸天!
白衣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