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成了阿斗,还是个女阿斗

第241章 优待家乡(2/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241章 优待家乡

至于曹操交代的写一篇赋,那完全不在话下,从见到刘禅的第一面起,曹植就觉得自己的灵感如同泉涌,喷薄而出。

刘禅再次回到新野,跟上次来新野时一样,又住在了小时候自己的家里,这里是她的出生地,她总会有一些特殊的情感。

上次离开的时候,还留了一些下人在家里,可以帮她打扫房屋,张苞将房子周围全部都圈了起来,将门上的牌匾也改成了楚王行宫。

他知道刘禅迟早会来新野的,荆州有的地方刘禅可能永远不会去,但新野可是刘禅的出生地,又是与曹魏接壤的前线,刘禅不可能永远不来。

早上刚起床,春梅还在给刘禅化妆,张苞就来行宫求见。

春梅忍不住抱怨道,

“你这楚王,做的一点意思都没有,每天睡得晚,起的早,总有办不完的事。

我还说你好不容易回老家,可以多睡一会,可你偏要起床,起来了就有人找。他们就不能心疼一下你吗?真的是!”

刘禅嘿嘿笑道,

“我还小,睡那么多干嘛?

正好趁这个时候多多努力,等我成年了就有享不尽的福了。再说了,我现在的生活虽然算不上穷奢极欲,但也是富贵荣华,权柄在手了。”

刘禅想起以前经常听到的一句话:你这个年龄段,你这个阶段,你睡得着觉?

哎,少年人不要愁吃苦,只有少年时吃得了学习的苦,长大了才能吃的了生活的苦。

春梅给刘禅化好妆,又赶紧给刘禅换衣服。

还说刘禅苦,刘禅唯一要做的就是争霸天下,称王称帝,日子过得那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自从春梅第一次服侍她洗澡,知晓她最大的秘密那天开始,她就没有自己穿过一次衣服。(忘了跟孙尚香坦白那天了?)

这样的苦日子,希望能让我过一辈子。

一切都捯饬完毕后,刘禅才来到前厅。

张苞赶紧行礼。

他来求见刘禅,自然是为了公事,新野虽然是一县,人口却不少,南阳每个郡人口都不少。当年诸葛亮刚出山,就在新野新招了三千士兵。

一个县一次就能征召几千士兵,人口之多可以想象。

刘禅办完公事,想了想,说道,

“新野是我的出生地,就算是我的家乡吧。如今久经战火,又是边境,人口比之我父亲当年在新野时少多了。

从今年起,免除新野所有的口赋,只收地赋和商税,算是我给家乡的福泽。

但严禁荆州各郡百姓未得我的命令,擅自迁徙到新野。”

汉朝的赋税分为地税和人口税,所谓口赋就是后世所说的丁税。

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都会对家乡有所照顾,南阳能成为东汉的南都,天下第一大郡,与汉光武帝的家乡是南阳也是有关系的。

刘禅出生在新野,再次来到新野,也是时候给新野一些优待了。

但她也记得朱元璋看到凤阳人少,给凤阳优待,鼓励外地人去凤阳,只要去凤阳,就送地送牛,允许耕种荒地,并作为永久产业,结果凤阳人少不是人为的,而是地理环境决定的,压根养不起那么多人,朱元璋一弄,反倒弄得凤阳人怨声载道,纷纷咒骂朱元璋。

所以刘禅虽然免了新野的口赋,却严格限制荆州人其他地方的人自行迁徙去新野。

不然弄得新野人口爆满,地养不活人,那就适得其反了。

张苞赶紧领命。

刘备在新野待了近八年,民间传说,‘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

新野是龙兴之地,被刘禅重新得了,延续刘备的仁政,也让百姓感念一下,我干得并不比父亲差。

灵草谷的唐伞小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分手后,霸总他坐不住了
分手后,霸总他坐不住了
在江城的上流圈子里,她对他的深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即便他遭遇车祸,伤了腿瘫在床上,她依旧义无反顾地选择嫁给了他。没有盛大的婚礼,没有热闹的酒席,甚至连结婚证都没有,仅仅只有夫妻之名。在周临序瘫痪的三
佚名
修仙我有一枚乾坤戒
修仙我有一枚乾坤戒
因意外重生到异世界的李闻,发现自己现在所在的居然是个能够修行的世界,大千世界茫茫仙途,他面对的将会是怎样惊奇诡谲的修仙路
甘甜椰子水
工地搬砖的我,被首富亲妈找回家
工地搬砖的我,被首富亲妈找回家
我是个孤儿,某天竟然被京都首富妈妈领回了家,瞬间从草根逆袭成豪门贵子!从此,我过上了开顶级豪车、住奢华豪宅的梦幻生活。本以为能默默享受这份突如其来的幸福,低调做人,可现实却不允许啊~没事就跟肤白貌美的
佚名
开局神童:他才两岁?这不科学啊!
开局神童:他才两岁?这不科学啊!
他手握《无限名气系统》,一键解锁新世界穿越之旅!在这个神奇的系统里,名气值就是硬通货,越高就能解锁越强力的属性。说走就走,他穿越到了公元2002年,摇身一变成了无双神童,刚出生就惊呆众人。一岁背诗,两
佚名
戚家军演义
戚家军演义
天降戚继光,十六岁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倭寇袭扰大明东南沿海城镇,抢掠财物、屠戮军民。戚继光组建戚家军、发明鸳鸯阵、改良军刀、火器。在上百次的抗倭战斗中,创造出极其悬殊的战损比,甚至多次零伤亡歼灭大批倭
千重草